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如何養殖和修剪?

鄉野胖丫


月季如何養殖和修剪?

最佳繁殖時間:小月季花扦插時間宜在冬秋兩季。

最佳生長土壤:小月季花要求肥沃、疏鬆、排水性要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土壤。

生長溼度要求:小月季花月季花喜歡溼潤,所以每天要保持土壤和空氣的溼潤度,最好控制在70{bf}~80{bf}最好。

最佳生長溫度:小月季花溫度應該控制在白天16~25℃,夜晚11~16℃之間是相對比較好的。

最佳生長光照:小月季花屬於喜陽光植物,但是過多的強光直射又對花蕾發育不利,花瓣容易焦枯。日照一定要長。種植小月季花的地方既要通風又要獲得半天以上的日照。這是它能開得花繁如錦的首要條件。首先是品種的選擇,不同的地區也是需要養殖不同品種的月季花,所以這就要求人們在挑選的時候應該注意選擇適合自己地區的月季花,當然開花性不好的最好不要選,因為花期太過於短暫,欣賞的時間也會很短,一定要選擇那種花期相對來說比較長,開花多,花朵比較飽滿的植株,繁殖培育,月季花的生命力其實很厲害,如果想要重新栽培一株月季花,也可以隨便用剪刀剪下月季花的一根枝條,差不多十到十五釐米就可以,然後將它插進花盆中,再把它放到光線相對來說比較弱,溫度適宜的地方,等它生根發芽之後再移植到別的地方

因為剛剪下來的枝條還沒有生長出來根部,如果將它放到光線非常強烈的地方,會增加它水分的流失,很難讓它存活下來,所以一定要多給它補充水分,但是也要適量,不然會影響它根部的呼吸。光照溫度,其實月季的生命力很頑強,但是大多數的生命力是比較耐寒的,它喜歡溫暖但是受不了炎熱天氣,所以南方養殖月季相對北方天氣就很困難了,管理起來也很麻煩,養殖出來的月季花也沒有北方種植的漂亮,因為月季的溫度要控制在一定的溫度上面,但是南方天氣變化的太快,想要養好月季也是比較困難的,而且月季比較喜歡陽光充足的地方。

這一點南方也很難達到,因為只有充足的陽光和通風的地方,它才能生長的更好,不然容易枯萎。注意修剪,因為月季花的開花情況和修剪就有著很大的關係,尤其實在五月,一般情況下這時候它生長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進行適當的修剪,讓它的營養變得更加的集中,只有這樣它才能萌發出來更多的新芽,只有這樣花苞才會變多,但是在修剪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剪得太厲害了,修剪的時候主要在新芽上面剪掉一釐米左右就可以了,只有這樣才會更有利於新芽的生長,所以說在合理的給它進行適當的修剪也很重要呢!

防蟲病害,再好看生命力頑強的植株,都很難逃過害蟲的影響,所以在平時一定要注意月季花的病蟲治療,可以用百分之十五的生石灰兌水噴灑,或者用殺蟲的藥都可以消滅,但是要注意,一年中七月份和八月份是月季花最容易發病的,所以在這一段時間,一定要更加細心的觀察,加強它的病蟲防治,還有藥劑最好每個星期都適當的噴灑一些,預防為主,還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現了病變的枝條應該及時修剪掉,不要讓它影響了整體,這是很重要的哦!

月季花養殖方法:

1、栽培用的花盆最好應透水、透氣,以普通泥盆為好,外會精美的陶瓷盆以增加美觀。新的泥盆使用前最好用水浸透。剛扦插成活的小苗用15釐米的小花盆,1~2年生的小苗用18~20釐米的盆,以後隨植株的生長逐步更換大盆。

2、在養護的過程中,朋友們要保證盆栽土壤的溼潤,千萬不能讓土壤變幹,不然的話植株很可能會出現脫水的情況。但朋友們更不能一次性澆水太多,不然月季花很可能會因水澇而死。朋友們可以經常往葉片上灑一些水,能很好地起到保溼的作用。

3、月季花本身喜歡生長在半陰的環境中,只有這樣葉片才會更濃綠,而且開出的花朵才會更加的嬌豔。如果光照過於充足的話,月季花的葉片會被曬傷,開出的花朵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凋謝。因此,在夏季光照比較強烈的時候,朋友們儘量為其準備好遮陽網,只有這樣才能讓植株更為茂盛。

5、月季花澆水宜乾溼適中。3月長新枝葉時,2天澆一次水,上午進行。4月形成花蕾時,每天澆1次水。5月進入開花期後,盆土過幹過溼,都會引起落花,一般於上午8時左右澆水1次,下午4時左右,再酌情補澆適量水。把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原則。夏季葉面需經常噴水降溫。

