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研發加速進入臨床,mRNA時代即將到來?


新冠疫苗研發加速進入臨床,mRNA時代即將到來?

最近,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個進入臨床試驗的mRNA新冠病毒疫苗BNT162被推上了輿論關注的風口浪尖,與輝瑞和復星都達成合作的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一時之間吸引了行業內外的高度關注。

新冠疫苗研發加速進入臨床,mRNA時代即將到來?

綜合多方信息來看,並不是輝瑞拒絕向中國提供疫苗,而是因為復星醫藥已經搶佔了其在中國的獨家權利。今天小億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近期疫苗研發中被廣泛關注的mRNA藥物開發。

從1998年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法爾和克雷格·梅洛在《自然》雜誌上發表關於RNA干擾機制的論文,到2006年兩人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再到如今mRNA藥物研發備受全球藥企乃至資本市場的關注,其經歷的二十多年的發展,可以說是開創了現代生物醫藥領域的一塊全新處女地。


新冠疫苗研發加速進入臨床,mRNA時代即將到來?

左:安德魯·法爾;右:克雷格·梅洛

有人形容:這是一個RNA時代的到來。

而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也讓mRNA在疫苗領域的應用前景為更多人所關注。世界各地的數十個研究小組正在積極研製疫苗。運用mRNA的新技術開發的疫苗不僅生產速度比傳統疫苗更快,而且可能更有效。其工作原理可以理解為攜帶細胞製造抗原蛋白指令的mRNA,進入人體後被細胞吞噬,細胞內的蛋白質製造工廠便根據指令,將抗原蛋白製造出來,從而激活免疫系統,引起特異性的免疫反應。

RNA干擾現象

如果DNA是電影膠捲,RNA是放映機,蛋白質是在銀幕上播放的電影。那麼,放映的過程就是“基因表達”。而在當年的論文中:安德魯·法爾和克雷格·梅洛首次將雙鏈RNA導入線蟲基因中,發現它能抑制特定基因表達相應的蛋白質,首次證明了該過程屬轉錄後的“基因沉默”,也就是RNA干擾現象。


三足鼎立

在mRNA藥物開發領域中,最為活躍的三家生物技術公司:美國的Moderna、德國的CureVac和BioNTech。雖然三者目前都未有產品正式面世,也尚未盈利,但在他們中間,或許就可能誕生首個上市的mRNA藥物,也可能成就下一個生物醫藥的傳奇企業。

新冠疫苗研發加速進入臨床,mRNA時代即將到來?

Moderna 上市以來月線走勢

Moderna於2018年12月上市,實際募集資金5.7億美元,創下美國最大生物醫療公司 IPO 紀錄,一時風頭無兩。而相隔一年不到的2019年10月,BioNTech也登陸納斯達克,雖未能打破前者記錄,但也在縮減規模後完成1.5億美元的IPO。三者中唯一尚未上市的CureVac累計融資金額亦已超過3.82億美元。


新冠疫苗研發加速進入臨床,mRNA時代即將到來?

BioNTech 近期走勢亮眼

●藥企合作 ●

● Moderna上市前就已經與阿斯利康及默沙東達成了長期合作協議。

● CureVac選擇與BI、禮來合作,開發多款癌症疫苗。

● BioNTech則與賽諾菲、基因泰克、輝瑞等達成了多項合作,內容涵蓋個性化癌症疫苗、mRNA流感疫苗等多領域。


有媒體報道,Moderna 於今年2月24日宣佈,已經生產出了第一批試驗性新冠病毒疫苗mRNA-1273並用於參與試驗的志願者。3月5日,FDA批准其進入臨床試驗,結果或將於7月或8月宣佈。

BioNTech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Ugur Sahin表示,mRNA疫苗被證明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與傳統的疫苗方法相比可能具有許多優勢,特別是可以快速的研發和大規模生產。BioNTech已建立了四個合作伙伴關係,以開發用於傳染病的mRNA疫苗,包括輝瑞、賓夕法尼亞大學、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以及復星醫藥。

而與復星醫藥的合作,後者將根據約定向BioNTech支付至多8,500萬美元的許可費(包括首付款、臨床開發註冊及銷售里程碑款項),並在約定的銷售提成期間內按該產品年度毛利的35%支付銷售提成。同時,復星醫藥子公司擬以31.63美元/股的價格認購BioNTech新增發行的1,580,777股普通股,認購金額約為5,000萬美元。

在疫苗研發領域,面對智飛生物、華蘭生物、康泰生物等眾多競爭對手,誰又能脫穎而出?國內藥企近年來在提升自身研發投入之外,也頻頻引入海外先進專利、技術、產品,1+1>2的策略能否幫助企業快速提升實力,加速產品落地並最終造福患者?

我們都將拭目以待。


1.《解讀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07年01月24日 15:15 《生命世界》

2.《BioNTech的疫苗是全村唯一的希望》 2020年03月19日 10:32 新浪財經

3.財華網FinetHK

4.不止疫苗,mRNA還有更廣泛的應用 | 光影 · 進擊的mRNA行業(上) ,研發客

5.首個上市產品花落誰家 | 光影 · 進擊的mRNA行業系列(下),研發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