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哪些老話至今還很受用?

伊人間


農民有其另類的智慧,用他們特殊的文化來教育後代。農村老人的嘴裡經常冒出的話語,乍聽之下沒什麼,細品之後很有學問,堪稱是經典。最重要的是,這些話也是一樣適用於當今社會的。

升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農村老輩人常說,一個人飢寒交迫的時候,給他一碗米,他會感恩不盡。如果繼續給他米,他反倒覺得你有堆滿倉的米,卻只給他這麼幾鬥,他還要對你感恩戴德,這時麻煩就來了,你一旦停止給他,他就會怨恨你。

1、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

這句話相信很多農村朋友們都聽說過吧,就是說即便家裡養了很多的牲畜,在沒有變成現金的時候,都不能算是錢,萬一一場瘟疫或者是價格暴跌,不就都落空了。

2、再窮不賣看門狗,再富不宰耕地牛

意思就是說,狗對主人是很忠心的,再窮也不能把看家的狗賣了,如果做出這樣的事情是會讓人看不起的;再有錢也不能殺了耕地的牛,牛耕地那麼辛苦,不能這麼沒良心,這樣的人是沒有人情味的,千萬不可輕信。

3、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這句話也很好理解,就是說有錢的話,就是住的再遠,親戚們都巴不得要去多和你走動,要是窮人家,就是每天路過的地方都沒有人想和你來往,這真是一句很扎心的話,有錢沒錢都不應該改變親情。

4、十分聰明用七分,剩下三分傳子孫

小編覺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做人不要太聰明,斤斤計較不吃虧差不多就就行了,如果太過於計較算計的聰明人,子孫後代可能就不一定有你這麼強了。

5、不冷帶衣裳,不餓帶乾糧

就是說出門在外,就是走的時候不冷也帶一件衣服以防萬一天氣變冷,就是不餓,出門也備一些乾糧,等到俄了好歹也有口吃的。

6、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

這句話是說任何有錢人或者窮人都不可能超過三代人延續這樣的命運,現在的人,甭說三代了,就怕一代都堅持不了。尤其是有錢人,很多有錢人家的孩子都覺得錢花不完,使勁造,還沒到下一代就差不多敗光了。

7、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

就是說寺廟的塑像威嚴,一個人進去會有點害怕,兩個人看井下,萬一有一個人心懷鬼胎把另一個人推下去,可是沒人知道沒人救啊,三人不抱樹指的是三個人都枹樹,是來自三個不同的方向的力,力可能會施加到一個人或者其他兩人身上,怕容易出事。

8、一母可養七兒,七兒難養一母

這句話小編聽了就覺得很難受,就是說不論日子再苦再難,做母親的都要拉扯七個孩子長大,七個兒子的力量足夠大吧,這麼多孩子卻都不願意養活老母親,互相推辭,一個看一個,孩子越多,可能越不孝順父母了。

9、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

這句話可是經常聽到,如果遇上急事需要用錢可以借錢給他,如果是一個每天無所事事不努力的窮人,就不能借給這樣的人,對於笨一些的人可以幫助他,對於那些有能力卻又懶惰的人不能管他。

10、生個兒子好聽,生個女兒命好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女兒了,因為養兒養老這句話在很多時候不合適了,女兒有時候比兒子可是孝順多了。


農村胖哥們


太多了一上午也說不完。


2173731028


首先呢,老話之所以被稱之為老話,時因為從古至今都比較實用的,無論是實用價值還是精神食糧亦或者經驗之談,至今仍然被人們所認可而且具備一些科學道理的,而且看情況沿用老話。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舉幾個例子:

1:人們常說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個大家都能理解,也都認可,老人之所以被稱之為家中一老,如有一寶,老人的經驗閱歷遠不是年輕人和中年人可以比的,我聽過一則小故事:

從前有一個王國,哪裡實行一種制度,就是老人過了60歲以後必須要殺死,從而保證國家的青年勞力和兵強馬壯。

有一次鄰國進貢兩條巨蟒,鄰國使者提出一個問題,說“這兩條巨蟒是一公一母輕微那個是公蟒,那個是母蟒”,國王答不出來,便推脫說鄰國使者路途遙遠,現在宮中休息一晚明日在告訴他。當晚皇城之中雞飛狗跳,到處是皇榜,上面只有一道聖旨,誰能分出兩條巨蟒哪個是公母,便賞黃金萬兩,或者向國王提一個要求。

