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1、【超現實】——AI(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5G 的技術融合發展,帶來一種類似於美劇FEED(饋聯)描述的場景,數字世界與模擬世界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在一個基本技術範式的驅動下,所有的程序和軟件都在做同樣一件事情,就是對現實世界的無限模擬和逼近。(某種意義上的人造平行宇宙。)

2、【無人化】——人工智能成為一種類似於電力一樣的基礎設施,大到航天產業,小到個人服務業,都會漸漸被AI技術所接管,產業並未消失,只是不再需要人類了,職業的替代開始大規模發生,無人車,無人機,無人工地,無人餐廳,無人商店,無人辦公樓....人會成為最大的成本和競爭的瓶頸,產業去人化成為一個浪潮。

3、【超腦連接】——如果你想知道微信和FB的下一個階段發展形態,建議關注下英劇黑鏡(Black Mirro)和美劇饋聯(FEED),拼湊起來是一個這樣的場景:未來每個人都會植入生物芯片,在頭腦內部創建一個和萬物互聯IOT的機制,無需手機電腦等外設驅動,只需要調動注意力,就可以在頭腦內部與世界建立聯繫,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到萬物互聯,到最後大腦互聯。

4、【超能源】——地球上一大半的能量形式直接間接來自於太陽,無論是煤炭(古植物化石)、石油(古生物化石)、水力(水循環)、風電(大氣循環)、還是太陽能,無非是太陽在不同時空的能量形式轉化而已,核能的本質和太陽能相似,太陽能可以理解為一種氫核聚變的遙遠輸出形式,新能源產業的成熟會改變傳統能源的定價體系,波斯灣與OPEC的話語權會逐漸下降。

5、【逆全球化】——全球化並非線性進程,而是一波三折的螺旋結構,可以從全球化的受益者的轉變來觀察這個進程,從大航海時代、到殖民運動、到販賣黑奴和美洲獨立,英聯邦的盛衰,歐盟的變遷,直到一戰二戰以及全球金融體系和全球信息共享的技術實現,乃至移民潮和人口流動,我們感知到全球化的大勢所趨,和在最近十年出現的以英美大國民粹運動導致的逆全球化浪潮並不相悖,一進一退之間,全球化的浪潮之巔和主導者易主之爭而已。

6、【區塊鏈】——從Facebook組織的Libra到中國人民銀行的DCEP數字貨幣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雖然Libra面臨著美國國會巨大的監管壓力,但是新興數字貨幣的不斷推出和應用將會在2020年大規模展開。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到歐洲中央銀行,目前尚沒有數字貨幣的重要國際機構都將會在2020年開始研究和發行各自的數字貨幣或加密貨幣。

7、【FANMG+ATMKDB】——美國的FANMG(Facebook,Amazon,Netflix,Microsoft,Google五家市值佔到納斯達克的40%)與中國的ATMDB(阿里,騰訊,美團、抖音、快手、B站)會成為移動互聯網下半場和數據經濟上半場的主要看點,少數頭部平臺佔據絕大多數數據流量,獲得市場的大部分利潤將成為一個全球現象,分化與集中的博弈將持續,技術的博弈背後是資本的認知的博弈。

8、【非物流電商】—— 傳統電商的瓶頸是關於產品、渠道和物流的效率的競爭,未來的電商中會有一種形態無須物流參與即可完成產品或服務的交付,類似於知識變現,內容付費,在線娛樂,在線顧問,電話教練等各種非物流電商形態會崛起,按照阿里內部的預測,非物流電商(虛擬經濟)會超過60%的比重。

9、【精神產業】——對應非物流電商的崛起,背後的核心需求變遷是精神需求的崛起,整個人類的需求層次從馬斯洛的金字塔低端的衣食住用行的低端向上遷徙,中國人均收入超過1萬美元之後,用於個人成長、孩子教育、健康養生、美麗經濟、情緒調節、情感歸屬、自我實現方面的支出比重會逐漸加強,品牌意識提升。

10、【神經危機】——根據王東嶽先生的《物演通論》中的核心思想“遞弱代償”的推導預測,隨著人類智能化程度提升,存在度在降低,智能手機的普及和5G網絡結合虛擬現實技術,將會對人類的神經系統進行一場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重塑過程,隨之而來的焦慮症、恐懼症、抑鬱症、官能失調、以及各種強迫症和上癮症會頻繁出現,技術的快速進化與人體的快速衰退形成一個鮮明的對照,進一步驗證了遞弱代償的理論。如今中國的變換日新月異,甚至可以移步換景。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當你開始關注變化的本質,而不是變換的結果。你就會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其中的那股規律波。

1、中國未來產業分為三種:



一維世界正在推倒重建,二維世界被劃分完畢(BAT掌控),三維世界正在形成,高維挑戰低維總有優勢。所以網店可以衝散實體店,而微信的對手一定在智能領域誕生。因此,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頭!


