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給應屆畢業生帶來的影響如何?

小艾力哥


讓我想起2003年的SARS,當時我正值高三,最特殊的一年高考,我記得當時是提前1個小時進考場,原因是在正式檢查核對準考證和個人信息之前,先要給每一個學生測量體溫,並且每個考點都準備了應急考場,一旦有發熱的學生,就要到應急考場去考試。記得當時高考前開動員大會時,老師特別提到不要緊張,以免因精神緊張導致體溫不正常而被隔離。據傳後來確實有一個學生在應急考場進行考試。這確實是一次難忘的記憶。到現在17年過去了,我們每一個人都近不惑之年了,工作和生活依然在繼續。

我想告訴每一位即將面臨畢業的同學,不要把疫情當作我們人生的重要篇章,它只是暫時的,我們終將克服困難,迎來春天。現在要做的就是積極調整好心態,因為疫情導致很多企業暫時不能復工或者全面復工,招聘的力度會隨著疫情的逐漸結束而慢慢增大。我以十幾年人力工作經驗來看,先就業再擇業不失為上策,把預期目標下調,先找到一份工作,開始積累工作經驗,在工作實踐中給自己加碼,不斷增強自己的硬件和軟實力。因為後疫情時代來臨對於人力的要求會更高,越早開始越能挖掘自己的能力。加油!


書卷多情之


與其討論疫情給畢業生帶來了什麼, 最希望的,就是疫情能夠讓大學生學會思考。

思考不是焦慮。焦慮和思考是兩個不同的深度的概念。疫情來襲,束手無策的焦慮絲毫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讓我們找不到生活的主旋律。

學會思考人生的意義。之前渴望的幸福、自由、慾望是否發生變化,我們即將踏入社會,什麼樣的價值觀才是符合社會發展的。

學會思考工作的意義。當脫離了工作崗位之後,是否還能維持生存。工作需要我還是我需要工作,如何看待大學生身份向一名職業人的過度。

學會思考對人的態度。善待他人,感恩他人。人生路過就是緣分,有些人不能陪你一輩子,只能陪你一陣子,所有的相遇都是某種的註定。多一個朋友就一種選擇。

學會思考變化的意義。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改變。計劃總是被變化衝擊的體無完膚。我們不能沒有計劃,但要有應對變化的能力。未雨綢繆,不要走到山窮水盡了,才發現原來是一條不歸路。

不斷的思考是一種生存的方式,不要得過且過,每一天、每一分鐘都認真對待。因為,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但是,我們知道,這一刻過去後,永遠都不會再來。

我是今日頭條 ,專注於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期待您的關注[來看我][互粉]



生涯大叔


疫情給應屆畢業生帶來怎樣的影響?說到影響肯定有有利的和不利的方面。

疫情的限制突然讓這個交通便利的時代停了下來,但是面對這突然起來的變化,也會有很多企業如雨後春筍換髮出來,雖然,現在這些企業還沒一個清晰的呈現狀態,但一定會有這樣的聲音,伴著疫情在我們身邊拔地而起。這些都是內在力量而帶來的改變。我們還應看到國家方面在就業方面做得努力。


青年志願者也是應屆生不錯的選擇


2月28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上,就對疫後的就業工作,尤其是今年的874萬畢業生的就業 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就業支持說明。

首先,國家將加大基礎教育、基層醫療、社區服務等領域的招錄。這樣,就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基礎建設中,穩定就業。

其次,就是2020年擴招18.9萬碩士,同時,擴大普通高校專升本的規模,大概增加32.2萬人.


如果沒有疫情,也許國家不會有這麼大的優惠力度,光學校擴招就有50萬應屆生從中受益。

我們再說一下就業的主體應屆生,不是有這麼一句話麼: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初來乍到,沒有那麼的職場假設,選擇性也就多了很多;就找工作而言,還是有很多行業對青年是有非常大的需求的。一方面,大多數畢業生的工資要求沒有那麼高;另一方面,年輕有更多的精力,沒有負擔,可以挑戰更多的工作。

疫情會讓一部分人沉默,但也會激起一部分人的熱情;究竟疫情的影響有多大,更多還是要看應屆生自己平時積累和方向的選擇。

加油,應屆生!


