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收到“畫畫”作業,一學生的作品卻十分迷惑,看到照片沒話說


現在的孩子啊可比我們那時候“累”多了,上不完的課,寫不完的作業,就連放學、放假還有補不完的課。就連空餘時間都得上各種興趣班。

而說到興趣班,那大多數家長選擇最多的恐怕就是“畫畫”了吧。說到畫畫,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這方面的興趣,而事實上,在畫畫中,可以很好地挖掘孩子的天賦。

老師收到“畫畫”作業,一學生的作品卻十分迷惑,看到照片沒話說

老師收到“畫畫”作業,一學生的作品卻讓人十分迷惑

前一段時間,有看到網上發了一組照片,說是老師佈置了學生在家“畫寵物”的作業,但是在查看學生的作業當中,發現一名學生畫了只貓,雖說很有風格,但是卻十分讓人迷惑,真的有這樣的貓嗎?喏,就像下圖這樣

老師收到“畫畫”作業,一學生的作品卻十分迷惑,看到照片沒話說

剛開始看到的時候,老師很是生氣,這也太糊弄作業了吧!可是當老師收到學生髮來了貓的照片之後,原來學生家的貓真的會做很多“高難度的瑜伽動作”,這個孩子也並不是亂畫的,而且正好把貓最難得的一面展現了出來。

(悄悄說一句,原來人家說貓是液體是這個意思哈哈哈)

老師收到“畫畫”作業,一學生的作品卻十分迷惑,看到照片沒話說

好了,言歸正傳,其實在孩子學畫畫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深入地瞭解事物,同時也能夠極大地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這對於孩子將來走向社會,是非常有幫助的。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呢?

1、養成觀察習慣,明確觀察目的

觀察對象可以隨時進行,但是前提下要有目的進行觀察。

比如:家長可以讓孩子在觀察某件玩具的時候,要注意其形態、顏色、特點等各個方面;在觀察做飯時,要注意整個過程都是不能放過的。

老師收到“畫畫”作業,一學生的作品卻十分迷惑,看到照片沒話說

同時,在觀察的過程中家長還可以讓孩子用語言進行描述;或者孩子與父母一起進行觀察,之後進行互相評議,看看誰是觀察得最仔細的,以及描述最逼真的。如果經常這樣鍛鍊觀察,對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是有很大的幫助。

2、計劃好觀察的事物

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對一件物品進行觀察時,首先做出詳細的計劃,以便於在觀察完成之後,可以分析出觀察有沒有到位,這也是為了達到觀察的目的。觀察的計劃可以分內容、範圍以及時間等方面。

老師收到“畫畫”作業,一學生的作品卻十分迷惑,看到照片沒話說

3、多親自去感受、體驗

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的想象力有發展的空間,那麼就要讓孩子多去動物園、博物館的地方,這些地方可以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覺得到知識。

另外,也要讓孩子多去了解一下各種的車以及運動項目,讓孩子從體驗中去完善自己的感性知識,豐富想象力。

老師收到“畫畫”作業,一學生的作品卻十分迷惑,看到照片沒話說

4、多進行文學藝術活動

培養孩子的想象力,父母可以通過創造環境來實現。

比如:繪畫、摺紙、音樂等藝術活動,對孩子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就非常有作用。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可以有很多自己動手創造、發揮想象的空間。

在成長過程中,如果父母重視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的培養,那麼是非常利於孩子學習各門的功課,尤其是數理化課程,並且,孩子也會逐漸成為一個敏銳、聰明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