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李逵這種濫殺無辜之輩,時遷這種偷雞摸狗之流,真能稱作是好漢嗎?

某白閒侃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梁山上最壞的其實就是李逵。

因為梁山的好漢殺人多是有一定目的性,多是為了報仇,有的則是搶劫,至少也是為了立威。

然而,李逵就是為了殺人而殺人。

這是一個反社會、反人性、反人類的殺人狂魔,在哪個朝代、哪個國家都是人渣。

大家注意,李逵殺人根本不分對象。

在江州劫法場時,別的好漢去殺散兵丁,李逵卻追著圍觀的老百姓亂殺,不分男女老幼都殺。

當時宋江已經救下,官兵逃跑了,群眾也嚇得撒丫子亂跑,對李逵不構成任何威脅了。

然而,李逵認為追上去濫殺老百姓。

這說明,李逵就是嗜血狂魔,以殺人為樂趣。

扈三娘一家明明以後投降了,宋江也同意受降,李逵仍然殺了扈家全家老幼。

再說,李逵和燕青路過一個村莊,當地太公說自己女兒撞邪,請偽裝成道士的李逵幫忙處理。

結果李逵藉機騙吃騙喝,隨後發現原來這個女孩是裝神弄鬼通姦。

未婚女孩通姦也不是什麼大罪,然而李逵卻將兩名青年男女砍死。

殺完人以後還用斧頭亂砍,將屍體砍成碎片。

更誇張的是,殺死人家女兒還碎屍後,李逵竟然要強迫太公感謝他,請他喝酒吃肉。

這多麼喪心病狂。

再說,李逵曾經砍死只有8歲的小男孩小衙內。他威脅殺死公孫勝年邁的老母親。

如果公孫勝不出來制止,恐怕這個老太婆也被他殺了。

老幼婦孺,根本不放過,想殺就殺。


李逵不但殺人還吃人。

黃文炳被他活著碎割吃掉,李鬼被他殺死後身上的肉也成為他的美食。

看看這人多可怕。

李逵如果生活在今天,就應該是那種連續變態殺人狂。


薩沙


就事論事,放眼整個水泊梁山都沒幾個真正意義上的英雄好漢。但是這裡所說“英雄好漢”的界定又是什麼呢?倘若是義薄雲天、以匡扶正義為己任、一生從未有過汙點,那麼別說水泊梁山,從人類誕生之初直到現在都幾乎不可能有一人。但如果只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類“小事”的話,那麼李逵與時遷說不定還真的做過。

按照古代的倫理綱常來講,梁山好漢就是一群反賊,古人講究:天地君親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縱使統治者昏庸無能,你也只能聽之任之,如果使用武力方式來抗議,那就是犯上作亂,即便當世無人制你,後世史官也要來上幾筆的,所謂:孔子做“春秋”,亂臣賊子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換個角度,梁山好漢所作所為也不無道理,其時宋朝的統治已經烏煙瘴氣,說民不聊生也不為過。以林沖為例,僅僅因為老婆長得漂亮,就招來無妄之災,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伸冤無路,報仇無門。體制內的林沖尚且如此,普通人可想而知。

再說李逵與時遷,李逵僅僅在“上梁山”的起點就充分展現了一個普通人心目中的“好漢”的形象,他為解救將要上法場的宋江與戴宗而大鬧法場,無奈之下,落草為寇上了梁山,這一點很符合世人對英雄的看法了:對抗強權,為了兄弟情義兩肋插刀!放在一般的評書中足夠成為書膽了。

但是李逵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好漢,甚至都不算一個好人。

李逵一生殺人無算,且殺起人來好壞不分,在劫法場之時他就緊靠板斧一雙屠殺五百多人,要知道這其中大多隻是無辜的路人,先不說這個數字有無誇張成分,但濫殺無辜這頂帽子李逵戴的不算冤枉;在三打祝家莊的時候,李逵又失去控制,將已經投降的扈太公一家誅戮殆盡;為了賺朱仝上山,又斬首了滄州知府四歲的小衙內。其手段之殘忍,殺戮之無度,看的讀者毛骨悚然,更別說還有什麼吃人肉,間接害死自己的孃親等等。

換個角度,如果把這些事情放在陸謙身上,死八次大家都不嫌多,但李逵做的,就理所當然?

