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Kseniia Ivanova/EyeEm/Getty Images

在家的你,是不是嘴巴早就寂寞了?今天就和LP一起用泰國美食的酸辣,刺激你的味蕾過過癮吧

各色原料和手磨的香料,“排列組合”成了五顏六色的泰國料理,傳統的泰國菜派系眾多,雖吃起來感覺逃不出那幾種味道,實則也具有鮮明的地域性。那麼在各個地方有哪些不容錯過的美食呢?速速下滑!


泰國中部及曼谷

精工細作,融匯各國元素,

尤其受到泰國宮廷菜、中餐和清真飲食的影響。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9MOT/Shutterstock


泰式炒米粉

PHAT THAI

"一碗炒米粉似乎凝聚了泰國菜

所青睞的一切美妙味道和口感"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SAYASOUK/Shutterstock

又細又扁的米粉、雞蛋、蝦仁與泰國特有作料一起烹炒,究竟有什麼魔力,竟會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泰國菜呢?也許正是“phat thai”將每一種泰國最具代表性的味道、原料和口感凝聚在一起的魅力。泰式炒米粉初入口時是酸的,接著是甜的,最後則是鹹的。傳統上講,菜裡的酸味是由酸角這種泰國中部很常見的水果散發的,或者用醋也可以。不管用什麼來展現酸味,菜裡一般都會放很多糖來平衡這種味道。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Room98/Shutterstock

味道的多元僅僅是泰式炒米粉魅力的一方面。炒米粉中有飽滿的蝦仁、筋道的米粉、鮮嫩的雞蛋以及脆脆的花生和豆芽,口感上也非常豐富。另外米粉的配料可以盡情靈活多變。如果沒有蝦,你就用雞肉、魷魚或是豬肉,放開了用,把米粉換成粉絲也沒問題。泰式炒米粉也屬於“一菜餐”,在曼谷和泰國中部,一般有了炒米粉就是完整的一頓飯了。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Catherine Sutherland/Lonely Planet

聖羅勒辣炒豬肉末

PHAT KAPHRAO MUU

"行色匆匆的曼谷人就愛用這道菜來迅速解決午餐。"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Ekachai Sathittaweechai/Shutterstock

曼谷的街頭小吃包羅萬象,想挑出一道最具人氣的單品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這道用辣椒、大蒜和聖羅勒葉炒豬肉末的“phat kaphrao muu”絕對可以排在人氣榜的前列。的確,大多數泰國人吃起辣來能讓許多外國人目瞪口呆。但和不少(辣的)泰國菜一樣,這道菜在調味方面也是一個廚師一個樣。炒豬肉末不是非辣不可的,也有泰國人不愛吃辣,其精髓在於要略帶鹹味和甜味,而且不能有湯汁。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Austin Bush/Lonely Planet

除了辣椒的辣,這道菜最主要的味道來自聖羅勒。這種帶葉香草盛產於泰國中部地區,儘管在泰國以外可能不太好找,但絕對不要偷懶用普通的泰國羅勒或是意大利羅勒代替,因為聖羅勒味道奇香,回味帶辣,任何其他東西都無法取代。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Austin Bush/Lonely Planet

這道菜之所以備受食客青睞,另一個原因就是它靈活多變。豬肉是最常見的原料,但你也可以如法炮製,炒海鮮(魷魚或大蝦)、炒牛肉、炒皮蛋,炒什麼都行!但靈活多變之中,有一點絕對不能變,這道菜要用蛋來配,煎雞蛋或是攤雞蛋都行。另外還要配上一小碗湯,要麼是泡菜湯,要麼是苦瓜湯。


雞肉青咖喱

KAENG KHIAW WAAN KAI

"用椰漿、泰式調料和辣咖喱醬製作出來的青咖喱,

可以把各種味道靈動地展現出來"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musicphone1/Getty Images

和大多數泰國中部的咖喱菜餚一樣,製作青咖喱的第一步就是製作咖喱醬湯底,需要把多種乾鮮香料(當然少不了辣椒)放在花崗岩搗缽裡搗碎。咖喱醬湯底中除了適量的辣椒,也少不了泰國青檸皮來調味,這種表面皺巴巴卻又散發出清香的綠色檸檬,出了東南亞就鮮有人知。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JoannaTkaczuk/Shutterstock

