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瘋女人"皮囊下,隱藏著西方"平權主義"的抗爭

薩克雷評價“《簡·愛》是一位偉大天才的傑作”。

《簡·愛》是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以英國崛起後,婦女的地位仍未改變的背景所作。

一、瘋狂的女性角色

胡適曾說“一個國家當女性地位開始提高時,也寓意著它開始逐漸的走向民主。” 在當時的英國工業極為發達,可謂世界頭號強國。

但是當時的女性,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做好家庭婦女。所以,勃朗特和她的妹妹在創作時都選用男性筆名。正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夏洛蒂·勃朗特根據她自己的生活經驗創作了這部追求女性平等的不朽名作。

《簡·愛》:

1. 義不受辱的女中豪傑

“悲劇是將人的經歷,掰開了,揉碎瞭然後暴屍街頭”。女主人公簡·愛和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一樣,都是出生於貧苦的牧師家庭。她相貌平平而家世低微,但她卻從不因此而自卑。相反,在簡·愛眼中非常蔑視那些道貌岸然的權貴。

父母雙親在她處於襁褓中時,便全部離世。幸好,簡·愛的舅舅及時的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這只是悲慘境遇的開始,畢竟不是自己的原生家庭。舅媽也就是裡德太太,對簡·愛非常不待見,經常對她非打即罵而且經常不給飯吃。

同時,自己的表兄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他蠻橫殘暴,對待簡·愛經常是拳打腳踢。通常對於寄人籬下而又舉目無親之人,都會選擇默默的忍受。然而簡·愛不是一個柔弱女生,雖然她因為長期營養不良而導致肌瘦體乏,但是她還是隨時保持戰鬥狀態。

以至於那個刻薄而又吝嗇的舅媽,在很長一段時間見到簡·愛都瑟瑟發抖。

因為人的身上有一種氣場,這與體格強健與否無關。只要是義正辭嚴,都會給予那些卑鄙可恥的小人迎頭痛擊。就像簡·愛曾經一番話下來,竟然令裡德夫人抽搐了起來。

童年的不幸遭遇和無數的流言蜚語,並未將簡·愛打敗。她將這些來自外界的侮辱,轉變成自己的精神力量。並且,在一次次的困難中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堅強。正因如此,簡·愛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愛情觀。

《簡·愛》:

在舅舅的家人眼裡,包括冷眼的舅媽,殘暴的表哥還有吝嗇的表姐;簡·愛一直是一個瘋女人的形象。正是因為他們的為所欲為,才鑄就了簡·愛的近乎瘋狂。當與羅切斯特墜入愛河時,她卻發現了桑菲德爾莊園還有一個女主人。

即使在過於相愛,在過於離不開,簡·愛還是無法接受自己淪落為他人的情婦。於是她離開了這個環境舒適但使她渾不欲簪的地方,開始了流浪的生活。終於,簡·愛在一個雨夜倒在了冰冷的街道上。

幸得聖約翰發現了她,並決定帶她一起前往位於東方的印度。但簡·愛心中始終對於羅切斯特放心不下,欣然返還去尋找自己的愛情。她在火海之中,救出了殘疾的羅切斯特。承蒙上天垂憐,有情人終成眷屬,簡·愛在歷經苦難之後終於收穫了自己的幸福。

2. 近乎瘋狂的婦女

“在英吉利貴族中,大家都標榜賢妻。而這有兩條判斷方法:首先,女人須得將家中瑣事以及僕人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其次,不論在社交場合還是家庭中必須保持良好的品德修養。”

在《簡·愛》中有這樣一個角色,但她只生活在別人的演繹當中。

這個人就是羅切斯特的正式妻子,伯莎·梅森。相比起簡·愛的反抗精神,她更加極端。梅森生活在一個富商家庭中,但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於父兄眼中她不過是個商品。正如羅切斯特所說她挖空心思恭維我,拼命賣弄美貌和才藝來討我歡心”。

《簡·愛》:

在“出賣”給羅切斯特後,作為一個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女人,夫君就是她的全部。梅森整日都在想著如何能夠引起夫君的注意,但不久後她的家族性遺傳疾病便暴露無疑。雖然羅切斯特知道,這並不是她的錯卻因此對她非常厭惡。

精神上的刺激,使得梅森開始了紅杏出牆的生涯。本以為這能夠緩解自己的病情,不成想卻更加嚴重。在結婚四年後,羅切斯特便將妻子有如犯人般關了起來。梅森時而清醒,時而瘋狂。

梅森有三次逃出來的經歷,但每次都會給別人帶來深重的災難。第一次時,她意欲將丈夫燒死,但沒有成功;第二次,她殺死了出賣自己的弟弟,並且把家人逐一刺傷;最後一次,她將整個莊園點燃,自己也從樓頂一躍而下,瞭解了自己的生命。

二、鬥爭精神的體現

托爾斯泰曾說“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毫無疑問的是,這兩位女性形象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一面。但在她們的身上都以不同的方法,一直在追求著、抗爭者。這與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遭遇密切相關,那麼她究竟為何要以近乎瘋狂或者瘋狂至極的手法來塑造角色形象呢?

