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笨,也不是方法不對,科學驗證的“稀缺心態”才是原因

朋友晶晶向我傾訴一件,讓她非常不理解的事:

晶晶生病了,在家休養,怕耗費光陰、閒飢難忍,就在網上報了一個日語班,天南海北的成年人,聚在一起,採用小班授課,效果倒也不錯,晶晶的成績是全班最優秀的。

日語越學越難,時間明顯不夠用,不少同學打了退堂鼓,特意問晶晶該怎麼辦。

有個叫兼霞的妹子,身患紫癜,同樣在家養病,之前一年,已經把日語學到了Level4的水平。

現在想重修Level2-Level3的階段,諮詢晶晶的意見。

晶晶告訴她,重修的都是已經掌握的內容,聽課的時候肯定缺少緊張感,效果不好,而且還浪費金錢和時間。

況且課程才開始難起來就重修,以後就會陷入學習——重修——再學習——再重修的惡性循環。

還不如一步一個腳印,跟著老師聽講,不重修不降級,達到一定級別後,參加能力考。

晶晶提出,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模式,挑戰自己,全力以赴。

誰知晶晶苦口婆心地“教育”了兼霞,卻被兼霞反過來懟“優越感十足”,晶晶萬分不解地問我:難道我說錯了嗎?原因就是她意志力不夠啊!

不是你笨,也不是方法不對,科學驗證的“稀缺心態”才是原因

如果是以前,沒有了解兼霞更多的情況,我也會懷疑是她的能力和毅力問題,直到讀了《稀缺》這本書,一切問題都豁然開朗。

《稀缺》是一本由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合著的了不起的書。它通過大量研究,解釋了“稀缺”為什麼會導致認知障礙?為擺脫稀缺心態,提供了有效辦法。

而在我看來,這本科學嚴謹的書,也幫助我們瞭解人的心理狀態,讀懂後,我們會變得更善解人意。

故事裡的兼霞就是典型的稀缺心態

接下來,我們通過《稀缺》這本書,來了解下兼霞的心理過程。


什麼是稀缺心態

稀缺心態就是覺得擁有少於需要的感覺。

例如,你想實現的計劃很多,讀書,寫作,健身,拍抖音,可是能操控的時間太少,你對時間感到稀缺。

或者是想買很多東西,想報學費貴的輔導班提升自己,卻經濟拮据,你對金錢感到稀缺。

擁有比需要的少,結果很簡單,人們會變得不幸福。

故事裡的兼霞,雖然和晶晶同樣生病,無法工作,可晶晶有父母、老公經濟方面的支持。而兼霞是未婚又生病,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物質的匱乏使得兼霞稀缺心態嚴重,無法安心學習。

大城市裡的打工族,都會感同身受,漂泊在外,孤苦無依,但凡有一個支持的力量,哪怕無比微弱,也足以慰藉焦慮的內心,成為向上的動力。


不是你笨,也不是方法不對,科學驗證的“稀缺心態”才是原因

稀缺心態從哪裡來

對稀缺的感覺,取決於可用的資源和我們自身的體驗。‍‍ ‍‍ ‍‍

因此可以得出,我們需要的資源如果嚴重少於現在擁有的資源,或者我們自身的體驗很差,那麼就會引發稀缺心態的產生。

前面說到兼霞獨身一人,沒有經濟支持,最要命的是兼霞的父母不同意她學習日語,她每天一個人在外,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

也就是說,兼霞是一個孤獨的人,身邊沒有陪伴,雖然父母不在身邊,卻會時不時打電話,關心她的病情,反覆提起反對她學習日語的事,干擾她。

兼霞不僅沒有足夠可用的物質資源,更沒有支撐她的精神力量。

兩者共同作用,讓兼霞覺得力不從心。

不是你笨,也不是方法不對,科學驗證的“稀缺心態”才是原因


必須承認,不管你缺什麼,對物質或精神的擔憂,總會時不時地進入你的腦海乾擾你。

因為它是一個懸而未決的事情,成為你一段時間的負擔。你的思想都投入到對這件事情的考慮中,就沒有過多精力去思考別的事情。

這裡需要引入一個概念:帶寬。

帶寬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兩種能力,分別為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稀缺會降低所有這些帶寬的容量,這使我們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還會減弱我們的執行控制力。‍

作者發現,稀缺會導致帶寬容量的降低。研究結果顯示,任何一種稀缺都能導致帶寬變窄。


稀缺心態導致的影響

稀缺的好處就是專注力的提高,因為稀缺會逼著我們,必須做出選擇,精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抽象的事物會變得具體和清晰。

但僅僅是一時而已,從長遠角度看,稀缺導致的帶寬變窄,會讓我們缺乏長遠的眼光,損失更大;

1. 會缺乏執行力:

稀缺會導致對注意力的俘獲。

兼霞如果不缺錢,她或者會繼續比Level4更高級別的學習,或者不糾結直接報名重修,但經濟上的“後顧之憂”,俘獲了她大部分的“注意力”;

