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三月三就要到了,在農村煮雞蛋有什麼講究?

老村好農


“三月三吃雞蛋”,這是農村裡面一直以來的一種習俗。記得自己在小時候在這一天都是用雞蛋來當飯吃了。

為什麼三月三要吃雞蛋?

據說在以前楚地的人經常有頭痛,有神仙路過的時候就用當地的一種地菜來煮雞蛋。在人們吃過這個地菜煮的雞蛋後就不再頭疼了。所以,當地就將地菜煮雞蛋的習俗一直流傳了下來。而到了現代,經科學研究發現,地菜對頭痛是有一定的療效作用的。而在民間,也有“三月三,地菜煮雞蛋,吃了頭不疼”的說法。

那這個地菜煮雞蛋如何弄的呢?

最簡單的就是在三月三這天扯一些地菜回來,清洗乾淨後捆成捆,然後再將雞蛋清洗乾淨。在盆中加水,將雞蛋和地菜一起煮。等雞蛋煮熟後就可以將雞蛋撈出來了,而煮雞蛋的水也可以用來當湯汁一起就著雞蛋喝掉。

在煮地菜雞蛋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紅棗、紅糖這些進去。不過,一般都是在雞蛋煮熟後再放紅棗、紅糖這些東西。特別是放紅糖的,還會先將地菜先撈出去,然後再放紅糖煮幾分鐘即可。如果放紅棗,則可以等雞蛋煮熟了再放進去, 這樣可以避免紅棗被煮得太爛。

地菜煮雞蛋還有一個講究就是地菜一定要新鮮,而且一定要以當天早上採摘的為好。像我們這邊扯地菜都是一大早就起來,然後到外面去扯地菜。最好是扯露水還沒有乾的地菜,這樣的地菜更好更嫩一些。

朋友們,你們那有吃地菜的習俗嗎?對地菜有什麼講究呢?也歡迎一起說說。


洞庭清水塘


農曆的三月三傳說是皇帝的誕辰,在農村也有很多的風俗習慣,在我們這裡三月三有廟會,但是今年的疫情原因,廟會也不得不取消了。

明天就是農曆三月三了,除了今年的廟會取消外,我真不知道三月三還有什麼習俗。今天去菜市上買菜,有很多從鄉下來的老人在售賣已經抽臺開花的老薺菜,我當時就很好奇,這麼老的薺菜已經沒法吃了,為什麼那麼多人買呢?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些老薺菜是用來煮雞蛋的,據說三月三吃了薺菜煮的雞蛋可以免除病災,這個我還是頭一次聽說,於是也買了一把老薺菜,準備明天煮雞蛋吃。

今天上午和同事聊起三月三煮雞蛋的習俗,聽同事說可以治療頭暈頭疼,雖然沒有什麼科學道理,但是圖個吉利,很多人還是會在三月三這天用薺菜煮雞蛋的。你們那裡三月三有什麼習俗呢?歡迎留言評論。


感謝閱讀,我是豫南小平,喜歡我的分享別忘了關注我哦!

豫南小平


農曆三月三就要到了,在農村煮雞蛋有什麼講究?

農村的生活總是那麼豐富的,光這大大小小的節日就充滿了一年365天,這既包括了國家的法定節日,當然也含有客家農村裡自有的風俗節日,這都是我國幾千年來豐富的文化傳統。就像題目之中所說的三月三,就是一個流傳較廣的民間節日。今天是農曆的三月初二,明天就是三月三了,按照民俗的習慣,通常都會在這一天煮雞蛋吃,而這天也剛好也是我爺爺六十八的生辰,每年的三月三我家裡都是好多人,更加豐富了三月三這個風俗,所以我這也提前祝我爺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吧!

