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利万物而不争,没有忧愁烦恼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利万物而不争,没有忧愁烦恼

做人,就要做一个有智慧有品德的人,那么怎样算是有智慧有品德呢?就是像水一样的人。水的形象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里很重要。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润万物,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离开水都不能生存。人类最早的文明都发源于水边。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文明,非洲的尼罗河文明,我们的黄河和长江文明。水润泽万物却不求回报,“水善利万物”是不争的事实。

水“不争”体现在三点:一是水有边界不争。海有海岸,河有河堤,湖有湖畔;二是水有秩序不争。水流动的时候,前后相随,循序渐进,非常有秩序。三是水有牺牲精神不争。水流动的时候遇到坑坑洼洼,遇到阻碍,前面的水把坑坑洼洼填平,把阻碍冲开,后面的水才能滚滚向前,这就是前仆后继。

水的智慧和品德在《道德经》里一共讲了九条。


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利万物而不争,没有忧愁烦恼

01 居善地

水待在什么地方呢?低的脏的地方是水最愿意去的。水到了那个地方之后把污浊洗净,滋润万物。水去了那个地方就是在行善。做人也是一样,特别是一国之君,你就要能够“受国之垢,受国之不祥,处众人之所恶”。能够忍受全国的屈辱,能够承受全国的灾难,能够去到最脏最底层,做到这些才能做好一国之君;这样的人,党派,国家,才会受到人民的拥护。看看我们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为人民服务”,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利万物而不争,没有忧愁烦恼

02 心善渊

“心”在我们的文化里指胸怀、思维等。“心善渊”就是要视野宽,胸怀广,有格局。

毛泽东是大家都认可的一位视野宽,胸怀广,格局大的人。

抗战胜利之后,日本有一位学者专门来到中国研究中国人的战争理念和战争哲学。他就研究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1937年抗战爆发之后,在陕北召开的洛川会议上,毛泽东就开始讲持久战的思想。1938年《论持久战》这本书就面世了。毛泽东在战前就把战争的进程概括为六个字,“退却,相持,反攻”,而历史就是沿着这六个字发展的。可见毛泽东的视野和格局很大。

毛泽东对战争的整个过程做了设想。

一开始我国正处军阀混战,四分五裂的状态,而日本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军队装备精良,想把日本人挡在国外根本不可能,所以要“退却”,以退为进,保持有生力量。

日本入侵之后,我们拉长战线,逐渐持平双方力量。所以是“相持”,咬牙坚持。

最后是“反攻”,我国得到国际力量的援助,因为我们站在正义的一方,日本是侵略者,我们得到国际舆论的支持,同时,内部力量增强,最终取得胜利。毛泽东的胸怀和格局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一个人的格局和他所处的位置要匹配,有的人在很高的位置却没有大格局,胸怀很小。这样的话,这个位置就会害了他。就像一个杯子,格局就这么大,再多的水也装不进去。所以,做人要胸怀广,有大格局。


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利万物而不争,没有忧愁烦恼

03 与善仁

“与”就是给予。我们在给予别人好处的时候,也要仁爱,也要注意自己的态度。

水,不管谁喝,喝的时候态度都是一样的;脸多脏,到水边洗的时候都是一视同仁。做人也要如此。

陶渊明和苏东坡是被公认的中国文化的最高典范。不是因为他们的作品而是因为他们伟大的人品,人格。

陶渊明做官的时候,家里小孩没有人照顾,请了仆人照顾孩子。他写字条告诉儿子“此亦人子也,亦善遇之。”仆人也是人家的儿子,不要指手画脚,要好好待他。

苏东坡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苏东坡认为和玉皇大帝在一起,不觉得自己卑微;和农夫乞丐在一起也不觉得自己高贵。陶渊明和苏东坡就是像水一样的人,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有平等的人格。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一家兄弟姐妹几个人,有一个人升官发财了,就帮助剩下的兄弟姐妹找工作,买房子。最后这几个人都和升官发财的这个人反目成仇。为什么?因为升官发财的这个人认为我帮助了你们,你们要时时刻刻记着我的好。时间长了,这个人不把其他人兄弟姐妹当亲人,帮助了他们就趾高气昂,对他们态度恶劣,把他们当奴隶看待。与善仁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对别人有大恩大德,也得注意自己的态度,要仁爱。


