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學生想提高作文水平,多讀作文範文有用嗎?

用戶6145792087796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饋您!


老穆有話說

老穆可以明確地告訴你,有用!但是,僅靠閱讀是沒有多大作用的,還要靠“思”和“寫”。

優秀的作文範文,不僅可以為我們提供新穎的寫作思路,還可以為我們提供寫作素材、寫作技巧、語言技巧等方面的指導。

那麼,我們該如何利用好優秀範文來提高我們的作文水平呢?接下來,老穆就通過具體範文,給大家做詳細分析,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認真學習下。


(一)閱讀中考優秀範文——《守望》


(二)思考和體悟文章的構思技巧及寫法方面知識


【1】構思技巧:雨勢變化與情感變化相協調


【2】寫作手法

【A】整體手法( 倒敘 + 先抑後揚 )

倒敘內容,如下圖:

先抑內容,如下圖:


後揚內容,如下圖:


【B】局部手法:擬人、擬物、人物描寫手法、對比······


【三】語言技巧

【1】語言質樸有內涵;

【2】善用修辭,提升語言魅力;

【3】用詞貼切,比如形容詞、動詞、疊詞等


【四】長短段結合,有建築美

文章共有7段,既有長段,又有短段,錯落有致,有建築美。


【五】文章線索

我對太奶奶的情感變化為線索或雨勢變化為線索


(三)嘗試仿寫

這一步,非常關鍵,需要同學們能靜下心來,耐得住性子,按照以上分析好好寫。


【結束語】“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要想寫好作文,不能只靠讀,還要學會思考和練習,否則,難以奏效。

穆老師希望大家通過本次學習,能在寫作上有所提升,加油哦!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要想閱讀與眾不同的回答,敬請關注“下水詩文”。


回答是肯定的:有用。

初三了,學習比初一初二緊張多了,課外閱讀的時間也相對少了,多讀作文範文對於自己的寫作會有一定的幫助。原因有以下四個:

一、作文範文都是優秀作文,很有可讀性。

這些作文題材廣泛,內容健康,能夠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結構優美,形式多樣,適合學生模仿。總起來說都是比較好的作品,可讀性強。


二、作文範文是同齡人的作文,貼近學生生活。

這些作文寫得都是學生的見聞感受,酸甜苦辣,學生喜歡閱讀,不像課文內容,或時間久遠,或領域陌生,或異域風情,等等,有比較大的“距離”。

三、作文範文篇幅適中,便於學生把握結構內容。

這些作文一般都是600到800字,篇幅短小,內容集中,很適合學生閱讀。

四、有寫作方法指導,寫作技巧點撥,還有名師點評。

作文範文在適當的位置,用一定的版面對審題、立意、選材、構思等方法技巧做講述,作文後面往往都有“名師點評”,所有這些能夠彌補課本、課堂的不足,有利於掌握寫作基本知識,提高寫作水平。


既然作文範文有用,那麼怎麼閱讀作文範文才更行之有效呢?本人認為你不妨這樣試試:

一、研讀標題,探討立意。

閱讀作文範文,我們首先要看的就是標題(很多時候就是選題讀文)。對於標題,我認為要探討:

1.擬題的方法。是詞語型、短語型,是人、物、景,是比喻、擬人、引用······閱讀之後,思考其妙處。

2.替人“審題”“立意”。不要看完題目之後就閱讀,在閱讀之前不妨審審題,確定一下寫作範圍,如果自己寫,選擇什麼材料,表現什麼主題。等到閱讀之後,與之比較,這樣更有利於取長補短。(下面的研讀同樣可以這樣進行)


二、研讀開頭結尾,學習寫作方法。

就一篇作文範文來說,你可以按替人“審題”的方法去做。現在 “中考滿分作文”“中考優秀作文”有多種版本,還有一些同題作文,你不妨進行比較閱讀。這些同題作文開頭、結尾各盡其妙,對自己寫作應該很有啟迪作用。我認為這樣做更有利於自己的進步。