雖說施耐庵將其定義為“天殺星”,甩鍋給上天,但就這滔天的殺意,無論來自何處,都算不上好漢。

比起李逵,時遷的實力就差多了,他能上梁山,靠的全是那些偷雞摸狗、扒門撬鎖等不入流的小把戲,單憑這點能耐,真夠不上好漢。況且時遷一出現,就大大糗了一把。

話說當時時遷在翠屏山剛刨完墳,就碰見了救命恩人楊雄,之後又遇見了手刃淫婦潘巧雲的石秀,三人決定一同投奔梁山。是夜,時遷忍不住想向楊雄石秀二人顯擺一番,於是將客棧唯一一隻報曉的雄雞宰了吃了,結果失手被朱家莊俘虜。這才有了楊雄石秀前去梁山報信,梁山好漢三打祝家莊。事了之後時遷才如願加入了梁山。

但是在上了梁山之後,時遷的手段得到了充分發揮,比如盜取燕翎甲、大破大名府等。在梁山中人看來時遷絕對是重情義的好漢子,畢竟這個團隊需要有這麼個人。

除了他倆,梁山上能稱為好漢的也寥寥無幾,比如“智多星”吳用,一肚子壞主意,為了騙盧俊義上山,無所不用其極;“雙槍將”董平,連老丈人都不放過;周通王英,色膽包天,比之迫害林沖的高壓內不逞多讓;戴宗、施恩等更是黑惡勢力之流;孔明孔亮只因為鄰里糾紛,就殺人落草,那些被殺的人何處伸冤?

就是“呼保義”宋公明,也不過是個欺世盜名的偽君子,打著結交朋友的名義,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為了討好兄弟,先是將扈三娘認作妹子,後以禮法的名義強迫她嫁給“矮腳虎”。

這樣的一群人,能被稱之為好漢嗎?日慕鄉關並不這麼認為。那麼為什麼千百年來,他們的事蹟被反覆吟唱,成為不朽的經典呢?

其原因在於:他們不安於現狀,敢於反抗。

就像“好漢歌”中唱到的那樣: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

按照儒家正統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家各歸其位,君有過錯,下臣必須直諫過失,所謂“文死諫,武死戰”,實在不行,要主動給君王背鍋,總之,皇帝是不能錯的,皇帝失儀,那就是禮崩樂壞,那就要天下大亂。

而上梁山的這些傢伙,恰恰不願意屈從於這種邏輯,他們以自己的真實需求為導向,以強大的武力做依靠,打家劫舍、對抗官府,將所謂的禮義廉恥踩在腳下,儼然是一群不受禮法約束的暴民。

百姓喜歡他們,不是因為他們的殘忍暴虐,而是他們無法無天的勇氣。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大多數人不敢想的事情他們卻敢去幹,大多數人逆來順受、勞作至死,他們卻快意恩仇、躍馬揚鞭,如何不是好漢。

在這裡,好漢的含義被完全顛覆,不再是忠君愛國的大格局,而是“去他媽的,我自己過得好就可以”的狹隘個人主義,在大多數人感覺被家國情懷欺騙以後,極度的利己,就成了特立獨行的勇氣,有勇氣反抗的人,就是好漢。

如果這般定義,他們的確可以稱之為好漢!

當然,這種大無畏的勇氣只堅持了一陣子,就被宋江的招安政策給毀了,一群人拋棄替天行道的大旗,重新回到了忠君愛國的圈內,變成了傳統禮法的打手,其下場也是可想而知的。

生於叛逆,死於順從。

這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



日慕鄉關


當然不是。


時遷是慣偷,小說裡說他以偷盜為業,而且業務很齊全,還盜墓,擅長飛簷走壁,說得好聽點叫飛賊,說的不好聽那就是小偷。


李逵就更別提了,整個一個嗜殺成性的反社會分子,梁山好漢手上基本上都有幾筆血債,但李逵尤其多,而且他殺起人來是毫無心理障礙的,連孩童都殺(李逵按照吳用的計策,殺了滄州知府之子小衙內,對方還是個小孩,李逵此舉滅絕人性),加上性格跋扈莽撞,極愛惹事生非,處理問題的唯一方式就是殺戮,毫無頭腦與正義可言,是宋江最忠實的走狗。