這種“權衡利弊”的思維,讓她遲遲不肯行動,陷入矛盾狀態,導致更多的時間浪費,和精神能量的消耗。

有個概念叫內源性思考,即便在大腦中重複一連串數字,這種小事也會對人的總體認知能力產生深遠影響。

‍‍研究表明我們大腦處於休息狀態的時候,其實處於一種神遊的狀態,雖然我們有能力控制大腦,但是有些時候他們還是會失去控制。‍‍

不是你笨,也不是方法不對,科學驗證的“稀缺心態”才是原因

於是當你的大腦,被佔用的時候,就給你的任務造成了分心。‍外部的聲音會干擾我們,清晰而有序的思考,導致執行力下降。

再者,沒有餘閒時間,就沒有辦法去應對突發的事情。‍‍對於生活瑣事中所隱藏的危害,不會過多的去注意,欠缺執行力去做一些預防‍‍措施,所以當危機來臨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措手不及,無法應對。‍

2. 會變衝動,會做出錯誤判斷:

當領導催促你方案的進展、同事向你要資料、家裡還有一堆事尚未解決,我們的情緒狀態不可能好。

在情緒崩成一根弦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沒有好脾氣的溝通。

就像一堆乾柴,處於逢火必著的狀態,一點點小事都能讓自己原地爆炸。

兼霞如果冷靜下來,沒有緊張於自己的“稀缺”,情緒不煩躁,就會迅速做出正確判斷,更不會抨擊給予自己善意提醒的“晶晶”。

雖然專注的積極意義在於,會迫使我們專注在很急迫的重要事情上;但是也會讓我們忽略了更重要更‍‍好的事情。‍

比如說一些企業在經濟蕭條期或非常時期做決策時,都會選擇縮小營銷費用的支出。‍‍但其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應該擴大自己品牌的影響力,為產品推廣打通“任督二脈”,而不是變相縮減關鍵費用。

或者企業淨利潤減少,就開始壓榨員工,減薪加碼,刻薄地對待,要求員工全身心、無空閒的為企業服務,這種“飲鴆止渴”的方式起不了正向作用,反而會削減員工的向心力。

不是你笨,也不是方法不對,科學驗證的“稀缺心態”才是原因

人人都懈怠、鬱悶,沒有好心情去為企業所貢獻,擔心自己這個月的房貸、車貸怎麼還;擔心沒有時間陪孩子對他們的成長不利;

如此嚴重的稀缺心態必然給企業發展蒙上陰影,甚至因為人的失誤導致更大的損失。

可見,稀缺心態的影響,就是當它俘獲我們大腦的時候,我們是不會通過對得失利弊的謹慎思考,來進行權衡的。‍‍

例如當下的一些網貸項目,針對一些急缺錢或者高消費的年輕人,即便知道這樣,會讓未來的自己背上沉重的枷鎖,依然義無反顧。

如果自己身體或最親近的人‍‍,出現突發狀況,衝動之餘就只能顧著去解決眼前的事情。因為未來是不可預見的,我們活在的就是當下。

不是你笨,也不是方法不對,科學驗證的“稀缺心態”才是原因


3. 會變笨和身不由己

心理學家們,提出一個概念叫目標抑制,就是說激活一項重要的目標就會把其他的競爭目標排除在外,令你不那麼容易想到其他你所關注的事。

隧道視野指的是專注於某一事情,就意味著我們會忽略其他事情。‍‍

也就是說稀缺令人專注,但是也會導致我們一門心思的專注於管理手頭的活兒。

我們專注、著手做事,忽視其他重要的事都是基於同樣的原因,就是在視野之外的事情被抑制住了。

對普通人來說,加班加點的工作似乎已經成為常態,每個人清閒時也都明白鍛鍊身體的積極意義,可忙碌的工作會讓自己“不得不”做出錯誤的選擇;

為了保住眼前的這份收入,犧牲鍛鍊的時間為工作服務。長此以往,身體必然要垮。

我們都知道事情可以分為兩類: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和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


不是你笨,也不是方法不對,科學驗證的“稀缺心態”才是原因


如果說工作不重要,恐怕我要被人罵,只是相比之下,沒有好身體就無法工作,所以好身體是工作順利進行的大前提。

而對飆升的房價、孩子的教育支出、養老金等催生的稀缺心態導致“顧不了那麼多了”,先保住急迫的事,對健康的重視只能一拖再拖。

直到它像個‘定時炸彈’一樣,忽然引爆,提醒你無論多忙,都要重視身體這件事。

兼霞也是如此,晶晶給她的建議沒有任何問題,只是晶晶不理解兼霞的心理問題和情緒活動。‍‍

兼霞缺錢、缺理解、缺支持,對自己身體疾病還有一定的焦慮,在這種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稀缺”壓力下,對‍‍管窺之外的事情,就注意不到了。


因此,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因為笨,或者因為方法不對,而不能成功,究其根源,是稀缺心態導致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