三、研讀主體部分,探討思想內容以及表達方式、表現手法。

中考優秀、滿分作文的思想內容應該都是很好的,我們要學習它如何表現真善美。這些優秀的滿分的作文範文,在運用五種表達方式上,應該是比較嫻熟了吧,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它們的綜合運用。至於表現手法,一篇作文範文往往側重於一種或兩種,像襯托對比、抑揚、懸念等等,首先是辨別出來,然後才是學習運用,體會其妙處。

另外,閱讀作文範文最好是與學習課文相結合,用課文上學習的方法解決作文範文中的問題,這樣學以致用,效果更佳。前面提到作文範文上也有寫作方法指導、寫作技巧點撥、名師點評之類,閱讀的時候與這些聯繫在一起思考,會使閱讀有更好的效果。再就是一次(或一天或兩三天)閱讀不宜貪多,一兩篇為好,貴在堅持。最後要說的是,閱讀一定認真,不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浮光掠影。



徐福記1230下水詩文


想提高作文水平,多讀作文範文有用嗎?

這個問題,我在二十年前曾經向一位有著四十年教齡的語文老師請教過。他當時的回答,我記憶猶新:“作文範文,就是害人的”。

我彼時並不很理解他的回答。我認為,就像學書法的人臨摹字帖一樣,多讀範文,考試的時候湊也能湊出一篇文章來。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二十年過去了,我終於明白了老先生為什麼如此痛恨作文範文了。因為作文是有優良中差的區別的,因為作文不是機械模仿就可以寫得好的,因為優秀的作文是需要好的立意的。


好的作文,立意一定要好。

“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把柳絮來比作雪,贏得一片掌聲,我們再把柳絮去說雪就落了下乘。好的立意,要有新意。

“一樹梨花壓海棠”,即使一件坊間八卦,也要免於庸俗,讓人讀起來拍案叫絕,好的立意,要使人驚歎。

“春天來了,冬天還沒有結束”,把無可奈何之事情比作違反自然規律之事,讓人好奇。好的立意,要出其不意。


好的作文,是一篇好的辯論稿。

所有作文,都可以看作是在寫論點跟論據。比如寫“春”:

記敘文,論點就是“春天很美”,論據就是“美在哪裡”;

議論文,論點就是“春天來了,萬物有了希望”,論據就是“所有事物都欣欣向榮”;

散文,論點就是“春天之美,美在眼裡,美在心裡”,論據就是“這裡美、那裡美、事事美”。

要有好的立意,完全不是看作文範文就能學習得到的。相反,看多了範文,容易侷限學生的思維,大部分學生只能仿寫。這是範文害人處之一。

有了好的立意就一定能寫的出好的作文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該怎麼前進呢?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多寫。

習慣了看範文的學生,寫來寫去也不一定能超出範文的水平,並且有了對範文的依賴,很多學生甚至平時就不練習寫作了。這是範文害人處之二。


多寫也是有方法的。

多寫,一定要建立在多看的基礎上。老先生反對作文範文,但卻非常推崇名家經典。我細思良久,幡然醒悟:名家經典,不但能讓我們學習到寫作時如何有好的構思,還能讓我們學習到優秀的寫作技巧。

對於普通人物心理的描寫,一部《圍城》足矣;對於用環境來渲染人物心情,一部《基督山伯爵》足矣。很多時候,精讀一本名著,勝過讀一車作文範本。

為什麼寫與讀有很大的關係呢?因為我的寫作練習的方法比較奇特,就是“改寫”。

我常常把名著經典中的某些片段進行改寫,看看原文是否真的就是最好的,改完後再做細緻的比較。這種方法,令我的寫作本領進步很大。同學們不妨一試。

這是我目前摸索出來的花最少時間動筆,但收效卻是最好的寫作練習方法。


最後,對於題主的問題的結論就是:多讀範文沒有用。要多讀名著經典,學習立意,再通過改寫練習提高寫作技巧。這是事半功倍的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



啟智優學


要想提高作文水平,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好作文,這個問題對中考高考的學生非常重要!好作文與好文章,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因為,它們的評價標準完全不一樣。