6、修剪:在月季的日常養護中,修剪是維持良好株型、調整植株養分均衡、增強植株抗性、減少病蟲害、提高開花質量必要手段。尤其是對於空間有限、養分有限的陽臺盆栽花卉。

養殖小月季花的注意事項:

施撒肥料:小月季花施肥的比例要以3份肥料7份水來對比,施肥間隔10天左右一次,可以用發酵的肉水汁液,11月就可以停止施肥了。

澆水要點:小月季花在5月份是月季的旺季,澆水原則是不幹不澆,澆水要澆透。

修剪要領:

(1)小月季花要常修剪。修剪方法是修去側枝,病枝和同心枝,這樣便會有更多的再生花芽。

(2)小月季花一般要在5月的中下旬開始進行殘花敗葉的修剪,這樣可以集中營養讓新芽萌發,不要剪的太厲害,修剪時候要在新芽上面約指甲長度處修剪,有利於生長。

盆土更換:小月季花不必每年換、翻盆,如是小盆換大盆一年四季都可以。

繁殖要點:小月季花一般都採用扦插繁殖,亦可分株、壓條繁殖。扦插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冬季和秋季的硬枝扦插為宜,冬季扦插一般在大棚或溫室內進行,若露地扦插需要要注意保溼保溫措施。秋季的嫩枝扦插要注意水的管理和溫度的控制,否則不易生根。

病蟲防治:小月季花月季花平時的病蟲害防治,可以用15{bf}的生石灰兌水噴灑,或者滅菌液等,一年的7~8月份月季花容易發病,這個時段要加強防治,每週應及時檢查防治,藥劑要每週噴灑2~3次預防,發現病變枝葉應及時剪掉。月季花的生長期修剪

在養殖月季花的時候,生長期裡面,要進行修剪,一般是抹芽,和摘除花蕾。

抹芽是將月季花在春季生長的一些幼芽給摘掉,僅保留幾個芽。摘除花蕾就是要把月季花長出來的花蕾僅保留一個主蕾,側蕾都摘掉。注意就可以降低養分的消耗,使養分集中,開花更好。

其次就是要去掉殘花,在花朵凋謝之後,將殘花剪掉。以免消耗養分,破壞花朵的形狀。

月季花的休眠期修剪:

在月季花的休眠的時候,也是要進行修剪的。一般是在春節前後進行修剪,將月季花植株上病蟲枝、枯枝、重疊枝和交叉枝剪掉。

其間,還需要將月季花進行剪枝,生長較差的月季花要進行強剪,一般剪去枝條的三分之二。長勢較好的月季花,稍微進行修剪,剪掉部分的枝葉就可以了。

盆栽的月季花修剪則是不同的,如果月季花的植株較小,那最好不要進行修剪,稍大一些的月季花植株,要根據植株的高度,適當的將其短截。

如果是露地越冬的月季花,要注意一般是不進行修剪的,這是為了防止月季花在冬季的時候受凍,植株受傷,等到春季的時候再進行修剪就好了。

休眠期修剪最好在植株的休眠末期,腋芽開始膨大前完成。南方通常在1—2月份,北方多在2~3月份進行修剪。若修剪過遲,不僅浪費了大量養分,延誤了花期,而且植株難以恢復長勢。對於2年以上大棵月季來說,休眠期修剪主要是從基部剪除枯枝、病蟲枝、交叉枝、細弱枝以及秋後萌發的發育不充實的徒長枝。然後再把其他枝條分為強、中、弱三種情況進行修剪。

強剪,對長勢較弱的植株進行強剪,一般可剪去全株2/3,保留2個主枝。中剪,對長勢正常、株形勻稱的可進行中剪,約剪去112。弱剪,對茁壯的植株進行弱剪,約剪去1/3。繁花月季等適宜用此法修剪。修剪用的刀、剪要鋒利,使剪口平滑,以防枝條劈裂。要選留向外側生長的腋芽,切VI要位於腋芽上面約O.5釐米處,向內傾斜成45。角,以利於枝條均勻外展,保持植株通風透光。

盆栽1年生小苗的修剪與大株月季有所不同。新枝高30釐米以上的剪去約2/3,不足30釐米的剪去約l/2。太小的植株可不修剪。地栽月季露地越冬的,秋末防寒,不作強修剪,防止風乾傷枝。翌春解凍後再行適當修剪。

生長期修剪:

