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妹中山大學碩士畢業,學的是數據分析,想進華為工作,請問有哪些途徑或建議?

一米陽光118


作為華為人,推薦三點:1.通過認識親朋好友,同事等通過華為內部網推薦;2.投簡歷到華為官網招聘信息,或者各大人才市場,特別提醒:面試一點會是在華為裡面,要經過群面這關!3.校招,不過中大跟華為進行校招合作好像很少,如果是華中,北郵,西電等985校招非常穩妥!歡迎有志向加入華為大家庭!



PhoenixQin


個人認為,你妹妹想進入華為公司工作,並不難,可以通過校招或者社招的方式入職其中。


首先,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並稱為廣東高校的雙雄,對於廣東的企事業單位來說,只要你是從這兩所大學畢業的,在廣東本地找工作,基本上不會太難。


而華為公司的總部在廣東深圳,所以,華為公司也十分青睞中大和華工的畢業生,因此,你妹妹有了中山大學這所名校的碩士文憑,想要進入華為公司工作,只要專業對口,基本上還是比較容易的。


其次,你妹妹所學的數據分析,正好是當下IT企業最需要的熱門專業,而且還是碩士畢業生,因此,從專業上來說,也是十分對口的,這也為她入職華為公司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至於求職的途徑,其實就是兩種,一是校園招聘,二是社會招聘。


每年,各大IT企業都會到各大院校去進行校招,特別是9月份以後的秋季校招已經開始了,你可以讓你妹妹關注華為公司的校招活動,及時報名參加相關的招聘,如無意外,應該可以順利獲得職位。


當然,華為公司也會在自己的官網以及各大招聘平臺發佈自己的招聘啟事,如果你妹妹已經畢業就業了,想跳槽到華為公司去工作,那不妨就通過社會招聘的方式去求職,只要她的能力出眾,應該能被順利錄取的。


最後,還是得說一點其他方面的信息:


華為公司薪酬待遇非常不錯,校招的起薪點基本上都是年薪30萬起步,但,華為公司的工作節奏非常快,工作壓力非常大,而且還可能經常出差,並且單位內部也有強制淘汰的制度,作為女孩子,是否能夠適應這種工作模式、工作壓力,需要自己有充分的準備。


如果她不怕吃苦,而且自身的能力也算不錯,那能夠入職華為,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謝謝。


雷哥說職場,經驗共分享!歡迎關注【雪天驚雷】,你我一起職場成長!


雪天驚雷


中山大學碩士畢業,已經是很高的起點了。南方的同學有些成績很好但是不想到北方讀書的,基本都會選擇中山大學、廈門大學這樣離家近,生活習慣不用改變太多的學校。

進華為工作有幾個途徑,應屆生可以走校招,非應屆生可以走社會招聘,其中社招也分為直接跟華為簽約的,和跟第三方簽約的。

華為每年都有校招,可以在網上查詢招聘計劃和流程。

學數據分析的碩士,在華為應該有很多機會,研發崗、銷售崗、業務支撐崗都可以。



華為校招有專門的網站,要上網站註冊簡歷投遞職位,簡歷篩選過了會安排面試時間。

研發崗可能會安排上機考試,個別崗位會有群面或者語言面試。

一定要儘早申請,負責校招的人現在正是最忙的時候,一個城市一個城市轉場招聘呢。要是錯過所在城市的面試場,可能就得考慮去其他城市面試了。



社招的職位常年都有,跟一般公司招聘沒有什麼太大不同。

如果有認識的人在華為,最好能走內部推薦。所有的公司都一樣,走內部推薦更靠譜一些,至少職位肯定是招人的。

不想有的招聘網站或者內部網站上掛出來的,有的是真招人,有的已經招到人了但是招聘信息沒撤下去。這點不管多大的公司都一樣,招聘信息不準確是通病。

其他需要注意的和一點額外補充。

簡歷一定要準備好,多看看面經,還是有用的。

另外提醒一下,別以為傳說中的華為壓力大是誇張的,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在華為上班,工資是高,但是也確實辛苦。

我一個朋友之前是在國企裡寫代碼的,後來收入太低忍不了就跳槽去了華為當銷售。二線城市壓力雖然沒有那麼大,可是仍然一個月只能休四天,手機24小時開機,半夜領導安排什麼任務爬起來就得做,辛苦是真辛苦。

最後祝應聘順利!