不明白什麼是好作文,緊緊泛泛地讀,泛泛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作文的。

讀得多,寫得多,或許能寫出一篇好文章,但不一定能寫出一篇好作文。

評判一篇作文好與不好,最權威的標準,就是中考高考作文評分標準。高考是選拔考試,這毋庸置疑。中考雖然不能算作完全的選拔考試,但也承擔了選拔的功能。為了公平起見,中考高考作文有特定的要求,最關鍵的是必須符合題意。凡離題、偏題的作文,儘管你寫得文采飛揚,也不可能得高分,弄得不好,就是四類作文,10分左右。按照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四類作文是不能獲得“發展等級”分的。

回到題主的話題上來。

作為考試作文,首先要非常注重審題。中考作文,高考作文,雖然不會在審題上設置障礙,審題的難度並不大,但這並不表明可以不注重審題。

只有審清題意,才能明確作文立意地範圍,不至於“跑題”。其次,行文要緊扣立意,作文的立意不是空洞無物的,要在作文中得到加強,得到突出。能做到這兩點,作文一般會在一類中下等,或三類上等。

此外,結構上要流暢,結構的流暢,反映了思路的流暢,不能亂扯,不能在層次之間有明顯的“坎兒”。

所以,讀別人的好作文,要從審題入手,題目的立意範圍有哪些?作文的行文中是如何扣住立意的?如何保證思路的流暢?作者用什麼辦法突出了立意?這些都要讀懂。

最後就是語言了,語言通暢,表意明確。這是可以從別人的作文中學習的。但是,不可過分地,單純地追求文采,語文老師一般不太喜歡“華而不實”的所謂“文采”,你可以看看初中的語文課本,其中的課文,在語言上都比較樸實,極少有華麗的語言,甚至連“精彩”的描寫都很少。這可能是教材編輯者的一種導向。

作文要重視修改,在修改中理解“好作文”的標準,將修改後的作文與修改前的作文比較,理解修改後為什麼就“好”了,只有當你真正理解了什麼樣的作文才是好作文的時候,你就自然知道好作文應該怎麼寫了。


雲鶴凌空


01

基礎比較差,選擇讀範文不失為一種方法。

如果這位初三學生,基礎比較差,作文表達不流暢,語言沒有文采,缺乏具體事例,分數不高,那麼選擇經常多讀讀範文也是一種方法,這是一種最後的選擇,一種笨方法。每天讀上一篇,多讀幾遍,讀得多了,語感就逐漸增強,形成個人的表達能力,讀總比不讀的好。讀範文,背作文,是不得不為之的選擇,針對的是基礎薄弱的學生,從這裡起步。


02

讀範文,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其不同的作用。

對基礎差的同學來說,讀範文就是增強一種語感,屬於一種榜樣學習,學會表達,背下一些事例,稍修改,照搬一些內容。對能力稍為好一點的同學來說,那就是一種比較學習,自己的作文也寫得不賴,但還有欠缺的地方,那麼讀範文,就是在做思考分析,自己的作文與範文之間的區別在哪裡?作文開頭與範文的誰更佳?結構是否像範文一樣嚴謹?選取的素材是否與範文一樣新穎?語言是否趕得上範文的生動?通過這種琢磨、比較,不斷去改進獲得進步!

03

學習如何寫作文是治理根本的做法,終身受益。

讀範文只能治標不治本,讀範文可以作為一種起始點,觸發學生對作文的重視,做出一些努力,由易到難,逐漸學習一些寫作的具體方法,積累一些詞語,常常練習表達,先練句,再到段,最後是整篇作文,一步步下定決心去學習寫作,那麼寫作水平一定能逐漸提高。模仿是最好的學習方法,也許一開始模仿得很不像樣,還有別人明顯的痕跡,但是隨著不斷深入思考,不斷學習,相信一定能夠取得一些進步!

最後想說的是,語文重視得太慢了,下學期就是初三了,作文是半壁江山,現在這個暑假應該把絕大部分時間投入在語文的學習上,特別是閱讀和寫作!


