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你怎麼看?

教育與名師


我個人非常非常贊同這句話。

我帶的3週歲班級有個小朋友,他特別聰明,學習能力也特別高,對於學習的態度,真的虔誠地讓人感動😹幾乎是全程不走神,眼睛總是牢牢盯著老師。

但是大概去年11月份,他開始不願意來上課了,尤其是媽媽送來,他就說:我累了,我好累好累啊!

媽媽很苦惱,一開始就哄啊,最後就是生氣不管。

我瞭解了一下情況問他媽媽,知道媽媽最近給他報了不少興趣班,沒錯是三週歲但也好幾個興趣班了。

媽媽說:媽媽工作也很累,但是來陪你上課了啊,你還不好好學,那我把你的班都推掉行嗎?

他就拼命哭啊:不要,媽媽,我好累啊媽媽,我好累!

是不是聽著心疼?實際上呢,我給他抱進教室,不到5分鐘,他就進入狀態笑起來了!

後來那天我回家公交車上,他爸爸打電話過來說:這樣的鬧騰已經持續了快一個月了,媽媽都想帶他去醫院看看,是不是心理有問題。

我說:您和媽媽工作都忙,是爺爺奶奶帶對吧?

孩子爸爸:是的,所以你看星期天,他媽媽特地送他上課。

我繼續說:媽媽確實不容易,也傷心了。我統計了一下,這個月8次上課,他其實上週開始課前鬧騰時間已經少了,但是這週日媽媽來送,又不進教室了。

但為什麼每次爺爺和奶奶送,他就不鬧呢?因為他太愛媽媽了。每次都是 媽媽我愛你我想你常說,也是因為媽媽平時陪伴少,週末難得陪伴,卻還是送他來上課。

他很想通過上課拿到獎勵給媽媽看,但是他課前如果遲到,他就覺得自己拿不到老師的獎勵了,這樣媽媽就會不開心。

小孩子心理很簡單的,我建議媽媽週末可以帶他去別的地方玩,不一定是上課。就是單純陪伴一起開開心心的,讓孩子知道即使不是去上課,不是拿到獎勵,媽媽也同樣愛他,給他安全感。

爸爸說:媽媽在房間裡哭,剛剛和孩子談了,坐下來認真的問他,如果真的不喜歡英語,爸爸媽媽可以把錢退掉的。

結果小朋友也很認真的:我喜歡上的。

[大笑]現在父母都希望儘量陪伴孩子,但希望您的陪伴是高質量的,不求輸出多少,但求能夠給孩子安全感,這樣的教育一本萬利啊!





餘生安


我有一個八歲的上二年級的孩子,作為家長,對此問題還有一些發言權。

首先,必須旗幟鮮明地指出:父母的高質量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不管是兒童教育專家東子還是尹建莉,都主張父母要陪伴孩子,作孩子的大朋友,至於他們建構起來的各種具體原則、細節且不說了,咱們這裡就說陪伴這個話題。

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人民窩在家裡時間夠長,實踐父母陪伴教育是絕佳的空前絕後的機會。那麼我要問一下:有多少家長得出了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這個結論(結果)?想必,抓狂的更多。何以如此,陪伴不得法,換句話來說,是低質量陪伴不是題主所說的那種陪伴。只有高質量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這個觀點必須站住了。

那麼什麼是高質量陪伴?我認為要做到以下三點:

1、把孩子當朋友,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和孩子成為知心朋友和沒大沒小的玩伴。平等的朋友,放下身段,放開了玩,玩就高效快樂有益,學就互相推進,各得其所。一旦大人抱著上帝視角成人視角父母視角,就會看孩子戴有色眼鏡,對孩子有各種不完美的感覺,就想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就會氣不打一處來,就會想改造孩子,結果就是兩敗俱傷,父母與成長期子女產生隔膜,以後再陪伴也只能是假陪伴,無效陪伴。

2、陪伴除了陪玩陪學,還有陪著閒坐。孩子的成長不是隻有學習,玩耍更重要,與同齡夥伴瘋玩很重要。家長要高質量陪伴,就是除了自己陪孩子玩,還能放心放手,允許孩子出去和他的小夥伴們玩。變著花樣玩才能玩出智商和情商。但又能只是玩,還有啥也不做也是陪伴,看著孩子玩他的,父母不干預,父母只要陪坐著,看著就好,隨時預備回答孩子的話就好,陪坐時千萬不能自己玩手機,一定要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若是家長自己玩手機則完全破壞了陪伴這套功!