但不得不承認,這倆對於宋江來說,確實好用。


時遷之於宋江,有點雞鳴狗盜之徒至於孟嘗君的意味,很多其他好漢們不屑於做或不擅長做的事,讓他做剛好,且往往能另闢蹊徑,出奇制勝。


比如雙鞭呼延灼率領連環甲馬陣征討梁山時,就是依靠時遷盜走了金槍將徐寧的家傳之寶雁翎圈金甲才計誘他上山,利用徐寧傳授的鉤鐮槍法,梁山才大破了甲馬陣。


梁山接受朝廷招安後,東征西討,多次派時遷潛入敵人後方縱火引發騷亂,再裡應外合夾擊對手,徵遼國、徵田虎以及方臘時,時遷都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是梁山比較另類的技術性人才。


不過呢,時遷比較憋屈的是,他的排位很低,倒數第二,在對他的個人價值上,宋江所持的觀點和晁蓋一致,那就是心裡多少還是瞧不上。但用他還是用,場面上也拿他當兄弟,可要是把他的位子提前了,其他那些心高氣傲的漢子們指不定會鬧出什麼動靜來。這種事,宋江肯定不會做,只能任由時遷排位跟貢獻不成正比了。


而李逵儘管武藝上絕對不是梁山的一線陣營,但勝在心狠,那真是嗜殺成性,瘋狂到一定程度,而這樣心黑手狠的主,偏偏只服宋江,這真是最完美的打手兼小弟了,宋江當然笑納,從此自己身邊多了個配合自己唱戲的主,狠話缺心眼的話都由他來說,再由宋哥哥出面做和事老,皆大歡喜,還把目的給達成了。


除了李逵本人,大家估計都看明白了,這就是個托兒。而從李逵最後被宋江用毒酒藥死,陪自己一起赴黃泉的事上可以看出,宋江的心裡,其實是已經把李逵完全視作自己的附庸了,他的榮辱乃至生死都由宋江掌握,這個馬仔的純度真是高到可以。


書至此,我們只能說李逵和時遷是有用的狠人,但為什麼他們會被並稱水滸108條好漢呢?


第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總是強大的。


第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二人之所以能稱為好漢,是因為他們同是梁山108好漢的成員,而這個組織的名頭,是首領宋江精心策劃所打出來的,背後蘊藏著宋江一路以來孜孜不倦,想要率領梁山眾人重返體制內進而洗白,從講求江湖草莽義氣這樣狹隘的個人英雄主義轉而尋求追求家國大義這樣更為宏觀大氣也更具分量的個人價值實現途徑,從而在實現個人抱負的同時給兄弟們爭取更為安全與良好的生存環境。


可謂是好大的一盤棋啊。


應該說,宋江此舉是用心良苦,背後當然有他個人的野心以及不甘所致,他和一般的山寨頭領不同,混過官場(儘管是不入流的小吏),也讀書識字,愛舞槍弄棒,眼界要開闊許多,既熟諳各類明暗規則,黑白兩道都混得開,又懷有文人的志向與傲氣,他對梁山是經歷了一段從排斥到接受的心理轉變過程的,也就是說,內心裡他也沒有把自己視為草莽漢子,和晁蓋這種高純度的綠林好漢是不同的。



所以,招安是他最優的選擇,畢竟宋江在內心中從來都不是徹底接受並擁抱梁山的,梁山只是他賴以實現自我價值和個人抱負的平臺,而既然不是純粹的寨主,他的心底依然抱有平步青雲的渴望,只不過梁山給了他更加自由更加非主流的晉身方式。


何況,客觀地說,梁山也不可能割據自立,先不先,梁山好漢中朝廷的降將派就是一股重要力量,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急先鋒索超、霹靂火秦明、雙槍將董平、沒羽箭張清等,哪個不是身居天罡星且位置顯要,宋江這樣優質的資源慷慨地許給這幫人,實際上就是要提高他們的位置。相應的,宋江哪天要是造反了這幫人的立場就很微妙,沒準外面沒怎麼打裡面就自己打起來了。