語文天后蔡蔡小予


高考語文齋明確地告訴你,初三的學生想提高作文水平,多讀作文範文有用。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背熟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湊。這些都說明了多讀多背對於寫作的重要作用。初三的學生多讀作文範文對於提高作文水平肯定是有幫助的,這不但有助於培養我們的語感,而且有助於我們開闊視野,活躍思維。

需要指出的是,要想提高作文水平,把作文寫好,光靠多讀作文範文還是不行的。這是因為:

其一,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是對社會現實生活的反映。作文範文是落後於現實生活的,受此影響,你的作文就會缺少生活氣息及時代精神,所以你還需要看看新聞,讀讀報刊,要想把作文寫的有深度,還需要多讀名家名篇。

其二,作文重在“作”,不作何談文?常言講,筆常練筆下生花。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必須勤寫多寫。除了每天寫日記外,最好每週寫一篇作文。以寫促讀,以讀助寫,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高考語文齋


讀範文就是寫字“臨帖”

學生寫作文要不要讀範文?回答是肯定的 ,必須多讀範文,讀範文就是寫字的“臨帖”。那麼,讀範文有什麼用處呢?

一、尋找寫作思路

有時老師給佈置一道作文題,一點寫作思路都沒有,不知道如何下筆,一臉的困惑。這時,找一下與寫作題目相接近的範文讀一讀,有可能就會從別人的文章中受到啟發,從而找到自己的寫作思路。不少同學都有在寫作文之前讀範文的習慣,包括一些作家也是如此。魯迅就有在寫作前看書的習慣。



二、尋找文體感覺

初三了,可能要寫議論文了,雖然老師講過,議論文不同於記敘文,記敘文主要是寫人、記事;議論文要以議論為主,要具備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老師講得很概括、很抽象,要真正找到議論文的文體感,是需要讀一些範文的。這就如同聽老師描述小狗的樣子 ,再去看一看那條小狗,對小狗的印象會更深一些。

三、學習寫作方法

看別人寫的範文,可以學到一些寫作方法。比如別人是用什麼方法開頭的,別人是怎麼佈局謀篇的,別人是怎麼分段落的,別人是怎麼結尾的,等等,這些在範文中都可以學到。如果是看議論文,還可以學習別人的論證方法;如果是看記敘文,可以學習別人的描寫方法;如果是看散文,可以學習別人的抒情方法。



四、可以獲取寫作材料

閱讀範文,還可以從別人的作文中獲取一些作文材料。比如別人作文中的成語典故、名人事例、名言名句等都可以成為自己寫作的材料。另外,別人作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對偶句等,也可以加以借用。

當然,讀別人的範文,只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一個方面,在多讀範文的同時,還要多寫。我認為,多動筆練習,更能有效地提高作文能力。

閆老師簡介:我是一名作文老師,業餘時間喜歡寫作,曾經發表短文300餘篇;著有《新聞漫話》《閆老師教作文》《中考作文衝刺》等書。有喜歡作文與寫作的朋友請關注我!


閆老師教作文


初三學生想提高作文水平,多讀作文的範文有用嗎?雷老師告訴你,有用,但作用甚微,幾乎沒啥用處。

為什麼作文範文沒有太大的作用呢?

因為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更多寫的是自己,如果我們背下範文,照著範文寫,就會發現有兩大困難。一是我們需要花時間背,對腦力的負擔增重,而且我們的內心也不願意這樣做,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二是我們背下來後,寫作文的過程中,幾乎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寫,範文中的內容幾乎用不上。而且要讓背的作文用上,一定要背大量的範文,那更是一種惡夢般的痛苦。

在我們過去的學習體驗中,我們也嘗試背範文,結果發現真沒有啥用,考試寫作文一投入進去,就忘記啥是範文了,全按自己的思路去寫了。

提高作文水平,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寫作思路上下功夫。

題主問的是初三學生,下學期才是初三正式開始的時候,還有一年的時間,提高作文水平的時間是足夠充裕的,我們完全可以好好的規劃訓練。

一、初三的學生,已具備大量寫作的基本功。

從小學到初三,學生是寫了大量的文字了,隨便寫東西是沒有任何的問題。寫作文首先就是要寫得出內容來,不然考試的時候發呆寫不出來,就浪費太多時間了。就算極個別的學生寫不出內容,只需要用到三招就可以讓他輕易寫出內容來。