在椰漿中翻炒咖喱醬來平衡其中的酸爽和辛辣,是泰國中部很有代表性的烹飪技法。把咖喱醬在椰漿中炒出香味,再放肉。椰漿中有椰油,所以不用另外放油。放完了肉,就該放其他原料和作料調味了,肉質結實的泰國圓茄子是不錯的選擇,再額外加些椰漿,那種甜甜的味道一定會讓你記憶深刻。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Catherine Sutherland/Lonely Planet


濃咖喱蝦

KUNG PHAT PHONG KARII

“創新的中式味道,讓人驚喜”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Austin Bush/Lonely Planet

許多今天被普遍認為是泰國菜的菜餚事實上都源自外國,尤其是泰國的炒菜,不管是炒飯還是炒麵,幾乎所有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從中國傳來的。這道椰漿咖喱蝦也是如此,大蝦和咖喱粉的搭配雖不常見,卻備受讚譽。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Austin Bush/Lonely Planet

這道用海鮮、雞蛋和咖喱粉炒出來的佳餚,最初是在19世紀或20世紀由中國福建的廚師帶入泰國的,它迅速成了泰國各地中餐館和海鮮餐廳的必備菜式。曼谷藍象餐廳(Blue Elephant)的老闆儂羅·索瑪裡薩旦比對這道菜的改良則使其從源頭向泰國本身的特色邁進了一步。“我的做法與眾不同,因為加入了椰漿和泰式辣椒醬,這道菜變得更有泰國味兒了。”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Austin Bush/Lonely Planet

泰式辣椒醬,是讓這道中式菜更有泰國特色的創新元素,也增加了其中辛辣的味道。但就算加了辣椒,這道菜也並非多麼重口。咖喱粉本身並不辣,又因為加了椰漿和煉乳,所以口感會很香濃順滑,還略帶一絲甜味。泰國菜講究的就是不同味道的平衡。大蝦、螃蟹、扇貝或魷魚都可以,但一定不要用雞肉或牛肉。


炸鯰魚涼拌青芒

YAM PLAA DUK FUU

"在泰國中部頗有人氣的涼拌菜明星選手"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Austin Bush/Lonely Planet

泰國菜講究平衡,這種平衡不僅體現在精妙的作料搭配上,也反映在不同菜餚的口感銜接上。一頓完整的泰餐,少不了一道湯、一道炒菜和一道沙拉。在曼谷以及泰國中部地區,如果有這麼一道泰式沙拉堪稱平衡各種泰國菜的味道與口感的代表,那就是搭配了風味醬汁的炸鯰魚涼拌青芒。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Austin Bush/Lonely Planet

和大多數泰式涼拌菜一樣,醬汁是成敗的關鍵。這款沙拉的醬汁是用大蒜、辣椒、魚露、青檸汁和糖混合而成的。酸、微甜、鹹、辣,四種味道缺一不可。辣是其中的點睛之筆。當然這道沙拉的主料鯰魚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鯰魚的烹飪方法很獨特,烤了切碎後,再用油炸。炸過的鯰魚非常酥脆,放到這款涼拌菜裡再合適不過了。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Austin Bush/Lonely Planet


泰國北部

口味柔和,講究應季而食,遵循古法烹飪。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Catherine Sutherland/Lonely Planet

泰國北部風味辣雞湯

YAM JIN KAI

"雖是泰國經典湯食,卻具有鮮明的泰北特色,

以多種幹香辛料將酸的青檸汁取而代之。"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AS Food studio/Shutterstock

泰國中部有一種新鮮香草、辣椒、青檸汁和蝦煲出的酸辣湯,叫作“tom yam”,說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冬陰功湯。其實,泰國北部的“yam jin kai”和冬陰功湯很相似,但它即便是在泰國國內也鮮有人知。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Matt Munro/Lonely Planet

這種辣湯裡會放許多香辛料,所以要比泰國中部的冬陰功湯香味更濃。這些香辛料裡面包含多達10種配料,其中既有較為常見的香菜籽,也有比較罕見的美洲花椒,泰國北部特色的“肉沙拉”(laap,類似中餐的涼拌菜)常用這種泰國的“十三香”調味。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Monika Reinhardt/Shutterstock