3、最好的陪伴一定要會同孩子找到他的興趣點,幫助孩子發展興趣愛好。之所以前邊說會同不說幫助,就是要強調家長跟孩子平等交流,是探討的朋友,是引導孩子的朋友。孩子自有其天性良知,我們只要因勢利導就好。比如我兒子假期愛上了當小主播,播恐龍,不亦樂乎,這是他自發的健康的興趣,維護支持他,坐一邊聽他繪聲繪色的講故事就好了,幫助他打廣告,在朋友圈推廣,在各種場合推薦,引來更多的會心聽眾,孩子被關注被催更,成就感就越來越高了。這樣陪娃兒,應該算是很好的陪法,當得上是好的家庭教育評價吧。

一早回答問題,把上廁所、洗臉、刷牙的固定程序都影響啦~~


牧童爸碎語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我認同這句話,但是也質疑這句話!

認同這句話是因為?

父母的陪伴確實是孩子在生長過程中最不可缺少的。

而且很多事實證明,在童年時期,父母陪伴的孩子,除了更幸福,還會養成很好的習慣,生出很不錯的性格!

為什麼也在質疑這句話?

因為現在很多父母以陪伴為由,做著對孩子冷暴力的事情!

因為想看電視,不陪孩子玩耍,讓孩子自己玩。

因為想打遊戲放鬆,讓孩子不要給自己搗亂!

所以這樣的陪伴,即使有父母的陪伴,也不是最好的陪伴!

我心目中最好的教育

我心目中最好的教育,是每天可以看到孩子開心的樂!

好的教育,應該是滿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當然不是無理取鬧的要求。這其中可能包括:陪著孩子看書,帶著孩子玩,孩子一起做家務,做勞動!等等。

好的教育結果就是孩子的表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 孩子可以給父母做自己事情的時間,獨立玩耍。
  • 孩子可以關愛父母,體諒父母的勞累,感恩父母的付出。
  • 孩子可以獨立面對一些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

所以教育的是什麼呢?父母的陪伴又起到了什麼樣作用呢?值得我們每位家長反思!

我是A寶媽,喜歡分享育兒路上的個人見解,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大小A的媽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離不開父母的陪伴,關愛,離不開父母的鼓勵,信任,更離不開父母的用心栽培。

健康快樂的人生,始於美好的童年,瞭解孩子是成功教育的起點,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父母要做孩子的偶像,讓孩子展翅高飛。

1.家長的優秀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孩子總會無聲無息的模仿父母,模仿父母說活的語氣,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模仿父母的一切。

2.父母幫助孩子,方法要得當,適當的鼓勵,誇獎,有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千萬不能尖酸刻薄的需要挖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沒用,更不能大包大攬,一切替孩子做了

3.當孩子淘氣,或者做錯了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合理的懲罰,要讓孩子認識到他做錯了,為什麼錯了,要讓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關和價值觀


免費數學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我贊成這句話,而且親身經歷。原本我是一個生意人,每天忙著賺錢,沒時間照顧孩子。我認為孩子的學習都跟他自己有關係,家長只是要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所以我們各忙各的。兩年左右吧,孩子學習一塌糊塗,我才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老師開家長會,和我溝通,讓我好好照看孩子,說孩子現在還小,好好培養陪伴,將來一定前途無量。於是我想了想,便轉讓了店面,專職陪伴孩子的學習。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孩子的學習都提高了很多,我也很欣喜。從中我深深的感悟到:任何時候付出才有回報!教育是一項偉大而漫長的工程,需要你慢慢精心的培養!希望我的回答能得到你的滿意。祝你成功!



花開的聲音張菊


孩子跟著父母耳濡目染,父母的行為和處事方法會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父母要首先規範自己的行行為習慣,有意識的樹立榜樣,孩子才會照貓畫虎學到正確的榜樣。

父母的陪伴是滲透教育,,也要加之主動教育,小樹需修剪,很多東西也要講清楚說明白孩子才能懂。



EgretWong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少父母陪伴,會造成孩子的人格缺失,對他們的將來發展會有很大影響。


起航ok


這樣的孩子有安全感有自信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


父母的陪伴,關心和溺愛的意味要重一些,長期陪伴反而對孩子不是最好的教育,是慣孩子害孩子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來到社會實踐中,環境不同人地生疏無依無靠,這才是最好的教育,讓他獨立生存獨當一面自己做主,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人和萬事成


“言行一致,以身作則,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後讓其明事理”才是最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