為什麼一些養生專家卻早逝,說明了什麼問題?

登雲海


一些所謂“養生專家”的早逝恰恰說明所謂“養生”

根夲就是一件不靠譜的事!

前段時間一位有名的養生專家梅墨生先生59歲因病去世,在目前國內平均壽命已達76歲情形下實屬英年早逝,可見多年的養生經歷帶給他本人及家人的只是傷痛!

古往今來,上至皇帝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希望延年益者大有人在,當年秦始皇派徐福率500童男童女往蓬萊仙境尋取長生不老之藥到今天養生學說、各種保健品、滋補品氾濫綿綿不絕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真正的長壽之人大多在農村,他們只是率性而活,他(她)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粗茶淡飯不挑嘴,大魚大肉也不拒絕,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一切順其自然,決不刻意為之,活的自然,活的輕鬆,這才是長壽之道!

古人云“情深不壽”!

人的一生不必太認真,如果思緒太縝密,活的太小心,每天每時都在考慮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時候要活動、什麼時候要休息、什麼吃了對某某器官好、什麼吃了對某某器官有害,天天研究這些人能輕鬆嗎?天天考慮這些人能不累嗎?久而久之,這些人能長壽才怪了!

我們不反對必要的鍛鍊和適當的飲食,人應該順其自然,放寬心胸,順景逆景都要保持良好心態,理松面對人生!


回望大山


真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一些養生專家卻早逝,這說明什麼問題?提到養生的人們侷限於幾點!保健品(安利,無限極,和廣告藥品)還有所謂的養生大家,西醫講養生,中醫也講養生。按摩的,正骨的也都講養生。醫院護工也講養生。他們都懂得養生。那什麼是養生呢?調節身體的平衡叫養生。人的身體。他不是說好都是健康的。只有知道自己知道健康好和壞在哪裡?然後進行調。調養不是吃飽了就算了。也不是不不讓大家吃大魚大肉。關鍵是要搭配組合好之後你才能看健康。養生看似簡單。說起來也簡單。但做起來就這麼難。現在大家談的是養生都是事普通的養生。何為普通的養生呢?術業有專攻。你西醫得講究養生。卻一身病,你給人談養生嗎?中醫也談養生。這得癌死去了。於是人們迷茫。不再相信什麼是養生。過好自己每一天就夠了。那什麼是養生呢?中國5000年的文化。兩三千年的《黃帝內經》關於養生的三項原則,即順四時而適合寒暑,和喜怒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每個人都想天時地利人和。都想在事業上身體上蒸蒸日上。什麼是人和呢?人與自然要和睦相處,叫人和,中華文化的傳承,中國養生的傳承。傳統降上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他就要大文化館覆蓋了,包括傳統國學經典,一級中和一中要學天文學,地理學,氣象學,哲學,心理學等多門專業知識,並在歷史性傳承的基礎上贊顯示出來時代的風格和廣泛的現實意義。這《黃帝內經》問世以來,兩三千年當中,包括中醫中藥。道教佛家盧家等解百家之長,一代一代的養生大家傳到至今。所以叫傳統養生。那這一點就大家就應該知道。為什麼一些養生專家早逝的原因說明了什麼?我只是個傳統養生的學習愛好者而已。有不同意見的請給我留言,謝謝大家。


浪裡金帆


養生專家早逝不足為怪,因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與人的身份地位沒有任何關係。

不過,通過養生專家的早逝,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注重養生的人不一定就健康長壽,而不把養生當回事的人也有健康長壽的。我看過許多長壽老人相關資料介紹,而這些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各異。有的不抽菸喝酒,有的菸酒不離身。有的好運動,有的不運動。有的喜歡吃肥肉,有的不喜歡吃肥肉。總之長壽老人其長壽之道因人而異,沒有普遍性的規律。

其實人的健康與長壽並非單純取決於養生。

一是,人的命天註定。老天讓你三更死,決不留你到五更。誰不想健康長壽,但健康長壽的僅是少數人。

二是,健康長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包括生存環境、醫療條件、遺傳基因、生活方式及心態等等。

就健康而言,來自外界的客觀因素,我們無法掌控。而我們所能做到的只能是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他則順其自然就好。