應該說,宋江打出的“替天行道”旗號,儘管在立場上還是不夠堅決的反大臣不反皇帝,但至少很對這幫人的胃口,雙方達成了一種同盟關係。


加上梁山自身的軍事力量,根本不足以抗衡朝廷,真要太過扎眼了,朝廷下血本平定他們,梁山一定完蛋。宋江這種理性派,不可能沒預見到這種風險。


但不管怎樣吧,宋江的洗白之舉,梁山的南征北戰,儘管性質上同是起義軍或暴力集團的互相火併,但至少在朝廷的立場上看,是忠臣之舉,相應的,這幫多少都有點案底或黑料的人,也就鍍金成功,被統稱為了好漢。


當然,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梁山好漢之所以被稱為好漢,還是貴在一種本真的俠義精神,比如魯智深,他是我認為108好漢中最配得上“好漢”二字的人,其他好漢也多少有些俠義之舉,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真要細究起來,好漢的素質也良莠不齊,惡霸居多,在加上充斥著暴力血腥的水滸江湖,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光環進行加持了。


大蔥侃侃侃


提這樣的問題,忽略了或者說有意迴避了當下的一個“”敏感”話題。

或許很多人年輕吧,沒有讀過馬克思的書,甚至也沒讀過毛澤東的書。人生下來就趕上並加入了批馬克思,否毛澤東的“洪流”。

回答這類問題,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離不開毛澤東思想的階級分析。否則就自然而然地墮入歷史虛無主義的泥潭。

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不能脫離這個人這個事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歷史環境和當時許許多多的其他因素。

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如何界定好與壞,是與非,先進與落後,精英與流氓?佛家有句名言,“萬法由心想生”。就是我們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者和歷史唯物主義者所說的,站位不同,立場不同,得出的結論絕不相同。

李逵,時遷對宋朝皇帝,對高俅,童貫,西門慶,蔣門神,潘金蓮們來說,就是該殺的地痞流氓。可是這些偷雞摸狗者,對窮苦大眾,不僅秋毫無犯,而且還殺富濟貧呢!毛澤東當年在湖南搞農民運動,不也被稱為“痞子運動”麼?

有一股勢力,不僅詛咒李逵,時遷。連岳飛都否定。說岳飛不該保衛宋朝。岳飛“精忠報國”是“愚忠”。

否定義和團。說他們愚昧。說他們不屬於愛國運動。由此又去否定抗美援朝,等等,等等。

這些都是沒有考慮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歷史環境。沒有以階級分析的方法和歷史唯物主義人生觀去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手機用戶52364511542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宋朝或者說水滸傳成書的明朝,好漢的概念和今天不一樣。

先看現代漢語好漢的概念:

指好打抱不平的仗義之士。

指男兒大丈夫,勇敢有為的仗義男子。

那麼水滸傳裡的好漢呢?其實應該指的是孔武有力能打的強壯漢子。這是一箇中性詞,可以說自己人,也可以說敵人。比如有人假扮宋江那一回,宋江命李逵去抓捕:“那人是兩條好漢,你只一人如何並得他過?再叫燕青與你同去。”

所以顯然是好漢的概念發生了改變


文明愛國請勿犬吠


任何人都不會認為自己是壞人的,更不會說自己是壞人,土匪強盜自稱是好漢,被他們欺壓的百姓敢不一叫他好漢嗎?久而久之,好漢也就成了對土匪強盜的稱呼。

《水滸傳》中殺人吃人的除了李逵外,矮腳虎王英抓住宋江時,也曾經要用宋江的心肝下酒。

李逵,濫殺無辜,還吃人肉,根本就不是人,簡直是一個惡魔。時遷偷雞摸狗,是一個盜竊犯,為什麼李逵,時遷也稱為好漢?因為在古代,好漢並不是專指好人,而是指敢做敢為,膽大妄為之人。

在古代,好漢是人們對強盜、打家劫舍的土匪等強人的稱呼。好漢不是英雄,它們之間有本質區別。

讀《水滸傳》就會發現,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真正的好人並不多,大多數是殺人放火的土匪強盜,比如李逵,殺人如麻,比如救宋江劫法場時,不論官兵還是百姓,見人就殺,兩把板斧亂砍一氣,並且吃人肉,比如殺死李鬼後,割下李鬼腿上的肉烤熟了吃,摔死小衙內。還有孫二孃,更是殘無人道,賣人肉包子。這種人怎麼能稱之為好漢?