在我記事以來,我其實就只是知道這一天是我爺爺的生日,而三月三本來的紀念意義我卻並不是很瞭解,我奶奶只跟我說過這天需要吃雞蛋和薺菜除災,具體含義也是模模糊糊。後來我查了下資料,據說是這天原來三月三也被稱為“上巳日”,為三月裡的第一個“巳日”,這天人們要把薺菜鋪在家裡的床上、灶上,認為可以防蟲;而且還要與雞蛋一起煮食,認為這樣可以不犯頭痛病,而且還有民諺,“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的說法。所以說明薺菜在很早的時候就被當作一種野菜,用來做食療的材料了。

根據實際情況來說,薺菜雖然作為一種野菜,但是它的作用可不小,薺菜又叫護生草,味甘,能清熱去邪,有益五臟,而且現在剛到農曆三月,正是其生長的旺盛階段,使用其煮雞蛋食用的作用確實不錯,這也是大家的講究之處。

你們還知道三月三的其它風俗習慣嗎?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哦!


冒藍火的小農民


陽曆的三月三是全國愛眼日,農曆的三月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是個什麼節,也沒有當成個節日來過。農村自古就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三月三尤其是一些少數民族慶祝的節日,而是風俗還不少呢。

在很多地方,有三月三這天要吃煮雞蛋的講究。這個煮雞蛋可不是咱們平時所說的,放鍋裡清水煮煮就好了,清水煮蛋就失去了它特殊的含義了。而是要加上薺菜跟雞蛋一起煮,農村的老人們說過去華佗治病開的方子就是薺菜煮雞蛋,所以現在依舊沿襲這個風俗,就是為了祛除百病,保家人身體健康。

因為三月三這天是黃帝的誕辰,所以這一天慶祝的主要目的就是,為黃帝慶祝生辰,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裡,一邊祭奠先祖,另一邊自然就要為家人祈福了,對於農村人來說,不管是黃帝的誕辰,還是財神爺的生日,都是大日子好日子,此時虔誠的來祈禱,一定會夢想成真,而吃了煮雞蛋就可以實現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心願了。


其實3月3不僅是黃帝的誕辰,在過去那還是傳統的中國“情人節”,雖然如今我們把農曆7月7,和陽曆2月14這兩個節日當做情人節來慶祝,但是在過去人們心目中的情人節就是三月三,因為陽春三月是萬物萌生的季節,也是象徵著新的開端的季節,一切美好的開始都從這裡而來,所以姻緣、子嗣是這一天人們祈禱的重點,當然還有健康。之所以說這一天是傳統意義上的情人節,也是跟雞蛋有關的。

姑娘和小夥子們手裡都拿著煮熟的雞蛋,用五顏六色的顏料塗抹,如果姑娘對小夥子有意向,就會讓小夥拿著手中的彩蛋來碰自己的彩蛋,碰碎了兩人一同吃掉。如果碰不碎彩蛋,那就證明沒有姑娘相中,還要繼續努力。所以沿襲至今,碰彩蛋定姻緣的活動沒有了,只保留了吃煮雞蛋的習俗。


一品小十六


現在剛剛步入陽春三月。明天就是農曆的三月初三。氣溫也開始驟然的上升,三月是全年之中氣溫上升最快的季節,冷暖交替氣溫變化異常的快。出門穿衣打扮也是各具特色,穿什麼樣的都有,有穿大棉襖的,也有穿著短袖汗衫的。大家也習慣把這個季節叫做亂穿衣的季節。在三月初三的農村,在很多地區的農村,都很流行在這一天要吃煮雞蛋,不但要吃煮雞蛋,而且還要使用地菜配上紅棗或者是大姜來煮雞蛋。這也是為何呢?

地菜也就是薺菜,又名地花子。《本草綱目》載:佛家常以薺菜作挑燈杖,據說夏日可驅除蚊蟲,故薺菜又名護生草。這種野草也是一種大家所喜愛的野菜,在農村的三月初三,大家會去農村的野外採挖薺菜,要把薺菜白白的根莖也一起挖出來,整株的食用,才具有應有的效果,其實這樣的習慣,主要是因為薺菜整株使用,配合雞蛋一起煮,具有很好的藥食同源作用。在乾燥的春季食用,益處的很多的。

陽春三月,天氣依然是冷暖不定,而且極其引發瘟情,也會讓人昏昏欲睡、渾身乏力,也被叫做春乏秋困。春季也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人類也是一樣,剛從漫長的冬季熬過來之後,也需要進行營養的補充,和內在的調理,而薺菜就具有這樣的用途,加上薺菜、紅棗、大姜煮雞蛋,雞蛋也能夠吸收這些養分,加上雞蛋原本就是營養成分極高的蛋類食品,在三月三吃了之後,益處自然是多多。為什麼要在三月三吃雞蛋,在民間的說法是有很多很多的。