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利万物而不争,没有忧愁烦恼

04 言善信

言善信跟水有什么关系呢?中国人喜欢拿潮水作为讲信用的代表。钱塘江的潮水,每年那几天就来了。“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是中国女性对男性不讲信用的吐槽。

人们都知道信用的重要,但是有些人做事的时候就忘了。有些人很热情,别人求他什么事,他都答应,但是最后做不到,时间长了就成了没有信用的人。“轻诺,必寡信,”太容易许诺,就会成为失去信用的人。我们中国汉字里说话的“说”,言字旁加一个兑,什么意思?能兑现的话再去说,不能兑现的话就不要说。所以,做人要像潮水一样,言善信。


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利万物而不争,没有忧愁烦恼

05 正善治

政治跟水也有关系吗?人们对好的政府的期许是什么样的?“政清如水”。水有什么好?一是因为水代表着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二是因为水代表着激浊扬清,把污浊洗去变得清廉。人民当然希望政治清廉。

我们国家强调依法治国,法和治都是三点水。法:三点水代表法律要公平公正,旁边的“去”,代表去除邪恶。治:是三点水,是水治,不是制,不用刀制。由此可见,治理国家的智慧也要像水一样。


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利万物而不争,没有忧愁烦恼

06 事善能

人要像水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本事。人要做事,就要有本事,要想有本事就要学习,所以这里强调人要不断学习。人不像自然界的其它动物,出生没多久就会跑,就会寻找食物。人出生后还得被照顾,一两年之后才学会走,逐渐才学会跑。所以,人要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才干能力。“才如箭簇,学如弓弩”,才华就像箭头,不断学习,才能发挥作用。

我们说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值”,人站直了才有价值。没有本事,总是卑躬屈膝去求人,活得卑微。所以有句教育孩子的话很有道理“不是我督促你们学习,是为了让你们以后活得不那么卑微。”


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利万物而不争,没有忧愁烦恼

07 动善时

水,懂得寻找时机,该动的时候动,该静的时候静,过不去的地方绕过去。做人要有水的智慧。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螺旋上升,波浪前进,一味追求直线,必然失败。处理问题的时候用曲线的方法,迂回的方式,委婉的方式,不是更好吗?曲成万物,就是这个道理。

雨水是自然现象,它就很会掌握时机。春天的时候,种子刚发芽,禾苗刚出土,春雨就来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而不是一场大雨,大雨就冲坏了禾苗。


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利万物而不争,没有忧愁烦恼

08 善清

人要像水一样,学会善清,学会静下来。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怎样才能让污浊停止,变得清澈?静下来,它就变得清澈了。一杯浑浊的水,你老摇晃不行,你得放着不动,慢慢沉淀,就清澈了。做人也是,要有定力,要会沉淀。宁静才能致远。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会静之徐清。静下来才能增长智慧,读书就是一个好方法,不仅能让我们安静,还能获得智慧。


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利万物而不争,没有忧愁烦恼

09 善胜

水是柔弱的,老子是想让人们像水一样变得柔弱吗?当然不是。

天下莫柔弱于水”,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随方就圆,这是它的外表。

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攻克坚强的东西却没有能胜过它的,这是水的本质。所以,老子让人们学会示弱,而不是真的成为弱者。

人要不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石头坚硬,水柔弱,却能水滴石穿。金属坚硬,水刀却能切割金属。

这就是“柔弱胜刚强”,一种善于胜利的方式和手段。人,示弱善胜。

把道家的这种思想概括的最全面的就是游击战争的十六字令:

敌进我退”,打不过敌人就跑,蓄积力量。打得过敌人,也跑,诱敌深入,一网打尽;“

敌驻我扰”;“疲我敌打”;“敌退我追”。

表面柔弱而内部蕴含无穷的力量,抓住时机,以柔克刚。


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利万物而不争,没有忧愁烦恼

上善若水”在我们的文化里占据的地位非常高,做人要做上善若水的人。老子用水的形象给大家讲做人的道理,人每天离不开水,看到水就想到做人。概括为九个词,善地,善渊,善仁,善信,善治,善能,善时,善清,善胜。话不多说,让大家自己领悟。大道至简,智慧无穷。



我是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