第一招,不許停。讓學生拿起筆就開始寫,不要停下筆來,用時15分鐘,無論寫什麼都可以,目的就是一直寫下去,直到時間到。寫不出來就寫:“這個寫作真是一個奇葩,還讓我隨便寫,可是我的腦袋裡沒有東西也要寫,真不知道老師是如何想的,我就是寫不出來嘛,只好繼續寫……”哪怕是廢話,也要讓學生不斷地去寫。

第二招,不許想。讓學生不要想太多,不要一會想老師打多少分,我寫的別人不喜歡,把這些統統拋到九霄雲外。同時,我們想的速度太快了,手上寫字的速度跟不上,所以想的時候放慢速度,與寫字保持一致,讓大腦與身體同頻。

第三招,不許改。太多同學時刻準備著橡皮擦、塗改液,只為那個錯誤而準備,一有錯就修改,一有錯就停下。把這種錯誤的做法改掉,不要去修改已經寫出來的內容,大膽地往後面寫。這麼做的目的不是說不修改作文,修改作文是寫完後的事情,不是寫這個過程中的事情。在寫的過程中,思維停頓下來,就會一停再停,兩三次就不想動筆寫了。

在雷老師看來,思維的連續性比作文的好壞更重要。只有思維得到充分訓練了,才能保證學生在考場時用最佳的思維狀態寫出作文。所以寫作的過程中就只做一件事情,一直寫,不要停、不要想、不要改,一直讓思維持續,讓輸出不斷。

二、初三的學生,重點是訓練思維的構思

用了以上不許停、不許想、不許改這三招的學生,輕易就可以寫出作文來。但是,這還不是初三學生的重點,他們更應該關注于思維的構思訓練上來。

構思就是構建思維聯繫,構思思維邏輯,讓思維有結構,讓我們在結構中進行思考。而這個構思的方法,傳統的作文教學教的是寫提綱。根據題目寫出作文的大綱,第一點寫什麼,第二點寫什麼,第三點寫什麼……最後寫什麼。確實,這是構思的標準範式,但是,這個在思維邏輯上是思維的結果呈現,不是構思的具體方法。這也是學了這麼多年的作文,學生還是沒有學會構思,一提到構思就摸不著北,不知如何寫。

雷老師結合我們每個人思維的特徵,總結了構思的三個步驟,希望幫助到更多的人脫離構思這個苦海。

第一步,針對作文主題,進行大量的信息發散。

拿到作文題目的時候,我們先用發散思維去梳理出與主題相關的內容,越多越好。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白紙,把主題寫下來,然後就大量的發散相關信息。可能很多人寫了大概五六個相關詞語,就不知道怎麼寫了,這時候我們可以用到提問的方法刺激我們的思維發散。

舉例如寫作文《做個誠實的人》。

首先,是對題目信息進行發散。誠實的人容易吃虧,與誠實的人相處舒服、不用猜忌,誠實的人樂於幫助人,誠實的人做事光明磊落,誠實的人受大家喜愛,誠實的人更容易成就,誠實的人經得起挫折考驗。

其次,大概想了這麼多信息點,但覺得還不夠,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刺激我們的思維。有誰是誠實的人呢?然後就會想到親人爸爸媽媽,對我們誠實,做了示範;在曾子殺豬這個故事中,曾子就是一個誠實的人……就是通過類似的提問方法,讓我們在這個作文題目下有了大量的信息。

有人說作文素材,這其實就是作文素材最佳時刻,就是用來幫助我們進行構思,進行主題信息的發散。

第二步,針對發散出來的主題,進行信息篩選,找出各信息之間的聯繫。

發散出信息來後,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些信息之間是有聯繫的,有關係的,有邏輯的。我們就要把這些關係梳理出來,整理、分類彙總,甚至有些內容要進一步的篩選,該去除的去除,該增加的增加。