薺菜:這種野菜老了、開花之後,就失去了食用的價值,而且在農曆的二月底、三月初,薺菜正值採挖的好季節,也是營養成分和口感最佳的時候,採摘時間過早,材質太嫩而且莖葉稀少,採挖太晚,就會因為植株生長變老,開花之後失去了營養價值,口感也會變得不在那麼的鮮嫩。所以三月初是一個很適宜的日子,加上這一天是王母娘娘過生日。在農村也把三月三叫做上巳節,作為節日而言,在很多地區流行吃煮雞蛋。

神農傳說:相傳在古代的時候,在春季的二月底和三月初,人們因為天氣變化無常、氣溫冷暖不定,風吹雨打,形成了一種很常見的頭痛病。在三月初三的時候,神農遠遊經過雲夢澤(今孝感),看到了鄉民門頭疼難耐,他便找來了雞蛋和地菜,煮給人們食用。當人們吃了地菜煮雞蛋之後,頭不痛了,所以“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一年不頭疼”的習俗也延續到了現在,直到今天的農村,到三月三的時候,還會一邊煮雞蛋,嘴裡還一邊嘟囔,三月三,吃了地菜煮雞蛋,一年不頭疼。

我們的民間習俗不但很多,而且都是源遠流長的多年曆史積累而來,很多的習俗都有一定的來歷和寓意,也有很多是跟季節、節日所相關,明天就是三月初三,你那裡流行吃雞蛋嗎?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棒奔霸


農曆三月三就要到了,在農村煮雞蛋有什麼講究?

馬上就到農曆三月三了,而三月三在農村裡可是一個好日子,也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根據傳說,農曆三月三是軒轅黃帝的誕辰,而河南等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因此農村裡的百姓對三月三還是比較重視的。而在農曆三月三那天的時候,在農村裡都是煮雞蛋的,而村民們煮雞蛋的時候,也是配著一些野菜來煮的,說是有一些講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李子來說一下。

記得小的時候,在三月三這天,母親上坡挖來薺菜後,然後放入自家的土雞蛋一併用誰給煮了。待雞蛋熟後,母親把雞蛋撈了出來,並唸叨著“三月三吃雞蛋,吃完雞蛋不頭暈”,然後就讓我給吃了,並說今天吃完這雞蛋後,保證以後沒病沒災的。

兒時的我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然後照做了,但是年少的我總是納悶的,為什麼三月三吃煮雞蛋不頭暈呢,是不是迷信啊。而等到我長大後,我才瞭解其中的意思,原來三月元吃煮雞蛋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在三月三這天,不僅僅單純的吃煮雞蛋,還要和薺菜一起來煮的,並吃飯雞蛋後也要把煮雞蛋的水給喝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農村裡薺菜不僅是野生的蔬菜,而且還有其他的功效的。

根據資料來講,薺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富含薺菜酸、胡蘿蔔素、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而這些維生素均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不僅如此,薺菜還能降低血壓、健胃消食,治療一些胃病、痢疾、腸炎等病。

特別是三月份的薺菜,在大地的滋潤下,這時候的薺菜營養維生素是最高的。而它和雞蛋一併煮下,其強強聯合,據說可以去風溼,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以預防春瘟。而在民間裡薺菜的諧音是“聚財”,而老百姓根據民間傳說,在三月初三這一天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然後煮上一大鍋薺菜雞蛋,全家吃了後,不僅可以聚財而且還預防春瘟。就這樣“三月三,薺菜煮雞蛋”這句民間俗語,就被人們流傳了下來,一直到現在。


而明天又是三月三了,今年的三月三因為特殊的原因取消了各種聚會,但是在我們農村裡,三月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還是沒有改變的。特別是我們北方的地區,薺菜也是特別多的,而今天下午我也從野地裡採來了一些,而土雞蛋我們農村自然是不缺的,現在萬事俱備,只等明天吃薺菜煮雞蛋了。所以來說,農村裡的一些習俗我們還是要傳承的,而薺菜煮雞蛋這道菜,對我們來說不僅增加各種維生素,還能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何樂而不為呢!