棒槌三


雖然我們年年都能看到消息說當年是應屆畢業生最難的一年,但到了2020,我想我們可以認定,這屆畢業生是真的難到可以笑傲往屆了。

一個月前的畢業生們不會想到,自己的畢業之路,會被一種肉眼都看不見的新型病毒完全改變。

疫情襲來,對於非畢業年級來說,推遲開學可能只是意味著線上上課難度增大、週末和暑假時間縮短,雖然不情願,但好歹沒什麼嚴重後果。

但對於874萬應屆畢業生來說,推遲開學不僅影響了畢業相關的一系列流程,還會影響升學、找工作等人生重要抉擇。

1.畢業,遙遙無期。想知道什麼時候能畢業,最起碼得知道開學時間。開學日期的一推再推,無疑傳達了一個對畢業生而言不怎麼友好的信號:想畢業?先等等吧。

2.畢業手續等等沒問題,畢業論文可等不了那麼久。可惜計劃很美好,現實很骨感,進校的禁令一發,學生們只能線上拉群抱團取暖,仰天長嘆:“畢業論文殺我!”本以為自己離畢業只有一步之遙,誰知道連“正常畢業”的影兒都還瞧不見?

3.考研未知,升學未知。除了不知道畢業時間,還有一大批想繼續讀書的大學生不知道自己能去向何方。對於考研的學生而言,本來2月中上旬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初試成績,但今年,直到現在,初試成績還有地方沒公佈。

無論考不考得上,早點兒知道成績也好進行下一步準備,但不知道成績,就總是懷有希望。是準備複試還是準備其他出路?初試錄取結果不出,考生只好繼續在天平左右兩端搖擺。

4.宅在家,我怎麼找工作啊。找工作,更是成為懸在畢業生心頭的一把刀子。從這幾年看,每年都是“最難畢業季”。今年,大家期盼已久的春招,也隨著疫情泡湯了。


口袋職言


這次疫情給全國乃至全球都帶來了影響,所以不要太焦慮😂。

課程和就業肯定都會有負面影響。

課程進度,全部同學,都一樣受阻,只要學生積極按照學校老師的安排走,那不至於出太大的岔子。避免中途出現什麼差錯,而導致崗位安排出現變數(企業內部崗位含金量也是各有千秋的)。

我重點說就業。

實話實話,這次疫情對就業,是有蠻大影響的。

一、已經通過校園招聘與用人單位達成合作的,一定積極聽從單位HR的安排,積極配合,認真服從。

二、目前沒有任何單位的。積極準備簡歷,認真打磨簡歷。去智聯招聘,前程無憂,BOSS直聘等招聘平臺積極投遞簡歷。

這個過程,今年可能比往年困難一些,所以打磨簡歷和積極備戰面試是非常重要的!

三、進入單位工作,一定要兢兢業業。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這是很多明確企業掛著的導訓,不要以為只是一句口號,優勝劣汰是鐵律,所以,年輕人一定要努力!

四、不要輕易想著跳槽或者創業。

工作上半年或者一年的,發現工作不是想象中的樣子。開始有厭棄心態,疲累心態,這時一定要及時調整自己。

找個前輩(不要找同事),幫忙疏導疏導。

或者另外找一個喜歡的,且不影響工作的事情。

分散一下負面情緒。

然後,精神飽滿的投入工作!

總之一句話,影響肯定有,我們積極去面對吧!


睿智的成都媽媽


完全沒有影響,反而增強了他們的自學能力。自己在家學習,當自己的研究生,自問自答,這更能夠深刻理解知識並且更能夠把握好它,讓知識印在腦海更不容易忘記,更能在運用的時候游魚得水。自己研究過的知識更能夠加強記憶。並且自學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必須擴大知識面去解決問題,這個時候更能讓你得到更多的能力。困難也可以讓你得到聯想力,想象力,記憶力,判斷力,觀察力,分析能力,還有的是對學習的吸引力,這樣學習就有了挑戰性。為什麼學生喜歡玩遊戲,就是因為遊戲有挑戰性。我們還要對世界有好奇心,好奇心是打開世界知識庫的鑰匙。所有答案都在你心裡,只要你問就有答案。


草草痛的活著


疫情對畢業生(就業)的影響,我認為主要來自疫情對用人單位的影響!眾多企業,特別是私營的中小企業,由於疫情的影響,復工不暢,產供銷環節不緊扣,效益低,企業運轉困難,直接影響到一些畢業生的就業,但疫情造成的局面,肯定會催生或壯大一些新的行業,就是一種機會。


18走馬觀花9


我個人認為影響並不大。對於高考生只要是全省一盤棋,對於中考生只要是全市一盤棋,都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對於農村的學生影響還是有的,首先由於家庭經濟條件和網絡終端的限制,這近兩個月的線上教學確實吃點虧。其次,農村家長的監督作用很小,對於自覺性很差的學生是很不利的。但無論如何,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學生的,機遇是留給自律的學生的。


金武


疫情不光給應屆畢業生帶來影響,可以說許多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沒辦法,也可以說是國難當頭,沒什麼可報怨的。當然應屆畢業生衝擊大一點,報怨也沒用,積極對待。“危機”“危機”,危難中也有機會的,擺正心態,笑對生活,一切都會好的,春天已如約而至!


自由魚6699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