2、中國當下的企業分為三個等級:

《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今後企業的出路唯有升級成平臺,平臺化的本質就是給創造者提供創造價值的機會!


3、中國互聯網進化論:

《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PC互聯網解決了信息對稱,移動互聯網解決了效率對接,未來的物聯網需要解決萬物互聯:數據自由共享、價值按需分配。


4、中國電子商務進化論:

《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互聯網+的本質就是搭建一個底層建築,使上面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迅速找到目標。無論是找客戶、找戀人還是找夥伴。


5、中國的電子商務正在改變城市格局。

“北上廣深”正在變成“北上深杭”。傳統貿易的衰落將廣州拉下馬,跨境電商的興起將杭州扶上位,未來中國的城市格局應該是“北京的權力調控+上海的金融運作+深圳的智能科技+杭州的電子商務”。


6、中國經濟結構進化論:

《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從“按計劃生產、按計劃消費”,到“按市場生產,按利潤分配”,再到“按消費生產,按價值分配”,水木然認為未來中國一定會“按需求生產,按需求分配”,滿足人的一切需求,這就是共產主義。


7、中國產業鏈的流向正在逆襲。

《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因此,傳統經銷商這個群體將消失,而能夠根據消費者想法而轉化成產品的設計師將大量出現。


8、中國廣告業態的進化論:

《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傳統廣告總是依靠媒介的力量去影響人,比如央視的招投標。後來互聯網廣告依靠技術實現精準投放,比如安區域、安收入、按時段投放。再後來社交媒體的崛起使好的廣告能自發的傳播,而未來最好的廣告一定是產品本身,最好的產品也一定具備廣告效應


9、中國媒體的進化論:

《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媒體正在由集中走向發散,由統一走向制衡。自媒體的興起將產生兩大結果,第一激起了很多人的創作熱情,文字作為人的一種基本屬性終於被找回,感性的一面被激發,可以滋潤這個越來越機械化的世界。第二,中國的話語權開始裂變,普通民眾迫切要求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權,比如春晚到底該邀請誰。而未來人人都是一個自媒體,信息流的產生讓媒體消亡。


10、中國將越來越細分


11、新的社會架構講究的是規則而不是關係:

中國社會的傳統關係網被不斷撕裂,以價值分配為關係、新的鏈接正在形成,每個人都是一個節點,進行價值傳輸。新的社會架構講究的是“規則”而不是“關係”。而你所處的地位和層級,是由你所帶來的價值決定的。


12、中國人正在由外求變成內求

《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外求即就求關係、求渠道、求資源、求人脈,求機會,內求即坦誠面對自己內心最真實的一面,激發起興趣、熱情、希望、理想,當你做好你自己,外界的東西就會被你吸引過來,這就是所謂的求人不如求己。


13、信用無價

《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對於未來每個人來說,有一個東西會變的很重要,那就是信用。行為——信用——能力——人格——財富。在大數據的幫助下,你的行為推導出了你的信用值,然後以信用度是支點,能力為槓桿,人格為動力,聯合撬動的力量範圍,就是你所掌控世界的大小。


14、未來如何擁有自己的產品

《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當您有一個想法時,你可以先表達出來,然後在平臺上進行展示,然後吸引喜歡的人去下單,拿到訂單後再找工廠生產(不要擔心量太少,今後生產一定會精細化和定製化),然後再送到消費者手中


15、中國99%的公司和集體都將消失,各種垂直的平臺將誕生。

《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大量自由職業興起。中國社會的組織結構從公司+員工,變成平臺+個人。每個人都將衝破傳統枷鎖的束縛,獲得重生的機會,關鍵就看你是否激發了自身潛在的能量。這才是一場真正解放運動!


16、傳統社會的總財富是這樣創造出來的:

未來社會的總財富是這樣創造出來的:人們依靠自身特長,點對點的對接和完成每一個需求,充分融入到社會的每一個環節,屬於主動式創造。因此整個社會財富將實現裂變式增長


17、中國今後將無工可打

《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打工的本質是定價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並不承擔結果。隨著僱傭時代的結束,你必須主動思考和去解決問題,並竭力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社會和他人創造價值,否則你就沒有存在的價值。水木然認為中國人的工作方式正在從“謀生”到“創造”升級。


18、中國今後將無生意可做

《連鎖乾貨》:2020-2030十大商業創新預測,18個商業財富模式

具體來說就是:中國正在建立一套完善而合理的社會秩序,讓每個人都能各盡其才,各取所需。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新秩序,而秩序的運轉將產生新的精神,比如契約精神。精神的碰撞激發起內心的嚮往,一旦我們心有所屬,這就是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