李子說農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是農曆三月三了,亦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


到了這天,人們會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內容,和我們現在的踏春郊遊差不多是一致的。

據記載,上已節“祓除畔浴”活動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論語》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描繪就是當時攜伴春遊的情形。

到了魏晉時代,上巳節逐漸演化為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臨水宴飲的節日,並由此而派生出上巳節的另外一項重要習俗——曲水流觴,即禊飲。


宋人吳自牧在《夢梁錄·卷二》中寫道:“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即是記載了三月三當日,長安民眾穿著華麗的衣服,在河畔暢飲,踏青出行的景象。

大詩人杜甫在《麗人行》一詩中也有描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可見,三月三也是青年男女表達愛意的時節。

那麼,時至今日,在我國的許多農村,到了三月三這天,要吃薺菜煮雞蛋是怎麼回事呢?其中又有什麼典故呢?


薺菜,又名地米菜。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歡的野菜。每逢春季,田間地頭都有人會挖些薺菜,涼拌、做餡都可以。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佛家常以薺菜作挑燈杖,而且還可驅除蚊蟲,故薺菜又名護生草。薺菜是春天開花,野生於田野。嫩株作蔬菜;帶花果的全草入藥,性涼,味甘淡,功能涼血、止血,主治吐血、尿血、崩漏、痢疾等症。

關於三月三吃薺菜煮雞蛋,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民間故事呢。


三國時,名醫華佗一次外出採藥,突遭傾盆大雨,只好暫在一村民家中躲雨。卻見其家中老父長年患頭疾,疼痛難忍,全家人急得團團轉兒,一籌莫展。

治病救人,本是醫者本份,華佗當即為老者診治,吩咐其家採來一把薺菜,與雞蛋一起置於鍋中,煮熟後吃下,連服三枚雞蛋。沒想到,這沉痾痼疾很快就痊癒了。

此事一傳十,十傳百,方圓百里的人們都知道了,紛紛開始效仿華佗,也食用薺菜煮過的雞蛋了。

因為,華佗治病救人恰逢三月三,自然每到這個日子吃雞蛋,就成了民間的一種風俗。

在我們這裡,也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慣。


仲春之時,從田野裡採來新鮮的薺菜,洗淨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配上桂皮、八角茴、五香粉、醬油等佐料,同雞蛋一起煎煮,將雞蛋煮熟後撈起食之,味道不同於一般,十分地美味,而且還有藥效功用,具有保健祛病的效果。

據相關藥理分析資料表明:薺菜營養豐富,500克地米菜含蛋白質21.2克,糖24克,脂肪1.6克,粗纖維5.6克,鈣1.68克,磷0.2999克,以及維生素B1、B2、B6、C等,它還含有精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蛋氨酸、穀氨酸等十餘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

故此,才有了“陽春三月三,薺菜當靈丹”和“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說法。

總之,到了三月三的時節,去大自然走一走,看一看春花盛開的美景,在心曠神怡陶冶情操的同時,採挖一些新鮮的薺菜,吃上幾枚煮雞蛋,也是一件愉悅身心的樂事,你說對嗎?


大美威海幸福銀灘


各地民俗對3月3有不同的詮釋,關於吃雞蛋的,應該是以下說法比較接近:

民諺雲:“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中醫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而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民間相傳於三月初三這一天吃上一碗薺菜煮雞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


快樂的鵝


歡迎大家閱覽《農大知事》欄目,本欄目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地提供“三農”相關常識,歡迎關注!