在城西有這麼一戶貧困人家,家裡男人是打鐵的,女人只是幫一些府中做一些針線活,日子過得很是清貧,以為他們家的老人一直藏在地窖裡,只有傍晚、晚上才能出來透透氣。男子一直不敢把父親的消息洩露出去,這是砍頭的大罪,打鐵的晚上回家吃飯的時候隨口說了這麼一句,他父親說找一個紗網,把兩條巨蟒放進去,在紗網裡盤著的是母蟒,往外爬的是公蟒。第二天男子去接皇榜,說能分辨出巨蟒的公母,國王召見了他,他把父親的話重複了一遍,國王立刻找來紗網,分辨出了那個是公蟒那個是母蟒,隨即鄰國使者無言便回國了,而後國王問他可以要黃金也可以向他提一個要求,男子說這是我父親告訴我的,我想提的要求就是能不能廢除老人到60歲必須處死的制度。國王聽後沉思片刻便同意了鐵匠的要求。這就是“家中一老如有一寶”的一則小故事。

2,隨後就是經驗的老話“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這句話說的是關於天氣的,因為螞蟻和蛇都是穴居動物,然後對氣候和溫度比較敏感,螞蟻搬家是吧洞穴搬到高處,不會說因為下雨而把洞穴淹了。蛇同樣也是如此。

3.作為現在胖子們經常勸自己開朗的一句話就是“能吃是福”。

作為一個小胖墩兒,我對這句話的認可度是比較高的,能吃代表身體健康,腸胃好,你吃的多但是也要運動,不然就成脂肪了,古時候人們交通,技藝什麼的不是很發達,大部分都是靠人力,而且能吃是福,為什麼是福呢,以為有些地方有些人現在都吃不飽飯,穿不暖,能吃,說明有吃的,不是福氣是什麼。

4.還有一些: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五指伸出有長短,樹木琳琅有高低。不爭饅頭爭口氣,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萬里兒不愁。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農村老話又被稱之為俗語,至今仍然被採用被借鑑的古老智慧,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的提高,做人的基本素養和品質要齊全,古人的智慧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事物,所以不要被矇蔽,做事對的起良心,做人對的起自己。有時候老話俗語會衝突,但是要對當時的情況,不能套用或者濫用。

比如說:老話說光陰似箭,可老話又說度日如年。
比如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可老話又說有仇不報非君子。
魯迅說:這句話我沒說過,不過確實在理。

謝謝採納,這只是本人的一些己見,如有錯誤,還望廣大網友批評指正!


子知魚之樂


在農村,人們從生活或生產中總結出許多至理名言,一直流傳至今。其中有些老話放到今天依舊適用,不可不信!

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

因為貧窮便把看家狗賣了會被村裡人看扁,對忠心耿耿的狗尚且這樣,為人處事肯定不可信;因為富有了便把耕地牛賣了這是忘本的表現,這類人不注重感情、不懂得感恩以及不為以後著想,也忘了做人之初心,切不可深交!




意志念


農村老話,一聽就明白。

比如:娶個老婆叼屁股一一該絕。[流淚][流淚][流淚]


國豪村人1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用戶5013830917827


棍棒下出孝子


陽光v果業


印象最深就是我外婆跟我說過的: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每當我抬頭看天,看到晚霞就知道明天是個好天兒,看到朝霞就知道要防備變天了,真的很準。


贛南臍橙小boss


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歷史。而在工業革命之前,基本上都是以農為主,以農為生。因此,有好多老話都是農夫通過反覆實踐,反覆驗證而總結出來的。既現實又含有哲理。

下面自已知道的說幾句: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若要知道,打個顛倒。

飯沒鹽了和水一樣,人沒錢了和鬼一樣。

月牙立掛掛,天爺下雨啦。

日頭掉在雲眼裡,雨不在今天就在明天裡(裡為方言)

……

再說伏儀的八卦,也是同樣在反覆觀察,反覆驗證,反覆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坡泊215


  1. 最受用的是:犯病的不吃,犯法的不幹!現在不受用的:

金買賣,銀買賣,不如在家翻土塊。


  1. 養豬圖攢糞,掙錢是枉然。
  2. 趕集沒有錢,不如在家玩。
  3. 兄弟一心其利斷金。

很多不雅的不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