現代人認為好漢即是英雄,英雄即是好漢,這只是現代人的的釋,在古代,英雄和好漢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從稱呼上就可以看出來,好漢論條,英雄沒有論條的,叫“一名”英雄。

本來,梁山一百單八將就是洪太尉從伏魔殿裡的伏魔井中放出來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是被大唐國師鎮壓在井中的魔鬼,目的為了防止他們危害人間。

只不過到了現代,英雄與好漢混稱,但是仍有區別,稱英雄可以稱為英雄好漢,但沒有稱英雄為好漢的。


南極冰火


小說中的人物一般都是虛構的,不用考究真假,善惡只是一念之間所為。


笑紅塵7980


梁山上要說好漢,也就魯智深勉強算一個,因為幫助與自己毫無關係的弱者而失手殺人,其他人就算了吧!


歷史其實很可笑


就拿林沖來說,真正的好人,但是無權殺人,其他人就不用說了,放到現在都是死刑犯,什麼是英雄好漢?哪有什麼標準


左邉de噯187431052


以前有種說法,如果水滸傳以李逵來開篇,這部小說一定都會被大家所不齒,所厭恨的。因為李逵就不是一個英雄好漢,而只是一個毫無頭腦的濫殺無辜之惡人也。

李逵 的存在,真的是拉低了水滸傳各位英雄的地位和檔次,就是一個殺人狂魔,大部分的英雄好漢,一般是盜亦有盜,孩子老人不殺,這是起碼的自律。

而李逵呢,他才不管殺誰呢,想殺就殺,完全是一種發洩性的殺人,毫無道理和理由,就是你碰上你倒黴!

李逵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是殺人最多的,死在李逵手下的人可以說是不計其數,同樣是殺人,在李逵看來卻像是吃飯一樣簡單,很多時候李逵在殺人之前,都會嘮叨一句,好長時間沒殺人了,手癢的厲害,在李逵的心裡也許這就是理由,而且還理所當然。聽聽,這是人說的話嗎!

第五名痛殺江州的無辜百姓!

李逵在江州劫法場營救宋江與戴宗的活動中,大肆濫殺無辜!李逵揮舞著兩把板斧,一味地砍殺,哪管官軍百姓,只顧砍人就是了,頓時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被他砍殺的,不計其數。晁蓋曾指責他“不幹百姓事,休要傷及無辜”,他仍舊一斧一個,排著對砍殺了過去,這一戰李逵“第一個發力,殺人最多”,很多人無辜的貧民百姓成了李逵的斧下冤魂。從這件事中就看出,李逵是個殺人狂魔!沒有理由地就開殺,而且殺紅了眼,壓根不聽別人勸告。

第四名無故殺山上獵戶。

後來李逵回家接老孃上梁山,後來李逵便開始了報復殺人,“先搠死曹太公,並李鬼的老婆也一起殺了。此時的獵戶也成了李逵屠殺的對象。這場糾紛裡又有十幾人被李逵冤殺。

第三名隨意殺狄家小姐和情人。

李逵聽說狄太公家裡“鬧鬼”之後,他二話不說幫人家“捉鬼”,李逵踢門闖了進去,揮起板斧將這對鴛鴦砍死了。

第二名扈家莊扈太公全家,李逵對於已經繳械投降的扈家莊大開殺戒,“直接打到扈家莊裡,把扈太公滿門老幼,盡數殺了,沒留下一個活口”幾乎滅了扈三娘全家,這場廝殺更是沒有一點道理,扈三娘一家也只能排第二 。

第一名無故殺掉四歲小孩子。李逵則抱走小衙內,對小衙內用了蒙汗藥,然後尋一個僻靜無人之處,一板斧把孩子的頭劈成兩半。一個天真可愛的四歲孩子,就這樣殘忍地被李逵殺害。

這不就是一個赤裸裸的殺人狂魔嗎?他還稱為好漢,簡直是匪夷所思啊!就是一個壞到了極點的惡魔!他就是一個人渣,其實是梁山,也不應該把他羅列其中的,所以,對他而言,他的存在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