剛剛遇到村裡出嫁不久的姑娘小蒙,推著電動車要回婆家了,怎麼剛回來才住了兩天就又要回婆家了呢?與小蒙開玩笑說:“看來真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啊,都不願意在孃家住了”,小蒙忙解釋說:“看你說的,哪有的事情啊,明天不就是三月三了嗎”。

原來是這樣的,農曆的三月初三這天,在我當地的習俗是出嫁的姑娘不能在孃家住了,具體是什麼原因,問了不少村民,只有老年人知道,說是“孃家過了三月三,死了丈夫塌了天”。總之就是一句話,反成大家都是這樣的,就這樣跟著規矩走就是了。

三月三在農村的習俗還真不少,由於地域性的差異,習俗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在農村這天煮雞蛋也是個別地區農村的習俗,對於沒有此習俗地方的村民而言,並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煮雞蛋和三月三能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在農村僅煮雞蛋就有著不同的說法,比如說在過去農村孩子過生日的時候,這一天母親總會給煮上幾個雞蛋,以表示慶祝,為了能夠吃到雞蛋,孩子們會早早地惦記著自己的生日,還會時不時的問媽媽,生怕被媽媽忘記了。

農村有誰家的媳婦生孩子,全村的人都會給送雞蛋,並且生孩子的人家也會煮上好多的雞蛋招待客人,與贈送給村裡人們吃。關於煮雞蛋的事情,在村裡還有不少,這也是因為在過去農村物質比較匱乏的年代,村民就把雞蛋當作了家裡最好慶賀的食品。

三月三煮雞蛋也有著同樣的意思,此時,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人們在迎接著春回大地的同時,心情也就跟著蘇展開了。一是為了慶賀一年當中的春耕時節,二是為了補充一下身體的營養,就拿煮雞蛋來慰勞一下家人。

有些地方農村在三月三這天煮雞蛋,還會加上一些神奇的色彩,要採用開花的薺薺菜、生薑、大棗與雞蛋同煮,薺薺菜是農村比較常見的一種野菜,到三月三這天基本上也就老了,不能用於炒菜包餃子等吃法了。薺薺菜原本就是營養豐富,無汙染的綠色野菜,與雞蛋同煮會增添雞蛋的風味,並且還增加了雞蛋的營養價值,有益於身體健康。

在農村還有比較多的類似現象,比如一些節日裡總會冠以各種習俗的說法,做上一些美食,最後還都是各自吃掉了。農村只因為有了這些各種各樣的說法,才給村民更多慰勞自己的理由,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想吃什麼隨時都可以吃到,在過去也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才能夠吃上一餐美食的。

農村生活也只因為有了這樣那樣的習俗,才給予農村更多的色彩,才讓農民的生活總有個盼頭與念想,也才過得更加有意義。不過隨著農村生活的富裕,農村有不少的習俗也被不斷地遺忘,這些不得不說是被農村更多豐富生活所替代的原因。

更多關於三農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本欄目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

農大知事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今天是3月25日,也是農曆的三月初二,三月三也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的節日,三月三這天也叫上巳節,不過對於這個節日來說,很多的少數民族都是有過這個節日的習慣,很多少的少數民族,比如壯族,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都是比較過這個節日的,但是對於漢族來說,基本上很少有人過這個節日,那麼漢族都是在三月三這天煮雞蛋,那麼三月三煮雞蛋有什麼說法嗎?

農曆的三月三也是和二月二差不多,農曆的二月二是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三月三也是軒轅黃帝的誕辰日,所以在很多地區三月三都是有祭拜祖先的說法,除了這些之外就是咱們在三月三這天用野菜煮雞蛋的風俗了,用地裡挖來的薺菜洗乾淨後,放在水裡和雞蛋一起煮,煮熟了之後吃了野菜煮的雞蛋也是有好的寓意,對於在以後就會減少頭疼發熱的症狀,不過這些都是一些根據以往的典故演變而來的風俗。

就像雲南地區,在三月三就會蒸五彩糯米飯來慶祝三月三,以前我去過雲南出差的時候,當地的做的這個五彩糯米飯真的是很好吃的,香甜可口,糯米有當地各種材料煮出來帶有顏色的水,然後把米放進去浸泡,之後米的顏色就會變色,把五種帶有顏色的米飯放到一起蒸,就成了五彩米飯,但是對於我們北方來說,這些風俗似乎是沒有多些讓人注意,只有在三月三家裡的老人會用薺菜煮雞蛋,以示以後身體健康的寓意,其次就是三月三和端午節這樣的節日,我們老家這裡都會用核桃葉和薺菜煮雞蛋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