辣湯與泰國中部的冬陰功湯的另一個區別就是鹹香味。泰國的北方人不愛吃甜,所以這道菜完全不放糖。但和冬陰功湯相似的地方在於,新鮮的香草對泰北的辣湯來說同樣十分重要,它們可是底湯不可或缺的原料。新鮮的香草還可用作湯上的點綴。


椰奶竹筒飯

KHAO LAM

"經過在竹筒裡三個小時的烘烤,

椰奶從竹筒頂部的糯米中間汩汩冒泡,

第一口吃下去香甜軟糯,回味無窮。"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由圖蟲提供

竹筒飯在泰語中稱為“khao lam”,這種放在竹筒裡烤出來的糯米飯是泰國最受歡迎的甜點小吃之一。雖然在泰國各地都吃到,但只有在其發源地——糯米無窮、竹子無盡的泰國北部,才最正宗。竹筒飯全年都能吃到,但其實傳統上竹筒飯應該在冬天吃,因為它營養豐富、熱量高,吃完身上熱乎乎的。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Mark Weins/Lonely Planet

竹筒飯總是“一分為二”的,上面的部分在泰語裡叫“nha khao lam”,意思是“竹筒飯的臉”,味道最香濃。這是因為竹筒飯是豎著烤的,其間椰脂會因受熱而向上,最終在頂部形成甜得不可思議的奶凍,被許多人視為竹筒飯的精髓。下面的部分也很香糯,但甜味和奶香與頂部根本沒法比。尼迪瓦帝的竹筒飯可以說是用糯米做的布丁,甜香至臻,奶味濃厚,此外更融入了一種竹子烘烤後特有的清香。


泰國東北部

植根於鄉土的菜式,味道濃郁,香辣霸道。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Ploipiroon/Shutterstock

蕉葉烤鯰魚

AEB PLA DUK

"魚果然還是要烤著吃才香!"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Mark Weins/Lonely Planet

納別布·噶木桑女士在難府之所以家喻戶曉,就是因為她做的“aeb”(蕉葉粽)。這種泰國北部美食常常以魚肉為主料,用香料醃製入味後再用蕉葉包好,放到火上烤熟。這是泰國北部常見的街頭美食,是邊走邊吃的好選擇。只要再來點兒糯米飯,一頓美味簡餐就齊活了。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Mark Weins/Lonely Planet

納別布被當地人稱作龍姨,只負責在家做菜。龍姨告訴我們:“難府的人看到包捆蕉葉的方式就知道,哪些蕉葉粽是我做的。”她用的調味醬味道豐富而平衡,魚肉給的也多,這些都讓她的蕉葉粽大受追捧。龍姨每天會做四五種蕉葉粽,蕉葉烤鯰魚總是賣得最好的一種。如她所說:“鯰魚與檸檬草和辣椒麵簡直就是絕配。”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Mark Weins/Lonely Planet

那種檸檬草和大蒜特有的香味讓人十分難忘。魚肉裡的油脂被烤了出來,讓她的蕉葉粽肥美多汁,香氣四溢。龍姨希望她的顧客能夠“gin im loko aroi”,這句話在泰語中的意思是“吃到不亦樂乎”。


烤豬頸肉

KAW MUU YANG

“用蘸醬點燃你的味蕾”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由圖蟲提供

在泰國東北部的各式肉類中,豬肉輕而易舉地佔據了人氣王座,有幾十種菜餚都和豬肉有關,但最直截了當的吃法就是把豬頸肉在醬油等調料中醃製後,置於炭火上炙烤。豬頸肉本身就是許多泰國廚師最喜歡的部位,因為它肥瘦相間,又有漂亮的大理石紋脂肪,保證了肉質總是鮮嫩多汁。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Austin Bush/Lonely Planet

和泰國中部比起來,泰國東北的多數人,尤其是烏汶府的人,不愛吃太甜的東西,所以做的烤豬頸肉也不像其他地方的那樣甜。豬頸肉先要在炭火上炙烤,然後切成合適的大小,切的時候要橫紋下刀,這樣切出來的肉片不但更容易咀嚼,每一口肥肉和瘦肉的比例也相當。烤好的豬頸肉口感鮮嫩無比,鹹得恰到好處,還有淡淡的姜味。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由圖蟲提供

