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怎樣補腎不上火?

yyq666歲月靜好


上熱下寒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證型,患者常常處於冰火兩重天的境地,很難受。對於醫生來說,治療也很麻煩,給予瀉法會加重下寒,給予溫補法會加重上熱。上熱下寒不是單純地熱,也不是單純的寒,到底是什麼導致上熱下寒?日常生活中又應該怎麼調護呢?



上熱下寒歸於“氣不暢”

現在很多人的病證表現再也不是單純地“熱”或者單純地“寒”,很多情況下是寒熱錯雜,虛實夾雜。這是由於當今美食的潮流,諸如冷飲、火鍋、燒烤等,是極熱、極冷、極辣,容易損傷中焦。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紐。上焦有熱,下焦有寒,中焦氣機不暢,無法交通寒熱,寒熱互阻,就會導致上熱下寒的產生。但總以下焦虛寒為本,上焦燥熱為標。因此在調補上熱下寒的時候本在於溫補下焦、引火歸元,標在於瀉熱,關鍵在於梳理氣機。


上熱下寒的調理

烏梅丸為治療寒熱錯雜,陰陽失調、上熱下寒的厥陰病主方。原方烏梅配伍人參、當歸酸甘化陰,可增加養陰柔肝之力,以發揮肝疏洩氣機的功能。附子,辛甘大熱,入脾、腎經,能補命門衰敗之火,助陽散寒。細辛,歸肺、腎經,能溫腎,同時可“辛溫暢肝”。蜀椒,辛溫而下行,暖水土而溫中下。乾薑能溫中回陽。桂枝,溫經通陽。黃連,歸心、肝、胃、大腸經,清心退熱、瀉火除煩。黃柏,入肝、脾經,可清熱瀉火解毒。烏梅配伍黃連、黃柏酸苦合而洩熱,以免過用辛溫而化火傷陰。烏梅丸既溫中下焦之陽,還瀉上焦之熱,同時還條暢氣機,是治療上熱下寒的首選。


上熱下寒的治法應以“和”法為主,可以用烏梅丸進行調理。但上熱下寒在不同的病上又有不同的表現,對於醫生來說都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證型,若是自行調理不見好,建議前往醫院比較好。

李鈺昕/王傳航


男科王傳航教授


上熱下寒,怎麼補腎不上火?

上熱下寒體質,其實本質就是我們的心火過於旺盛,但是腎水不足,導致心腎不交分離的局面。


題目問到我們應該怎麼補腎不上火呢?上熱下寒體質,並不是說通過一味地補腎來緩解症狀,而是應該引火下行。那麼具體有哪些比較好的方法調理上熱下寒體質呢?

(1)【薄荷枇杷水】

薄荷用10g,生的枇杷葉10g,少許紅糖。因為薄荷本身具有疏肝理氣,醒脾,促進肝氣升發的功能,肝氣調達了,腎水就能借此上濟心火,心火得濟,人就不會感到煩躁不安。而枇杷葉可以降肺胃之氣,胃氣下行,肺氣斂降,心氣自然就能下交於腎,腎水得心火溫陽,自然就不會過寒。



(2)疏通三陰交穴。

像一些人平時臉上總是經常冒痘痘,不好入睡,多夢的人,就可以按照圖示位置,在雙腳內腳踝上四指的這個區域,幅度範圍可以再加大一些,左右兩側各自按揉100下,長久堅持可以有效地改善上熱下寒體質,緩解痘痘,睡眠也會有所好轉。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每日介紹養脾中成藥!


脾胃範兒說中藥


所謂上熱下寒,就是同一個人身上,出現了上焦發熱、而中下焦虛寒的情況。比如有些人,容易口舌生瘡、口乾口渴、咽痛、煩躁愛發脾氣等等,而身體下面,就是從肚子開始就出現肚子涼、腰涼、腿寒、關節疼痛、腳底冰涼、怕冷怕風等等。

上熱下寒在過去並不是一個常見病,所以很少被記錄被觀察到。

而近年來說,許多人由於不注意生活作息、 飲食習慣 才逐漸增多。

尤其是年輕人,飲食上只注重口味,不注意搭配,吃火鍋燒烤搭配冷凍啤酒,剛剛吃完了火重的牛羊肉馬上又是加冰冷飲冰淇淋;穿著上也特別隨心所欲,為了風度不要溫度,不是夏天也喜歡穿短袖短褲、破洞牛仔。

調理

在生活中可以從中草藥、日常飲食、生活起居、運動等方面來改善。

驅寒氣,疏肝解鬱排三濁,健脾補腎培補氣血,然後引氣血下行,並配合十指梳頭法和熱水泡腳,讓氣血形成大循環。臨床上對這種體質的患者應根據病情的具體情況,調病的同時會兼顧把體質也調過來,先把虛火引到下焦以斂上越的陽氣,也就是通常的上焦虛火。而不能用單純的寒冷藥物瀉火,否則會傷害身體的元陽。

要以平性食品為主,如麵食類:大米飯、饅頭;大米粥、南瓜粥、銀耳粥、八寶粥。蔬菜類:白菜、茄子、豆角、西紅柿等,少吃羊肉、辣椒、韭菜,以免上火。保證一日三餐吃熱、吃飽、吃好,勿過飽而傷害脾胃之氣。少食煎炸、燒烤食物,可改為水煮、清蒸等烹調方式。無論冬夏都應少食啤酒冷飲、生冷硬食物。

調理上可以選擇交通上下陽氣,疏通氣機,協調上下之寒熱的方藥,如黃連湯,方中黃連清上,乾薑、甘草溫下;半夏配黃連,黃連清胃熱,半夏降胃氣之逆,乾薑甘草相配,散脾寒,腹痛,以溫下;人參、大棗、甘草相配,補中焦之虛,用桂枝調暢中焦氣機的不暢。全方配伍交通上下之陽氣,協調上下之寒熱,以達到清上溫下,和胃降逆的功效。其次,三個瀉心湯,也可治上熱下寒的症狀。

穴位輔助

追其根本,是因為我們身體三焦經堵住了,特別是中焦的位置淤賭了,導致身體上下氣血不通暢造成的。

所以,只要把中焦打通了,上中下三焦就貫通起來了,氣血能順利迴流,身體的上熱下寒症狀也會消失。

疏通中焦,可以拍打手臂上的三焦經。

三焦經的從無名指開始,順著手背、胳膊、肩背部上到頭。每天晚上睡覺前,左手空心掌從右邊的肩膀開始拍打,一直拍打到手腕處……拍打速度均勻,稍微用力拍,以達到震動經絡的作用,每次拍打5到10分鐘。

左右交替,

在拍打時,如果遇到特別痛的地方,它就是三焦經的痛點,淤賭處,就多拍幾下。

好,一般需要拍打2-3個月能才把三焦經疏通,那些上熱下寒的症狀會慢慢沒了

如果對穴位不熟悉,也可以關注我,在我的頭條號上有完整視頻演示講解。

好,祝大家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