生長期修剪包括抹芽、摘蕾、除殘花等。抹芽:春季對生長過密的幼芽,應及時摘除,一個主枝上留芽2~3個為宜。摘芽時首先要把向內側生長、將會產生橫跨中部的分枝的芽抹除,以促使枝條分佈均勻和有利於通風、透光。

摘蕾:對於單枝開花的雜交芳香月季等,可摘除側蕾,只保留一個主蕾。這樣能使養分集中供應主蕾,花朵碩大、豐滿。而對一枝多花的聚花、壯花類品種,可以摘去主蕾及過密的小蕾,使花期集中,花朵大小勻稱。對於微型月季則不要摘去花蕾,任其自然生長。對於新植幼株,當開春第一次形成小花蕾時,應進行摘蕾,使其積聚養分,促進植株生長健壯。

除殘花:花謝後要立即剪除殘花。一般是從花朵往下第2片5小葉的複葉上方約0.5釐米處下剪。如不及時剪掉殘花及花梗,由於頂端優勢的關係,緊靠殘花的幾個腋芽苗先萌發形成軟弱的小枝,消耗養分,破壞株形,即使能開出花朵,也多是些壯畸形的小花。


阿陽視野


你好,很開心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月季花喜日光充足、空氣流通、排水良好及避風環境,忌陰暗環境。盛夏炎熱時需適當遮蔭。冬季氣溫低於5℃時,即進入休眠狀態。夏季氣溫持續30℃以上,即進入半休眠。能耐-15℃的低溫和35℃的高溫。在華東地區,如管理得當,花期可從4月延續到11月。溫室栽培甚至可以終年開花不斷。下面為你詳細介紹月季花怎麼養:1.月季花養殖的花盆選擇

栽培用的花盆最好應透水、透氣,以普通泥盆為好,外會精美的陶瓷盆以增加美觀。新的泥盆使用前最好用水浸透。剛扦插成活的小苗用15釐米的小花盆,1~2年生的小苗用18~20釐米的盆,以後隨植株的生長逐步更換大盆。

2.月季花養殖的盆土選擇

喜肥沃溼潤的土壤,怕乾旱和積水,必須選擇土質疏鬆,有機質豐富,排水、通氣性能好,又有保水、保肥力的砂質壤土。酸鹼度在pH值5.6-7.2範圍均可種植,但以6.8~7.2的微酸性到微鹼性的土壤較好。培養土可採用5份園土、3份垃圾土、2份礱糠灰,再加適量菜餅。或用4份馬糞、4份園土、2份河砂、再加少量菜餅和骨粉。

3.月季花養殖的溫度要求

盆栽月季花置於室內可安全越冬。高溫季節注意降溫。月季花最適宜的溫度是18~20℃,因此在4-5月和9~10月開的花花朵大,花辦多,花色豔,香味濃。而到25℃以上時,生長速度加快,但花不耐久;30℃以上的高溫和潮溼的氣候,不但花小、辦少、色淺、香淡,而且容易發生各種病蟲害。在高溫和乾燥的條件下會出現落葉休眠,停止生長和開花。 5℃以上雖能繼續生長和開花,但非常緩慢。到5℃以下則停止生長,處於休眠狀態。

4.月季花養殖的光照要求

月季花為陽性植物,喜歡充足的陽光,每天光照不得少於5~6個小時,否則枝葉軟弱,徒長,開花不良,花色不豔。一般適宜放在光照充足處,但放在高樓混凝土地面上的,夏季的中午需注意適當遮蔭防曬。

5.月季花養殖的澆水方法

月季花澆水宜乾溼適中。3月長新枝葉時,2天澆一次水,上午進行。4月形成花蕾時,每天澆1次水。5月進入開花期後,盆土過幹過溼,都會引起落花,一般於上午8時左右澆水1次,下午4時左右,再酌情補澆適量水。把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原則。夏季葉面需經常噴水降溫。

6.月季花養殖的施肥方法

掌握“薄肥勤施”原則,忌施生肥、濃肥。冬季在根部施少許有機肥,可增強越冬抗寒能力。3月上旬發芽前,可施用較高濃度的腐熟人糞尿、豆餅、雞鴨糞、魚內臟等液肥。含苞欲放時,增施1次淡液肥。夏季花謝後、腋芽未發育前,可施1次中等濃度的腐熟液肥,以促使秋季大量開花。

盆栽月季花可以適當追肥,以餅肥為主,一年生植株施50克,3年生的施70克,4~5年生的施100克。生長季節也可追施稀薄的液肥,常用腐熟的馬蹄水、麻醬渣水、化肥稀溶液等。