關注@職場綠皮書,用生動的故事和案例講述職場上的那些事兒,與你一起成長。


職場綠皮書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中山大學應該是國內的985、211高校,並且比學的這個專業也很好,想進入華為公司工作,那麼根據我多年的職場經驗,我覺得有兩種方式可以進入,一種是校招,另一種就是社招。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對於找工作而存在一種思維上的誤區,覺得大學畢業了之後才應該出來找工作,而這種找工作的方式在我們HR的眼裡看來:這種找工作的方式叫做社會招聘。

其實,一種內部招聘的方式,那就是校招。

其實,像國內985`211高校,每個大學每年都有許多優秀的企業來到學校進行招聘,而校招的最好結果那就是內籤,也就是說,在校招會上企業通過和對你的專業,對你的專業成績和對你的實習經歷進行考核,如果各項都符合他們的要求,那麼他們會直接把你內籤。

那麼,根據我的職業經驗和社會經驗,我覺得中山大學是一所以理工科主的高等院校,那麼並且根據她的專業這麼好,我覺得校招是最好不過的了,而校招的最好結果是直接讓華為公司內籤。其實,根據我的社會經驗瞭解,華為公司每年校招都在國內985高校,而校招的學校主要為電子科技大學類的。例如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瞭解的人都知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以理工科主要,以電子工程為核心的理工科高等院校。

那麼,對這所學校瞭解的人也知道,華為公司每年的大多數員工都是從像電子科技大學這一類的電子類專業的高校來進行校招的,也就是說,有些大學生在沒有畢業,他們就已經被華為公司內籤,而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如果一旦畢業他們的工作企業就是華為集團的某事業部或者說某地方公司。

所以說,相比起社招來,根據我的職業經驗,我覺得校招有以下幾點好處:

  • 一:不用自己太“折騰”,專業對口,直接畢業後就職;
  • 二:可以為自己以後的職業規劃提供更好的“騰飛平臺”;
  • 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人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一個人能夠站在對的平臺或者說更高的平臺,那麼我相信,她以後的職業發展是較快的。
  • 三,如果是企業直接內籤,那麼我們就不用在社會上“瞎折騰”,不用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而把這份時間騰出來用在工作上,並且深耕下去,我們一定會在這方面做出更大的成就或者說發展。

在下國華


首先向你妹妹表示祝賀,她進入985高校,學到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專業。可以比較樂觀地說,像這種熱門專業,市場需求很大,招聘單位很多,很多高精尖的高科技企業,都青睞於這種專業,也就是說這個專業是很有競爭力的。對於一個求職者來講,專業實用,學校好,是一個非常好的敲門磚。在她的職業生涯裡。將會有更多精彩等著她。

想進華為,有哪些途徑或者建議?我的觀點是,既然是數據分析專業,那麼,會講故事,會用數據說話,這是對一個人的專業能力最好的證明。作為一門研究生階段的應用性很強的專業研究生,在畢業時,應該有很多成型的作品拿出來。

原因很簡單,從作品中可以看得出一個人的勝任力,是否給你入門的機會?起薪標準是從工作經驗開始,給你實習生的檔位,還是列入搶手人才,高薪聘用?就看這些數據了。

好,接下來我就沿著這個思路,來給你回答。

首先,從熱門專業中縮小目標,找到自己的定位

俗話說得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當她在決定學這門專業的時候,就應該把這門專業和今後的就業系起來,做一個科學的職業規劃。應該知道,怎麼樣以後的職業打基礎,做儲備,做什麼樣的儲備?

我記得那個時候我所在的TOP2大學,大數據專業開設應該是在2015年的秋天,從各個院系抽調導師,大規模地在各個院系招募學生來學習大數據專業,包括了經管專業、新聞傳播專業,還有人文社科計算機專業等等,橫跨了文理工,幾乎所有專業都涵蓋了。就是說,大數據專業是一個跨學科的平臺型專業。

很多學生原本不是考這個專業進來的,看到有這個機會之後紛紛改選了自己的專業方向,遭遇學生跳槽,讓導師很頭疼,作為管理者,我不得不從中協調。顯然,在選專業時就出現了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之間的競爭。但是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大數據專業確實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覆蓋面非常廣的學科。

但是,專業覆蓋面不管有多廣,都需要聚焦、深扎。因為在畢業時,這些同學可能就是自己求職的競爭對手。所以,越是面臨多重選擇時,越要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這個領域中的落腳點是哪裡,結合自己的興趣或本科專業優勢開啟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不能盲目跟風。這個定位越早越好,減少時間成本。

第二,在校學習期間,準備一些質量上乘的實習作品

條條大路通羅馬,途徑一直都擺在那裡,但是怎樣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需要下一番功夫。不知道你妹妹現在到了什麼階段?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差臨門一腳了,還是有一些東西還沒有想清楚,或者專業儲備還不夠,缺少一定的實踐?

你妹妹在學校學習期間有沒有參與過案例分析,有沒有從大數據專業的角度,對社會經濟現象,來做一些數據分析的作品。這些作品,可以是獨立完成,也可以是跟其他同學,或者與導師一起合作完成。

這些作品有沒有公開發表?或者以論文的方式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刊物是什麼級別?有沒有以科普文的形式在一些頭部的媒體發表,文章有多少閱讀量,評論、轉發和收藏量?這些作品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需要有的,否則作為一個碩士研究生,是不合格的。

第三,站在第三方角度,對求職單位及其所在行業進行分析

如果她的求職目標很明確的話,她有沒有針對目標求職單位做一些數據收集和分析,能不能做出一篇漂亮的數據分析的作品來。通過數據分析,提出一些積極有效的建設性建議。設想一下,如果你是僱主,看到這樣一些作品的話,你也會非常高興的。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這不就是你一直在尋找的人才嗎?

