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地震帶

一、環太平洋地震帶

三大地震帶


1、簡介
環太平洋地震帶是一個圍繞太平洋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的地區,有一連串海溝、列島和火山、板塊移動劇烈。它像一個巨大的環,圍繞著太平洋分佈。
2、影響
1960年5月22日智利發生9.2級地震,並且連續一個月內發生兩次大於8級地震、10次大於7級的地震,巨大的地震引發6座火山再次噴發,同時形成了3座新火山,將整個智利的國土面貌徹底改變。同時地震引發的時速850公里的海嘯橫掃太平洋,使得距離遙遠的夏威夷、日本等地受到波及,海嘯造成的人員傷亡甚至比最強地震還要多。
二、歐亞地震帶

三大地震帶


1、簡介
歐亞地震帶又稱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橫貫亞歐大陸南部、非洲西北部地震帶,它是全球第二大地震活動帶。這個帶全長兩萬多公里,跨歐、亞、非三大洲。
2、影響
中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的交匯部位,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大地構造位置決定,地震頻繁震災嚴重。在20世紀裡,全球共發生3次8.5級以上的強烈地震,其中兩次發生在我國;全球發生兩次導致20萬人死亡的強烈地震也都發生在我國。
三、海嶺地震帶

三大地震帶


1、簡介
海嶺地震帶分佈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是從西伯利亞北岸靠近勒那河口開始,穿過北極經斯匹次卑根群島和冰島,再經過大西洋中部海嶺到印度洋的一些狹長的海嶺地帶或海底隆起地帶,並有一分支穿入紅海和東非大裂谷區。
2、影響
海嶺一般位於大洋中部,是板塊的生長邊界(張裂邊界),因此經常有大量的火山,從而引發地震,這就是海嶺地震帶.這種地震對人沒有直接影響,但是有可能誘發海嘯,間接的影響到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