老當益壯41148740484


養生專家為什麼會早死?不是養生對長壽不起作用,而是長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養生專家一生也難已學得全面。我認為真正認識養生的還是道家,道家經過幾千年研究,上千代的偉承,專家一輩子研究和道家幾千年的傳承無法相比的。專家早死原因有兩個,一是知道怎麼養生,但做不到持己以恆。第二原因才是主要原因,養生知識學得不全面,沒能全方位研究,頂著專家名頭混飯吃的。最終專家名頭和隔壁老王一樣,成了群眾茶餘飯後的笑料


明路燈


人早逝的原因有許多,比如說飲食不當,吃了工業汙染的食品,比如說得了傳染疾病,比如說車禍,遺傳疾病,比如說吸入了汙染的空氣等等。過去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雖然不完全對,但也有一些道理。所謂的養生,著重一個養字,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但是養生也不是萬能的,據媒體介紹,許多高齡老人不避菸酒,紅燒肉照樣吃,也不運動,可是照樣活到九十幾,一百歲的。所以對於所謂的養生也不必太過於迷信。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身體狀態也不同。也許別人通過養生改善了體質,但是到你這裡卻完全沒有效果,也許他人沒有效果的養生方法,你卻很實用。在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生活習慣,也不必刻意改變。比如說,為了降低血脂,長時間不吃肉類,比如說,為了減肥,少吃多動,都不是好辦法,也許會有反效果。因為人到了中老年,即要控制飲食,也不能缺乏營養,既要適量運動,也不能運動過量,有的老人以為走路可以達到鍛鍊目的,可是長期行走,損害了膝蓋,得不償失。因此,對於養生的說法,知道就好,既不過分迷信,也不必特意抵制,過好自己最合適的生活方式最好。


沉暮的雲雨


說明他們是蠢貨

真正的養生之道就是提升自己的體溫讓自己的體溫維持在37°~37.3°

這個是王道

一個人會早逝是有很多種原因的,比如你不幸坐上了泰坦尼克或者mh370

你要是懂得一個人的疾病來自哪裡,那你就懂養生之道了嗎?這個可真不一定

因為即使我告訴你說,疾病來自你的體溫下降,當你的體溫下降低於36.8°的時候你就會得病[反推一下,就是當你的體溫低於36.8°的時候,所謂的養生之道就是想方設法將自己的體溫提升到36.8°以上,這個就是養生之道],那你如果不懂這個道理,不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體溫到36.8°以上,反其道而行之,那你自然就會將自己的體溫越搞越低越低,最後就一命嗚呼哀哉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1ab34a653ee87671f65450c938e96ce7\

太素老道


古人云:“亂世練武功,保家為國;盛世學養生,益壽延年”。不論什麼事,也不能太極端了,不然只能得到實得其反的效果。

當今,這個千年難遇太平盛世,自然會出現打著各路旗號的養生專家。

其實養生就是教大家去遵尋天地間的自然之道,強人體自然生存之法。也不需要把一個小問題,長篇大論的日日講,月月講,年年講了。太過分去炒作養生的人,自然天天出門都不知道自己先邁那個腳,才是正確的。這樣的養生專家只能得到實得其反的效果。


傳統養生大周天傳人


首先,人的生死健康不僅僅是倚靠產品或生活作息方式。所謂養生專家,真正是專家的也許並不多,真的專家平常人也不大多見的到。再有一方面其實人活多久很多時候都從落生那一刻開始就基本決定,抽菸喝酒的百歲老人也很多。有些無神論者不信生辰八字不信這方面的東西,但如果你願意去問詢,一定會讓你有意外收穫。另一方面,為什麼說基本決定?調整心態,修行心靈,可以改變你的人生“體驗”,有天賦者,可以改變人生。


告別娑婆


所謂專家,無利不起早,圖財勞精費神。他們的養生理論多而雜也精,目的不是傳承精髓而是金銀,心貪意慎而痴迷,受教者失財,教授者失德,造成五藏受損,特別是損心,氣血則不和,得病就自然,早逝就可能降臨。


手機用戶75743472349


人的去逝有多種多樣。有的是人本身的自然死,有的人是得某種疾病去逝,有的人是氣性大去逝,有的過於悲痛過分去逝,有的過於高興去逝,有的吃飯過飽漲死,有的缺食物餓死,有的喝毒藥死,有的吃錯藥打錯針死,有的跳樓和上火車道軌死,有熱死,有凍死,有觸電死有機械事故死,有出力過勞累死,有天災死,有車行事故死,有火燒死,有中毒氣與煤氣死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