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次抗擊疫情要拍電視劇,什麼內容合適?

藝術與生活影視


其實這個電視連續劇目前廣電總局正在籌備中,但是名字還未透露:

3月8日,編劇六六將赴武漢 。據透露,這部電視劇將由10個動人的故事組成,由十個著名編劇擔綱創作,每個故事分上下兩集,一共20集,將於國慶前推出。廣電總局電視劇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反映抗擊疫情主題的系列劇將“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人物折射大時代、小故事講述大道理”。

但是,我覺得記錄片要比電視劇更簡單,更直觀,更好看一些

由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與優酷聯合出品的5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錄片《新一線》將在2020年3月18日在優酷視頻上線

第一線》把鏡頭對準武漢七家疫情患者收治醫院,真實記錄了疫情暴發後的50多天裡,深處疫情漩渦的武漢的真實狀態——有來自國家緊急救援隊的醫生,日夜奮戰在第一線與死神爭奪生命的驚心動魄;有臨時搭建的方艙醫院內,數千病人集體生活的細節描摹和內心告白;有普通人在災難中成為奔走救助、熱心義舉善行的志願者的動人故事;有居家隔離在自我約束中展示堅韌的普通百姓……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展示這場疫情中的人間真情。

如果讓我去給新出的電視劇命名的話,我會叫她《逆行,追光者》

首先,肺炎題材一般做成主旋律或災難片,兩種類型無非又分成群戲和個人英雄兩種做法,我個人更傾向於群戲,因為在抗擊疫情中每個人都是英雄

可以寫抗疫前期的李文亮醫生;

奔赴武漢的醫護人員,最美的護士姐姐;

自發奮勇的志願者;

各個階層,各個領域都有著太多的感人故事。。。

他們都是疫情期間的逆行者,一句簡單的“待你平安歸來,我們就結婚”承載著多麼大的希望,她們對抗疫情,毫不畏懼,每天盼望著去迎接新的朝陽

希望,便是他們心中追尋的光;

家人,便是他們心中守護的光;

祖國,便是他們心中堅強的光;

———————————《逆行,追光者》


娛樂新扒趣


我覺得內容一定要貼切真實寫照.與其說是電視劇.還不如說是紀錄片.就像5.12地震那樣的真實記錄.因為這次疫情特殊.很多的一線醫務工作先頭兵.不辱使命的負重前行.在一線的真實寫照.面臨生與死的考驗.我們老百姓更本無從得知.即使知道也是隻言片語.所以我覺得做這樣一個題材.還原疫情期間我們的一線人員舍家為國奮勇前進的場景.會感動無數人的眼淚.而且會讓很多國外人員對我們大中國稱讚.


熊二說影視


這次疫情,英雄的中華兒女靠著強大的集體行動和勇於擔當,敢於犧牲的精神,再次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偉大。這次事件必將成為21世紀中華民族歷史進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它不僅牽涉到中國,還牽涉到全世界人民與中華民族的關係。

談到如何拍抗擊疫情電影前,我首先想說我這輩子我看過的最好的一部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它從體制上,人性上對當時的社會進行了鞭笞,在笑與淚水中抽打著我們每個人的靈魂,我沒有白血病,但經歷過親人的生死離別,我們都知道那種痛,所以《我不是藥神》贏得了幾乎所有觀影人的歡笑、掌聲與淚水,這不就是普羅大眾每天的喜怒哀樂嗎?

格局和立意,是最為重要的東西,它幾乎決定了抗疫電影是否真的能感動觀眾,對這個世界起到促進作用,我們不需要太多歌功頌德的紀錄片,我們需要一部能植根於中華民族覺醒意識基礎上的疫情電影,技術和設備乃至腳本都是附屬的。頌揚英雄是我們的主旋律,但一部好的作品絕不是表面上的頌揚英雄,它應該具備深刻的批判精神且最終能引起人的共鳴並能給人帶來希望。

在當下的中國,主流意識主導下,能從底子上講真話,深挖疫情爆發深層次原因的人,估計不多,敢寫這樣劇本的人估計也不多,這就是為什麼武漢李醫生的犧牲讓全國人民那麼心痛!

歡樂總是短暫的,只有痛苦才能讓人深刻記憶!全國上下一片歌功頌德之時,我唯一的心願就是,有人能站出來,拍一部幕後的英雄,他們不為人知,他們抗住了所有質疑,抗住了所有壓力,用自己的良知和執著,他們吶喊著讓社會覺醒,讓我們最後的損失減小到最低,他們是這片黑暗海洋上空的星星,雖然光微,卻指引方向。

希望將來的電影人能拍出一部明暗兩條線都感人至上的電影,能夠觸及到社會和人性的真實,我就感天謝地了!那些衝鋒在前的先驅,那些頂著生命危險奮戰在一線的工作者,都值得我們去頌揚,他們沒有任何的目的,沒有任何命令和要求,他們心裡,只有最初的良知,而靈魂沒有被拷問過的民族,沒有未來。

在抗疫工作中,中國已經比世界上其他國家做得好,祖國沒有拋棄任何一箇中華兒女,她是我們每個中華女兒最後的港灣。

中國,在我心裡仍然是這個宇宙最好的家園,我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自豪,更為了身邊有這麼多甘於奉獻的同胞而自豪。

