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擒殺關羽後,為何立馬病逝,背後是否有陰謀?原因很簡單

呂蒙擒殺關羽後,為何立馬病逝,背後是否有陰謀?原因很簡單


呂蒙擒殺關羽後,為何立馬病逝,背後是否有陰謀?原因很簡單

《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中,東吳名將呂蒙白衣渡江,擒殺關羽,奪下了荊州。當東吳眾人正在慶功之時,呂蒙“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急救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令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咪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列。”

呂蒙擒殺關羽後,為何立馬病逝,背後是否有陰謀?原因很簡單

也就是說,《三國演義》中,呂蒙以奸圖害死關羽,關羽死後便能過顯靈的方式,取起了呂蒙的性命,為自己報了仇。當然了,如今是一個科學的社會,研讀歷史的人,對這樣的說法,是嗤之以鼻的,但是據《三國志》等史料記載,呂蒙的確在關羽被殺後不久,但丟了性命,終年不過四十二歲。那麼,在真實歷史上,呂蒙為什麼在擒殺關羽之後不久,便去世了呢?

呂蒙擒殺關羽後,為何立馬病逝,背後是否有陰謀?原因很簡單

對於此事,很多人相信影視劇中的說法,認為呂蒙是被孫權毒殺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呂蒙功勞太大,可能會對孫權在江東的統治造成威脅。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真相或許沒那麼簡單,小編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呂蒙早已病重

呂蒙擒殺關羽後,為何立馬病逝,背後是否有陰謀?原因很簡單

拋開其他不談,呂蒙早在這一戰之前,便患上了重病,是不爭的事實。《三國志》記載,戰前呂蒙曾給孫權上疏,提到“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雖然他當時的病情,不至於真的要回到後方療養,僅是一個藉口,但是他患病在身,卻是事實。而謀劃一場戰爭,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數月的辛勞之後,呂蒙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於是他回去覆命的時候,孫權正打算重賞他,結果“

封爵未下,會蒙疾發”,由此可見,呂蒙最終的確是病逝的,孫權根本沒有出手的必要。

二、呂蒙病後孫權的態度

呂蒙擒殺關羽後,為何立馬病逝,背後是否有陰謀?原因很簡單

熟讀《三國志》,我們不難發現,孫權是一個非常愛護手下大將的人,例如周泰不能服眾時,他親自去為周泰撐腰;淩統重傷時,他親自為其塗藥;陳武陣亡之後,他親自安排下葬之事,等等。而呂蒙病重的時候,孫權的表現同樣非常悲切,為了探望呂蒙,又怕呂蒙傷神,特意命人“

穿壁瞻之”,甚至為了給呂蒙祈福,特意大赦,甚至請道士為呂蒙請命,如果他真的想除掉呂蒙,根本不必這般惺惺作態。

三、孫權沒有下手的理由

呂蒙擒殺關羽後,為何立馬病逝,背後是否有陰謀?原因很簡單

除此之外,孫權沒有對呂蒙下手的理由。孫權未及弱冠,便坐鎮江東,既害怕孫策舊部支持孫策一脈,搶回江東之主的地位,又要避免自己被江東大族鉗制,還要與劉備、曹操等勢力爭霸天下,他不可能事必躬親,需要有自己的勢力,而呂蒙則是他親手提拔起來的名將之一,畢竟孫權勸學,使呂蒙非復吳下阿蒙,早已被傳為了一段佳話。

呂蒙擒殺關羽後,為何立馬病逝,背後是否有陰謀?原因很簡單

我們試想一下,在那個內憂外患,前途並不明朗,而且呂蒙對自己忠心耿耿的情況下,孫權會因為無端的猜忌,而自斷臂膀嗎?這樣的選擇題,只要有智商的人,大約都會做吧?

誠然,漢末三國那個蕩氣迴腸的時代,也有很多見不得人的事情,處處充滿了勾心鬥角,但是呂蒙在擒殺關羽之後不久便離世,是因為“狡兔死而走狗烹”,卻是無稽之談。孫權雖然不是一個厚道的人,卻也不該揹負這樣的黑鍋,對此你怎麼看呢?

呂蒙擒殺關羽後,為何立馬病逝,背後是否有陰謀?原因很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