仍然以《做個誠實的人》為例:誠實的人容易吃虧、樂於助人、光明磊落、經得起考驗這些是誠實的人的性格特徵,可以歸為一類;誠實的人相處舒服、不用猜忌、受人喜愛、容易成就,這些是誠實的人給人的感覺,可以歸為一類……

如此,我們就把所有相關的信息歸類整理到不同的邏輯關係下面。到這裡,其實就差不多出來快出來文章的整體邏輯和結構了。

第三步,根據所整理的邏輯關係,選定自己寫作文的中心主題。

就是根據上面的梳理,我們可以有一個大致地方向,但這個方向還需要我們最後去確定,把不相干的內容去掉,保留我們最核心的寫作方向。從上面所舉例的信息發散中,我們大概可以判斷出我們寫《做個誠實的人》的中心主題就是通過對做誠實的人的性格特徵以及給人的感覺,來說明做一個誠實的人是很有必要的。

這就是通過發散主題信息、梳理信息關係,確定寫作主題的結構構思的方法。在整理的過程中,我們還會發現通過劃線等符號可以讓整個構思的過程形成一張思維的結構圖,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構思圖。這張圖就是我們寫作文的構思,就是我們寫作文的提綱,我們按照這個構思結構圖,可以直接進行寫作。

如何讓讀範文發揮好作用呢?

讀範文最大的作用就是把結構、邏輯給它梳理出來。我們寫作文構思是先構思,再寫作,讀範文我們就是看作文,提取它的構思。我們把範文的構思提取出來後,就知道這個作者是如何去思考問題的,從什麼角度來寫作的。有了這個構思的參考,我們也能進一步的學習構思的方法和技巧。

結束語

初三年級,要提升寫作文的水平,一定要在寫得出內容的基礎上把作文的構思訓練好。一個是大量地進行自己的寫作構思練習,二就是可以看別人的範文提煉作文構思。堅持在正確的寫作道路上練習,就會讓我們的寫作能力快速提升起來。

最後祝願在中考之中考出好成績!

我是童教雷老師,用科學的視角認識教育,分享科學教育方法,歡迎關注交流!

童教雷鳴


熟讀唐詩三百首

不會寫詩也會吟。

多讀範文會有一定程度不同的提升,畢竟“金句”“金段”還是很能拉分的。

還有一句話是“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對學生有更高的要求,就是不單是要會背“金句”,還要捋順金句背後的思路,這是個框架思維模型,也就是“套路”。寫作文也是有套路的,掌握套路,刻意練習,就會從根上提升很多,不怕作文的類型是什麼了。


舒適區外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對於初三的學生來講,寫好作文非常關鍵。很多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了多方面的寫作方法。同時,也讀過很多範文即優秀作文。可以肯定地說,讀這些優秀作文對學生寫好自己的作文有很大幫助,但離升學考試的要求還在很遠,自己要寫出很好的作文並獲得一個高分更是難上加難。畢竟,平時的寫作和升學作文的要求不能在一個層次上相提並論。更何況,光靠讀優秀作文不可能得到質的提升。每個初三學生至少讀過兩本或兩本以上的各類優秀作文,甚至更多。可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卻不能寫出一篇很好的作文。一個班寫作文出類拔萃的學生也就那麼幾個。

那怎樣做才能把優秀作文用好,把這些書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呢?

一、看版塊

可以說,每一本書都有編輯的目的和意圖,看他側重體現這本書哪方面的作用和價值。一本書分哪些版塊,每個版塊集中體現哪方面的主題或重心。要求學生在充分把握這些版塊後再閱讀。把每一個版塊認認真真閱讀,充分理解這一版塊所有文章集中體現的重心。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數,整體把握。有的學生總是喜歡選題目來讀,看到一個喜歡的題目就讀兩遍,不喜歡的題目就不會去讀。這種選擇式或跳躍式的閱讀其實沒有太大效果,即便讀了很多優秀作文也得不到提高。原因就是沒有充分重視編輯的意圖和目的。沒有把每一個版塊的作文閱讀落到實處。因此,按版塊閱讀才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做到讀得準,讀得牢,夯實基礎,逐步提高。