1. 突出反抗精神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簡·愛和梅森,都有一個不幸的童年。簡·愛自小生活困苦,常常忍飢受凍,並且還要一面經受寄人籬下的辛酸滋味,一面與那些待自己不公之人抗爭。

《簡·愛》:

梅森家境非常優越,但是母親卻一直被關在瘋人院裡。自己的父親和兄長,都是見利忘義之人。他們擁有財富,但還想更上一層樓—獲得社會地位。所以,梅森在他們眼中更像是臺階。父兄只有踩著她,才能往上攀爬。

簡·愛的瘋狂是僅限於在道德和常理能夠接受當中,她雖然是旁人眼中的瘋女人但不過是其抗爭的另一種表現。在舅舅家中,面對種種歧視和不公正待遇,簡·愛只能將自己變得愈發堅強。

2. 社會使人變得瘋狂

結合作者的經歷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可以看出夏洛蒂·勃朗特也是一個極具抗爭精神之人。正所謂著書以言志,書中鞭撻了那個使女性地位低下的社會環境,歌頌了勇於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

簡·愛這個家境貧寒且其貌不揚的女人,她所經歷的大多是所有底層女性階級的縮影。勃朗特賦予了簡·愛完整且獨立的人格,並且充分的肯定了她的所作所為。並不是簡·愛自己想變得瘋狂,而是在那個大環境中,女性追求真愛,追求自由就是不合常理的舉動。

三、女權的覺醒

《簡·愛》塑造了一個性格堅韌、樸實無華而且又極具抗爭精神的女性形象。簡·愛,作為一個從小無人疼愛的孤兒,歷經了各種磨難,艱難困苦,最終收穫自己的愛情。她不顧世俗的偏見,執著追求自我,不顧一切的維持作為女性的尊嚴。

1. 在彷徨中掙扎

所謂瘋狂,也只是別人眼中的瘋狂。梅森如果能夠得到真愛,相信她也不會變得如此狂躁。但正是因為父兄的原因,將她嫁給了一個不愛她,但雙方又無法擺脫彼此的男人。可以說是社會將一個好人逼瘋了。

《簡·愛》:

相比於簡·愛,伯莎·梅森更為不幸。因為從一開始簡·愛就在不停的反抗,她也一直嚮往自由的生活。如果人想要獲得自由,首先要實現財富自由。這也是古代中國女人綁小腳的原因,只要裹上了足,她們便只能依靠男人養活自己。

梅森與其非常相像,在家中依靠父親;婚後又依靠丈夫。二人的抗爭具有極大的差別。簡·愛是與世俗抗爭同命運抗爭,而伯莎·梅森則只是在向那些揹負她之人抗爭。簡·愛無時無刻不在鬥爭狀態,因為她有自己養活自己的能力所以才具備更多選擇的權力。

2. 在反抗中尋找自由

所以她才以一己之軀,對抗人高馬大的表哥;反駁咄咄逼人的舅媽。這使得簡·愛自幼便養成了獨立自主,且無堅不摧的性格。

所以,在和自己深愛的羅切斯特婚禮上得知真相後簡·愛也走得義無反顧。在聖約翰與自己的求婚儀式上,簡·愛還是放不下羅切斯特便毅然回去將他救出火海。即使他是殘疾,也願意攜手度過一生。

而梅森是真正的瘋狂,因為遺傳疾病的關係再加上種種的刺激致使她精神失常。渾渾噩噩中,梅森意識到了自己應當敢於反抗。但她所行之事,已然走向極端。為了報復羅切斯特竟然與人通姦,“伯莎·梅森——她跟自己聲名狼藉的母親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將我拽入了可怕又可恥的痛苦之中”。

《簡·愛》:

伯莎·梅森用常人難以理解的方式,展開了自己的抗爭。但這些換來的,卻是日復一日的囚禁,直到她真正的喪失了理智。而書中反覆提到“瘋女人”,是因為作者想通過這種瘋狂的行為舉動來表現社會畸形下女性的抗爭精神。

四、結語

美國作家辛克萊·劉易斯曾說“《簡·愛》的美中不足之處,便是它的圓滿不符合當時的社會條件。”顯然作為女性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並不是一個冷血之人。在書中,幸福的標準就是能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再加上自由選擇的權力。

參考文獻:

《簡·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