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早朝都做些什麼?為什麼要站著?

瘋顛吾痴


上朝是我國古代宮廷政治的一個重要部分,早朝指的就是在上午時上朝。上朝時,官員會分列進入朝廷彙報問題、提出建言,而皇帝則分別回答,是古代國家大事最重要的決策時間。

至於站著這是個規矩,通常,皇帝駕臨太和門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行禮完後,大家都站好,早朝時間也不會太長一個半鐘左右,畢竟只是彙報一些特別重要的問題,讓皇帝來做決策。



細看古今


早朝是討論國家大事的時間,一般大臣並不會這麼多時間見到帝王,早朝類似於現在公司的晨會,也不是每天都開,有的朝代五天一次,有的10天一次,還有的每月一次。一般的事平時都正常處理了,僅知會下帝王就可以了。

站著早朝這個是宋朝以後的規矩,之前的朝代是坐著的。


騎單車傷身


在古代頂層的官員是需要按時上早朝的,他們需要早早的向皇帝彙報工作,並且聽從皇帝的指揮,上早朝的規矩也折射出了封建社會中央集權不斷強化,大臣們上朝時,起初在漢朝是坐著,宋朝站著,後來慢慢的不斷改變,皇權的思想那就是更加的集中了,等到了清朝的大臣也是隻能跪著了,這個時期也就是皇權的鼎盛時期,俗話說站得高摔得狠,這句話是一點都沒有錯的,這不清朝的滅亡,也就讓我們結束了這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




布穀看世界


那你總得有個規矩啊,人家要是跪著上朝,你還得問人家幹嘛跪著,難不成趴著?蹲著?

清朝上朝視線是不能超過皇帝的第三殼釦子的,不然你就有刺殺皇帝的嫌疑。


YLbook國際看點


中國古代朝會有多種規格,如常朝、朔望朝、忌辰朝、三大朝等,按時間又有早朝、午朝之分,無論哪種都是為了確保國家政治體系的良好運轉,每種朝會也都被賦予了相應的典制與意義,受影視傳播影響,早朝議政鏡頭最多、最為常見,大家也最為熟知。

一、古代早朝並不是都站著

1、北宋之前坐而論道:先秦時期的《周禮·考工記》有言:“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也就是說,君臣都是坐著議政的,如《後漢書·戴憑傳》載:"建武中正旦朝賀,帝令群臣能說經者……憑逐重坐五十餘席。"只不過當時還沒有高足傢俱,所以古人都是席地而坐,進殿前還得先脫鞋,就是所謂的“脫履解劍”。

2、宋明之間站議時政:到了北宋趙匡胤,我們都知道他“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其實他還有一個姊妹動作——撤椅子: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範質等三位開國元老如往常一樣坐朝議事。聊到一半時,宋太祖發話了,“吾目昏,可自持文書來看”;我今日有些眼花,看不清楚這奏摺上的字,你們幫朕過來看看。看完後範質等“欲復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座矣”(《聞見後錄》卷一)。想再坐下,發現椅子不見了。範質等人很快就明白了是趙匡胤有意為之。如今椅子已經被撤,想要在放回來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於是三人只好順坡下驢,無聲了接受了這番“禮遇”,而這個沿襲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坐著議事”的朝堂規矩也隨之被打破。

3、清朝大臣跪受筆錄:清朝時,專制皇權達到了頂鋒。以軍機處的設立為標誌,清朝基本把大臣們都當奴才看,奴才怎麼能與主子平起平坐平呢?並肩而立都是不尊,就改為跪著了。所以無論是大臣上朝還是皇帝單獨召見都得跪著。皇帝體恤老臣偶爾會賜氈墊,否則就得跪在地上所以清朝為官,基本功就是下跪,得在家練跪功,要有長跪幾個小時的能力才行,很多大臣都是跪死的,據說劉墉他爹劉統勳就是其中一位。軍機大臣也是“跪受筆錄”,就是跪在地上把皇帝的命令記下來,以奉旨、上諭的形式寄出去。影視裡那種“奉天承運,皇帝詔日”的聖旨,得遇國之大事,一年發不了幾回。

二、早朝都做些什麼

大臣早上三四點鐘(半夜)就得從熱烘烘的被窩裡爬起來穿衣洗漱進宮上早朝,就是所謂的常朝議政,主要是各部門彙報一下工作總結(具體過程私下處理)、提出一些時政要聞和需要各部門共同參與的國家大事,然後再討論定奪、分配任務或任免職權等。說明一下,參與者有品級限制(注意,那些外事覲見之類多在朔望朝,常朝就是自家人議政),多在大殿舉行,明朝在偏殿,後又改為御門聽政(奉天門),清朝是乾清門聽政。

其實無論是皇帝還是大臣,早起、早朝都是很辛苦的,所以不早朝的唐玄宗李隆基、嘉靖會被批評懶政,勤於早朝的朱元璋和雍正等被誇勤勉。明清的御門聽政也一度由國門口的奉天門到家門口的乾清門(臆測皇帝也是想著能多睡會兒就多睡會兒吧,做臣子的多走幾步路也是應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