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在最好的時候,它的GDP和科技水平在當時的國際社會中屬於什麼水平?

雪鷹365


蘇聯曾盛極一時,是冷戰期間“兩極”格局下的其中一極,綜合實力強悍,與美國並立為二十世紀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到了90年代初,蘇聯這座大廈轟然倒塌,冷戰結束。那麼蘇聯在最好的時候,它的GDP和科技水平如何?

首先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冷戰時期蘇聯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對西方主導的世界經濟秩序基本絕緣,GDP是西方提出的產物,蘇聯從來沒有統計和和發佈過有關它的GDP數據,它更多是用工業產值來衡量經濟實力。所以對於蘇聯GDP,主要還是估算的。以下是中國大陸和前蘇聯的GDP數據(來源:世界銀行),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蘇聯GDP最高時出現在1983年,其GDP為9930.48億美元。

那麼當時世界各國GDP排名情況如何呢?請看下錶。1983年的時候,蘇聯GDP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當時美國的GDP是36381億美元,是蘇聯的3.66倍。

至於蘇聯的科技水平如何,這就不好比較了,總之就很強。蘇聯長期優先發展重工業,因此它的重工業極為發達,尤其是軍工產業,蘇聯時期,軍工自成一體,蘇式武器在全球的競爭力絲毫不亞於美製裝備。至今俄羅斯都有在吃前蘇聯的老本,可見前蘇聯的高科技武器即使放現在也不算落伍。


錦繡中源


蘇聯70-80年代GDP由於人為匯率原因偏高,1980年左右大約是中國的3倍。由於當時中國的匯率也是偏高,因此1980年蘇聯的GDP應該在6000億美元左右,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時達到最高峰7500-8000億美元左右。

蘇聯最強大時科技實力體現在軍事跟航天上,有許多黑科技,與美國不分伯仲,比如人類歷史上試爆的最大當量核武器5000萬噸,第一個載人航天國家,等等



90de旅途


蘇聯70-80年代GDP由於人為匯率原因偏高,1980年左右大約是中國的3倍。由於當時中國的匯率也是偏高,因此1980年蘇聯的GDP應該在6000億美元左右,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時達到最高峰7500-8000億美元左右,1990年退回6000億美元。1991年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繼承了3000億美元GDP,這時實際上已經低於中國; 1,1980年前很長時間,前蘇聯人均GDP大體為美國的30%左右(25-35%),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俄羅斯相對水平; 達到高收入經濟體水平,但還沒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 從人均富裕(還沒達到富裕水平)和經濟總體實力(為美國的1/3-1/2)程度看,和美國差距都很大。 2,戈爾巴喬夫時期經濟停滯並衰退,不僅相對水平衰退很多,自身絕對水平也衰退很多。 俄羅斯的葉利欽時期經濟大副衰退;普京時期(至今),經濟恢復性增長。 3,現在“前蘇聯“總體人均相對水平還沒恢復到戈爾巴喬夫前時期的相對水平。 一些分離出來的經濟體比如俄羅斯差不多恢復到戈爾巴喬夫前時期的相對水平。 4,估計,2015-2016年,中國人均GDP超過“前蘇聯”人均GDP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