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寶寶溼疹反覆,需要知道這 5 點

  1. 有個別媽媽表示,寶寶的保溼工作做好了,藥也用了,然而溼疹還是反反覆覆,很是煩惱。
預防寶寶溼疹反覆,需要知道這 5 點


圖片來源:darentang.org

其實,寶寶溼疹在得到控制之後,爸爸媽媽同樣不能放鬆警惕。要知道,溼疹反反覆覆是常有的事。溼疹一旦緩解就放任不理,就很可能會復發。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溼疹的復發或者延緩復發時間呢?

預防寶寶溼疹反覆,需要知道這 5 點


1、總結經驗,日常注意

總結這一次寶寶溼疹/特應性皮炎的發生有無相關誘發因素。注意寶寶衣物的厚薄,避免過熱。

預防寶寶溼疹反覆,需要知道這 5 點


2、及時滅火,主動維持

一旦爸爸媽媽發現寶寶溼疹有再次發作的苗頭,就要做到及時熄滅小火苗,注意用藥和用藥頻率,這是溼疹的被動維持(發生了才去管)。

溼疹緩解後,可以隔一段時間(幾天,甚至一兩週)使用一次藥物(如鈣調磷酸酶抑制劑),作為溼疹的主動維持治療,作用相當於日常安撫。

預防寶寶溼疹反覆,需要知道這 5 點


3、做好護理,事半功倍

緩解期的保溼劑,需要長期使用。或者我們換個說法,給寶寶養成使用保溼劑的習慣,終生使用。

同時有研究表明,增加寶寶接受日曬的時間,有助於溼疹皮膚的修復。

預防寶寶溼疹反覆,需要知道這 5 點


4、保溼劑的用法

保溼劑是指不含激素、任何藥用成分的保溼霜。我們可以選擇的有 理膚泉針對特應性皮炎的保溼乳/Aveeno的燕麥霜/貝德瑪PP霜/優色林/雅漾/凡士林等。

預防寶寶溼疹反覆,需要知道這 5 點


使用方式:每天1-2次,可以在洗澡之後全身大面積塗抹。兒童每週的用量在150-200g。如果是單純的溼疹,並沒有符合特應性皮炎的其他條件,比如家庭遺傳傾向、免疫球蛋白E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等,只是在局部使用保溼劑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掉以輕心,因為特應性皮炎的診斷還是需要根據疾病發展的過程來定,需要動態觀察。

預防寶寶溼疹反覆,需要知道這 5 點


5、衣 食 住 行 洗

衣服:在衣服的選擇上,爸爸媽媽們應該給寶寶選擇寬鬆的、純棉面料的、並且儘量是淺色的貼身衣物。有的寶寶可能對部分化工染料、色素過敏。不要選擇毛絨的、蠶絲的、化纖的面料,防止引發皮膚瘙癢刺激的過敏。洗衣服的時儘量不使用柔順劑。

食物:對明確過敏的食物(速髮型過敏反應)建議停止攝入,但這往往與急性蕁麻疹相關而不是溼疹,對食物可能加重的溼疹,可以【暫時】延緩攝入,但不意味著未來均無法攝入,可以稍後少量逐次添加,記錄寶寶的飲食日記。

住:保持環境的清潔、通風、涼爽,適當增加環境的溼度有助於改善寶寶溼疹/特應性皮炎的情況。寶寶玩的毛絨玩具需要及時清洗。家裡儘量不要鋪大面積的地毯,針對有鋪地毯的家庭,需要定期清洗地毯,保持地毯乾淨,避免塵蟎等細菌的滋生。床單被套儘量做到每週更換。養寵物的家庭需要特別注意寶寶溼疹是否會受動物毛髮、排洩物影響。

出行:如果寶寶對植物/花粉過敏的話,避免去植物園遊玩。

洗澡:儘量淋浴而不是盆浴。對於小寶寶來說,很難做到不盆浴,那麼洗澡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以內,不要過長,避免角質層長期浸泡在水中而過度水合。水溫儘量控制在32-40度之間,不要過熱。沐浴露的選擇上,儘量選擇溫和的、泡泡不是過於誇張的弱酸性產品。

預防寶寶溼疹反覆,需要知道這 5 點


下圖為中國特應性皮炎診療指南(2014版)中提到的護理注意事項。

預防寶寶溼疹反覆,需要知道這 5 點


預防寶寶溼疹反覆,需要知道這 5 點


寶爸寶媽關心的其他問題

Q 1 :寶寶紅屁股和溼疹是一回事嗎?

A 1 :寶寶的紅屁股有可能是尿布皮炎,與溼疹不同的是,尿布皮炎侷限在寶寶穿尿布的區域,這個位置潮溼又不透氣,而尿液或便便可以分解出氨,氨分解之後會刺激皮膚,引發尿布皮炎。

爸爸媽媽需要勤換尿布,或者更換吸溼性更好的尿布,也可以考慮一下開襠褲,儘量避免寶寶的尿液/便便粘在屁屁上。

Q 2 :皮疹好了,紅印/黑印還未退,怎麼辦?

A 2 :紅印是炎症過程中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所導致的皮膚局部發紅,在炎症恢復後,(部分)毛細血管會慢慢的回縮。爸爸媽媽不要著急,積極用藥維持,做好保溼,耐心等待。

黑印是炎症後的色素沉著,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消退。同樣做好日常保溼,保護皮膚屏障,維持皮膚正常的新陳代謝,等待黑色素慢慢排出。

Q 3 :寶寶皮膚黏糊糊的,還要保溼嗎?

A 3 :在寶寶皮膚通風基礎上保溼。(詳看評論區),沒有任何不適,不需要生理鹽水沖洗。有不舒適的時候再使用。幾乎可以安全的第一時間用於應對鼻腔的任何不適。

Q 4:如果寶寶不是溼疹,還可能是什麼病?

A 4 :如果是剛出生十到二十天的寶寶出現了紅斑,那也許不是溼疹,是新生兒紅斑。如果是一到兩個月的寶寶面部出現粘膩的皮屑、小疙瘩,也許是脂溢性皮炎,與寶寶離開母體之後,激素水平的改變相關,會自己慢慢轉好。當然也有可能是痱子、蕁麻疹、病毒疹等等...

所以當寶寶出現皮疹,媽媽們不能確定是何物時,我的建議還是及時就醫,請醫生來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