7.養殖的注意事項

(1)月季花耐寒性強,能耐-10℃的低溫,一般說來,南方不必搬進室內越冬,只要求放在朝南屋簷下即可。在10月開過花後不要修剪,不使萌發新芽。停止施氮肥,而施以磷,鉀肥,使枝條健壯充實,以增強耐寒力。冰凍時不要失水,防止幹凍致死。

(2)一般當新梢生長到15~20釐米時,剪掉頂部3釐米左右,使側芽萌發,當側枝長到一定的長度,還要繼續摘心,直到達到需要的枝條數。

(3)盆栽月季花盆上很易乾燥,且營養易流失,牛長期間應及時澆水施肥。春天2~3天澆一次透水,以後隨氣溫的升高改為每天澆一次,炎熱夏季每天還應適當補水一次。當然不要使盆內積水,大雨後應注意排水,否則,長期積水會造成根部腐爛。

(4)月季花上盆應在早春發芽前進行,用腐熟的麻醬渣、馬蹄片作基肥,將小苗帶十球放於盆中心,四周加土至離盆沿2~3釐米處,將士按實,澆透水,放置陰涼處,一週後移甭陽光充足的地方。

8.月季花養殖的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多用於培育新品種。在家庭栽培中扦插和嫁接法,簡便易行,採用較多。

扦插多在春季15℃以上或初夏、早秋進行。為提高成活率,可以在植株上先進行環狀剝皮,等生出愈傷組織後,再剪下枝條扦插。

嫁接為繁殖月季花的主要手段。選擇適宜的砧木是個關鍵。目前常用的砧木有野薔薇、粉團薔薇等。嫁接在休眠期進行,常採用枝接。南方以12月到翌年2月,北方在春季葉芽萌動以前。生長季則採用芽接嫁接後要加強管理。

月季花修剪技巧:

有人養的月季花株形美觀,繁花似錦;而有些人的月季花株形紛亂,枝條細弱,花小而不豔。出現後一種情況的原因,除水、肥等管理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修剪。月季花的修剪分為休眠期修剪和生長期修剪。

(1)休眠期修剪。休眠期修剪最好在植株的休眠末期,腋芽開始膨大前完成。南方通常在1-2月份,北方多在2~3月份進行修剪。若修剪過遲,不僅浪費了大量養分,延誤了花期,而且植株難以恢復長勢。對於2年以上大棵月季來說,休眠期修剪主要是從基部剪除枯枝、病蟲枝、交叉枝、細弱枝以及秋後萌發的發育不充實的徒長枝。然後再把其他枝條分為強、中、弱三種情況進行修剪。

強剪,對長勢較弱的植株進行強剪,一般可剪去全株2/3,保留2個主枝。中剪,對長勢正常株形勻稱的可進行中剪,約剪去112.弱剪,對茁壯的植株進行弱剪,約剪去1/3.繁花月季等適宜用此法修剪。修剪用的刀、剪要鋒利,使剪口平滑,以防枝條劈裂。要選留向外側生長的腋芽,切VI要位於腋芽上面約O.5釐米處,向內傾斜成45.角,以利於枝條均勻外展,保持植株通風透光。

盆栽1年生小苗的修剪與大株月季有所不同。新枝高30釐米以上的剪去約2/3,不足30釐米的剪去約l/2.太小的植株可不修剪。地栽月季露地越冬的,秋末防寒,不作強修剪,防止風乾傷枝。翌春解凍後再行適當修剪。

(2)生長期修剪。生長期修剪包括抹芽、摘蕾、除殘花等。抹芽:春季對生長過密的幼芽,應及時摘除,一個主枝上留芽2~3個為宜。摘芽時首先要把向內側生長、將會產生橫跨中部的分枝的芽抹除,以促使枝條分佈均勻和有利於通風、透光。

摘蕾:對於單枝開花的雜交芳香月季等,可摘除側蕾,只保留一個主蕾。這樣能使養分集中供應主蕾,花朵碩大、豐滿。而對一枝多花的聚花、壯花類品種,可以摘去主蕾及過密的小蕾,使花期集中,花朵大小勻稱。對於微型月季則不要摘去花蕾,任其自然生長。對於新植幼株,當開春第一次形成小花蕾時,應進行摘蕾,使其積聚養分,促進植株生長健壯。

除殘花:花謝後要立即剪除殘花。一般是從花朵往下第2片5小葉的複葉上方約0.5釐米處下剪。如不及時剪掉殘花及花梗,由於頂端優勢的關係,緊靠殘花的幾個腋芽苗先萌發形成軟弱的小枝,消耗養分,破壞株形,即使能開出花朵,也多是些壯畸形的小花。

回答完畢,希望可以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