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湛江發現34只極度瀕危勺嘴鷸,帶您瞭解勺嘴鷸

3月17日,在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34只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這是近年來第二次在湛江沿海溼地發現大批瀕危勺嘴鷸。

勺嘴鷸(學名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是鷸科勺嘴鷸屬鳥類,小型涉禽,體長14-16釐米。嘴黑色,嘴基平扁,先端擴大呈鏟形。夏季上體黑色,具棕紅色羽緣。頭、頸、胸棕紅色,胸具黑色斑點,其餘下體白色。冬羽背面灰褐色,具黑褐色羽軸紋。額和眉紋白色,貫眼紋黑褐色。下體白色,胸側具黃褐色縱紋。飛行時翅上有一窄的白色翼帶,腰和尾上覆羽兩側白色,中央黑色。覓食時用嘴在水中或爛泥中像掃帚一樣左右來回掃。據此特徵和它那呈鏟形的黑色嘴,在野外很容易地就能與其他鷸類區別開來。

勺嘴鷸分佈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楚科奇半鳥。越冬於泰國、印度、中南半島、新加坡和馬來半島等東南亞地區。遷徙期間經過朝鮮、日本和中國上海、福州、海南島、香港和臺灣,或許部分留在中國廣東沿海越冬。

广东湛江发现34只极度濒危勺嘴鹬,带您了解勺嘴鹬

(瀏窗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