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越多反而啥都不想要?”教你正確手段破解“選擇悖論”

選擇悖論是指選擇的範圍太大,不能做出決定,什麼都不買的情況。選擇會議的範圍導致了更糟糕的決定。問年輕人,他們選擇生活伴侶的標準是什麼?他們會列出智慧、善良、幽默、好身材等,但他們在選擇時真的會考慮這些標準嗎?最終的評選標準將濃縮為一個:好身材。選擇範圍越大,就越不能保證做出完美的選擇,這就導致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不滿。

“選擇越多反而啥都不想要?”教你正確手段破解“選擇悖論”

選擇悖論的結果直接導致“多即是少”。在進行移動App用戶體驗設計時,由於手機設備屏幕比較小,有些在PC適用的用戶體驗設計方法,放在手機終端上之後並不一定適用。想要破解選擇悖論,先給產品功能做減法。

為了做這個實驗,一家超市在第一天就放了24種果醬。顧客可以隨意品嚐和購買這些產品。實驗的第二天,超市裡只有六種。結果如何?果醬第二天的銷量是第一天的10倍。為什麼?因為顧客在品種繁多的情況下無法做出決定,所以他們什麼都不買。用不同的產品重複這個測試,結果總是一樣的。

綜合類電商(比如貓狗商城等)的App,由於品類龐大,是選擇恐懼症暴發的集中地。是不是可以考慮讓用戶自定義設置品類,推薦的品類固定展示,剩下的品類當用戶有需要的時候再選擇性添加展示?在展示特定品類下的商品列表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精減展示,而不是全部展示?很多人覺得精減少會降低收入,事實上恰恰相反。當保潔將26種不同的海X絲產品減少到15種時,銷售額反而上升了10%。這很好地詮釋了“少即是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