她可以從第三方的角度來研究這個目標單位所在的這個行業及同行。將這些數據進行歸集、整理和分析後,看一看她的目標求職單位有哪些競爭力?是否隱藏著危機?這個也是未來僱主很想要看到的東西?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這樣的求職方式相當於躍過了實習階段,僱主可以通過她的作品來判斷,她是否是他們的理想人選,她的專業能力,能否達到他們要求的水平?她有沒有全局觀,有多寬的知識面?在他們這個行業,是生手還是熟手?如果是成手,到了幾成熟?這是跟未來僱主進行薪資談判的籌碼,影響到她未來工作崗位上的身價。

第四、站在招聘單位角度,對其產品進行分析

不妨像個職業人一樣,把自己想象自己這個公司的產品經理。比如,她可以分析一下手機用戶。青睞於蘋果的小米和華為的,都是哪些類型的用戶?這些不同品牌的手機有什麼功能吸引了這些用戶購買。這些用戶的年齡結構是什麼樣的?他們的職業,他們所在的城市級別,他們的性別以及他們平時的閱讀偏好、消費習慣等等。

經過這樣的分析,就可以把目標產品很清楚地進行定位,並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比如,什麼樣的客戶是產品的潛在用戶?這些潛在的用戶在哪裡?怎麼去吸引他們購買?怎麼樣讓這些用戶在影響他周圍的人進行消費?通過數據分析提出的建議,讓人感到做事很紮實。可信度更高。目標求職單位就會很喜歡,這樣的有心人。

第五、給數據或者你的求學經歷講一個好故事

條條大路通羅馬,招聘途徑除了社招、校招、內部招聘和外部招聘外,還有推薦。如果公司內部有校友推薦,是最好的捷徑,如果沒有,那就看自己了。

但是,不管怎樣,都要學會毛遂自薦。怎樣推介自己?一個是簡歷上的漂亮作品,另一個是求職信,看她是否能講出一個好故事。做這些作品時,曾經經歷過哪些曲折?要想從很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這是考驗她的能力的關鍵時刻。

總結

第一,選定這個專業,準備學這個專業的時候,就應該預見得到未來應該怎麼樣去使用這個專業。

第二,學習這個專業過程中,曾經做過哪些嘗試?跟當初設想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如果覺得不滿意,是否嘗試著調整過自己的研究方向。

第三,求職階段。這個時候,大概應該有了七八成的把握,通過你兩三年的碩士階段學習,和一些作品嚐試,你已經知道了,你在職場競爭中的分量。

讓你妹妹對標一下這3點,梳理一下自己目前處在哪一層?

如果還沒有按照預計目標實現她的計劃,就抓緊時間加速度地補上。現在的網絡這麼發達,快速的信息蒐集能力是必備的技能,做一篇數據分析作品還是比較容易的。

當她能夠在求職信中講出一個好故事,在簡歷後面附上數篇漂亮的數據分析作品時,很多好單位的大門都向她敞開了。不止是華為!

你覺得呢?

我是 ,美國CCE認證生涯規劃師,十餘年新銳企業,top2高校和國際教育領域經驗。分享職場乾貨,講述有溫度的職場人生,助你少走彎路!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格陵蘭原住民


可惜了,不是華中科技大的,華為只認華中科技大學的,連北大清華都不是華為的菜,若中大的,打工沒什麼,想站住想發展可能性很小。


Leert


不請自來。

中山大學是一所非常好的高校,數據分析也是當前熱門的專業,就業前景寬廣,只要專業技能過關,可以預見的是,校招期間肯定會有很多offer任其挑選,且待遇上乘。

題主所問能否進華為,我覺得校招時進華為應該是比較輕鬆的,不過也需要提前做好相應準備,如準備筆試面試的考題等。同時也建議校招期間找實驗室優秀的學長學姐進行內推,增加進去的可能性,正常大企業會很歡迎內推,畢竟優秀的人都是物以類聚的嘛。

另外,華為確實是不錯的就業方向,這個時候的華為對於國家科技發展至關重要。不過,對於個人來說,除了華為也有其他優秀的企業,做好萬全準備。如傳統的大廠bat,或者新興的ATM,甚至大疆等行業TOP1企業,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祝願題主妹妹能如願以償,拿到理想的offer。


羊咩咩咩咩咩先生


中山大學碩士只要成績過得去,應該問題不大。但要參加校招,社招現在只面對高端人才。


wwddhw


外行不懂才提這樣的問題,華為每年在中山大學有校招,直接參加校招最簡單,你妹妹沒有告訴你嗎?你妹妹不可能不知道啊!


笠道人


最簡單最省時途徑,直接打電話給任正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