二、找亮點

就一篇優秀作文而言,之所以能被編輯選中,都有他獨到之處。也就是說這篇文章有亮點。亮點才是他獲得成功的關鍵。就語言的運用,有些優秀作文已經很成熟,體現出自己的寫作風格,這也是他亮點的其中之一。

因此,學生在閱讀這些優秀作文的過程中,一定要反覆閱讀,仔細琢磨,找到這篇文章的亮點是什麼。如果學生在閱讀一篇優秀作文時找不到亮點所在,或者草草讀完就了事,幾乎算是白讀了。充其量學生對這篇文章有點映像,過了又忘得一乾二淨。只有充分閱讀,找到亮點所在。原來人家是這樣寫的,我也可以嘗試著從這方面努力,也許可能會獲得成功。把別人的亮點轉化成自己的經驗,在以後的作文中嘗試著寫,就會有所提高,有所進步。哪怕在以後的寫作中有意識地注重一下也是一大進步。



三、尋對接

這種方法對於很多學生而言,幾乎不會去做,他們本身可以做到,卻想不到。也就是說,讀了一篇優秀作文之後一定要善於感悟和思考。找到一些貼合自己生活實際的地方。一定要學會把對方的想法、看法、甚至是事例的選擇、材料的組織等很多方面結合自身實際去思考。哪些方面和自己的實際相符,人家怎麼能想得到,而自己就想不到。他們的生活經歷和自己差不多。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努力往對方靠,自己怎樣做才更合適,才更符合對方的實際。自己選擇的事例或素材要怎樣整合才更合理,更貼切。如何做才適合運用到對方的作文中。如果對方採用了我的事例或素材,效果會怎樣?一定要把自己及其作文中的某些地方努力向對方靠,力求找到很多能夠與之相對接的地方。為何人家能用得好,用得活?但凡有這種想法都是一大進步。把好的方面保留,不好的方面拋棄。在以後的寫作中,力求在同類型的作文中體現得更靈活、更有效。



四、勤寫作

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經常強調讀寫結合。很多學生讀了優秀作文後提高不大,原因就是沒有加強寫作。勤於寫作是作文水平提高最快最有效的辦法。在平時的學習中,老師也經常講要多寫,多練習。學生也知道,只有加強寫作才能提高。而他們讀了優秀作文後並沒有寫,讀完就了事。因此,各種版本的優秀作文一買再買,一讀再讀,可提高還是很慢,甚至有些學生根本就沒有提高。當然,不僅僅是讀的問題,每個學生吸收不一樣。其實,勤於寫作並不需要每一次寫都要寫成一篇完整的、高質量的作文。平時做一些小練筆,就某一個點寫成小片段完全可行,兩者可以有效結合。小練筆寫得多就是一種積累、一種強化,在某一次寫作中信手拈來,一篇像樣的作文就完成了。勤於寫作,在優秀作文中讀到的知識點和方法才能得到鞏固和運用,形成自己的能力,提高當然就會很快。這是寫作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把讀和寫分開的做法並不可取,既浪費了時間,也得不到提高。



五、找差距

每個學生即便是讀了很多優秀作文之後,也寫了很多作文。即便是作文水平有所提高,但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優秀作文的水平和要求。還欠著很多火候,差距仍然很大。這也是很多優秀學生最苦惱的事情。學生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作文經常和一些類似的優秀作文作對比,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怎麼做才更接近優秀作文的要求和水準。反覆閱讀優秀作文和自己的作文,再反覆修改自己的作文,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逐步縮小自己和別人的差距。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總有一天自己也能寫出更多優秀作文。



結束語:學生寫作文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情,寫好作文就更加艱難。學生讀很多優秀作文,從中獲得一些方法和技巧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 但多數學生讀過之後並沒有得到更多提高。不過,要把優秀作文讀好、用好、用活。讀了之後善於思考,善於寫作,把動腦和動手結合起來,找到一些恰當的方法作為輔助,相信寫作能力會有所提高。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所有喜歡寫作和想要寫好作文的學生,希望他們在初三升學考試中能寫出更高水準的作文。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歡迎評論和指點!謝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