如有機會參與劇本,我願盡我半生心血,換得天下盡開顏。



有水評阿哥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得突然,不但是給中國也是給全世界敲響了一次警鐘,太平盛世也得防突來疫風;中國在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萬眾一心,勇敢的醫護者們逆流而上奔赴在前,志願者們放棄家庭冒險增援,交警、民警及社區幹部等等都不約而同進入防控緊急常態,就連咱百姓也響應指令窩居防疫,這確確實實能拍一部中國史無前例的紀實影片了,讓後人永遠記住中國的團結、中國的偉大!(片名:2020疫襲,把中國抗疫及各受疫國的真實場景容納剪輯合成)


一個百分百的農老頭


我覺得首先要有鍾南山院士和在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其次要有廣大的普通一線抗疫人員,因為我就是在一線的普通抗疫人員,我知道其中的心酸,一直到現在沒有休息過一天,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怕接觸家人給他們帶了風險,我就一個人住到從沒住過的地下室裡,連個衛生間也沒有,好多次都是大晚上的走在沒有一個人的馬路上,去一里外的公共廁所。在小區的防控卡口,因為群眾的不理解,不讓他們出門,就被罵看門狗。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理解的。


夢醒時分—w


以記錄片的形式拍攝,記錄真人真事,凸顯醫務人員的付出和無私奉獻,揭露發國難財和不法行為等的醜惡嘴臉


霸得蠻徒手健身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覺得針對這次疫情要拍電視劇的話一定要拍記錄片,從不同緯度展現我們中國人民是如何去戰勝疫情的,在這裡我先開開腦洞,把我能想到的緯度羅列一下,也歡迎廣發網友一起腦洞,我覺得肯定會有那麼一部電視劇的。

1,疫情之初,展現了病毒如何被傳播,人們如何忽略個人防護,其中可以把李文亮醫生的事蹟拍進去。

2,災難降臨,講述隨著病例的增加,人們逐漸意識此次肺炎非同尋常,終南山院士工作組通過調研,向中央提出武漢封城。

3,加油武漢,講述武漢人民在疫情下的生活場景,他們如何用自己的感人事蹟支持國家乃至世界的防疫工作。

4,基建狂魔,講述如何7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0天建成雷神山醫院,著重講述中國速度,以及裡面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

5,兄弟別怕,我們來了!講述解放軍以及全國各地派出醫療隊對口支援武漢,這裡面可以截取很多家庭,個人,感人的事蹟,全國各地,世界各地華人等,向武漢支援防護用品,支援大批蔬菜,這裡面有很多感人事蹟,都可以拍。

6,封國,講述中國人民如何用全民抗疫來阻斷病毒的傳播,在這裡麵人民的生產生活面臨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企業面臨什麼樣的危機。

7,終會好的,講述隔離病房醫務工作者的辛苦付出,方艙醫院的很多生活場景也可以寫進去。

8,責任,講述我們如何防止病毒走出中國,如何研製疫苗,如何在全球其他國家也爆發危機時為他們提供援助的大國擔當。

是不是想想就很激動,很想看,強烈建議國家一定要拍一部一樣的電視劇,以記錄傳揚正能量,同時提升我們名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大家可以一起腦洞啊[大笑]





木子看電影l


問題的核心在於你的關注點在哪裡?要反映和刻畫的主題是什麼?

是要歌頌?要感恩?要驕傲?

是要批判?要反思?要詆譭?

還是要在自我批判中昇華?

如果是其中一種或者幾種,對象又是誰?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局中人,沒有人是(可以是)旁觀者。

作為其中一員,你做了什麼?你的貢獻是什麼?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美是醜?

疫情是一面鏡子,首先該照的是自己。照一下自己的偉大與渺小,崇高與卑微,善良與醜陋。

在一個人人都緊密相連的命運共同體中,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公民,自己在其中學到了什麼?


用戶婆娑搖曳


這次疫情發生,我國傾全國之力,終於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地再次蔓延,為我們較早的復工復產復學爭取到了寶貴時間!這一切的一切和我們廣大的一線防疫工作者和群眾密切配合是分不開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1.參加防疫工作的一線醫生和護士

他們接到指令後紛紛主動請戰並且寫下戰書:病毒不除誓不還。上至80歲左右的專家下至00後的護士,他們無畏無懼,默默奉獻犧牲,勇敢前行!

2.參加防疫工作的軍人和警察

他們放棄自己過年休假和陪家人相聚的時間,都紛紛投入到戰鬥中,國家軍醫和防化兵進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和病毒在作鬥爭。敬愛的人民警察都紛紛上路執勤守衛,為我們保駕護航!

3.參加防疫的社區工作者

自疫情開始,所有社區黨員工作者都紛紛加入戰鬥。為了更準確地掌握疫情數據,所有社區工作者都身先士卒,親自上門量體溫,登記信息。期間也遇到很多的不理解和不支持。他們還是頂住壓力,克服困難,順利完成任務!

當然,還有很多的人都默默的奉獻,默默的犧牲付出!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w風繼續吹


時間線不長,從疫情發生到控制四五個月時間,就不要拍電視劇了,可以拍一部電影,真實的記錄和集中的反映社會基層群眾居家隔離的狀態,醫護人員的艱辛,志願者的情懷,比如:社區排查、快遞小哥、雨衣妹妹、韓紅基金會等等這些代表性人物和事件,不需要去歌頌什麼,只求傳達一股凝聚力和弘揚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