但光吃烤豬頸肉還不夠,沒有蘸醬,這道菜就不完整了。蘸醬以鹹辣為主,裡面加了許多烤辣椒麵和魚露,還略微加了些青檸汁,因為酸味也是不可或缺的。這種蘸醬一絲甜味也沒有,但十分辛辣過癮,與薰香嫩滑的豬肉堪稱絕配。


泰國南部

辣中魁首,倚重海鮮、辣椒和鹹鹽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Worrawout Varinthanutkun/Shutterstock


清酸湯魚

KAENG SOM PLA

“咖喱酸湯才更帶勁!”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Mark Weins/Lonely Planet

如果只能用一種食物概括泰國南部的飲食,那一定是咖喱酸湯。這種酸辣湯通常使用魚肉製成,並加入大量的辣椒和新鮮薑黃。泰國其他地區的咖喱酸湯與之相比,更像是遠方表親——它們通常是紅色的而非琥珀色,並且更甜而少辣。泰國南部的咖喱酸湯雖然不是很甜,但酸爽熱辣,每一口都讓人無比滿足。對泰國南部的人來說,無咖喱酸湯不成席。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由圖蟲提供

在甲米海口海鮮酒家,你可以嚐嚐咖喱魚肉酸湯或咖喱蝦酸湯,但咖喱魚肉酸湯才是最傳統的吃法。此外,你也可以選擇青木瓜、筍或芋頭莖等蔬菜作為搭配。有的咖喱酸湯用的是尖吻鱸魚,又名亞洲海鱸魚。這種魚肉質柔軟,口味清淡,能很好地和湯汁融為一體。不同於帶有甜味的熟木瓜,青木瓜微酸且生脆。咖喱酸湯的湯底融合了所有食材的味道,酸辣完美平衡,並呈現出薑黃的健康色澤。


普吉島風味煨豬肉

MUU HONG

“軟軟糯糯的豬肉,真香!”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由圖蟲提供

普吉島上有許多來自福建的客家人,對當地的餐飲風格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道普吉島風味煨豬肉在烹製過程中加入了醬油、棕櫚糖和胡椒,需要燉上好幾個小時,才能將它的味道體現。普吉島風味煨豬肉嚐起來應當是鹹甜適中的,其中的關鍵就是選用上乘的胡椒和香菜根,它們能讓豬肉更加入味。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由圖蟲提供

這道菜裡的香辛料放得並不多,黑胡椒和白胡椒是增添風味的主角。醬油和棕櫚糖以及長時間的煨煮,也讓豬肉口感更濃郁。有人做這道菜時會放雞蛋,但塔納蓬喜歡在裡面加入鴨蛋。因為他覺得這會“增加這道菜的色澤和味道”。他做的煨豬肉要用到三個部位的豬肉,口感柔軟,呈現出慢燉後的醬汁色澤。胡椒味十足的醬汁收到質地濃稠,讓鹹鮮的醬油有了一絲甜美的滋味。


魚肉咖喱拌米粉

KHANOM JIN NAM YA KHATI

“不容錯過的本地味道”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Mark Weins/Lonely Planet

在泰國南部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一種叫”nam ya khati”的魚肉咖喱醬,它有濃郁的椰漿湯底,融合了大量香辛料。這道菜的經典搭配是一種叫“khanom jin”的鮮米粉,兩者放在一起成了濃湯魚肉咖喱拌米粉。這道菜通常被人們當作早餐或者午餐,和本地蔬菜香草拼盤“phak naw”一起吃。對很多泰國人來說,如果去了泰國南部而沒有吃濃湯魚肉咖喱拌米粉的話,簡直不算去過。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Mark Weins/Lonely Planet

一份濃湯魚肉咖喱的味道如何,取決於加入了多少魚肉和咖喱醬。好的濃湯魚肉咖喱應該是味道豐富而飽滿的。這種南部風味的咖喱和其他泰國咖喱的主要區別在於加入了更加濃郁的椰漿和薑黃,呈現出一種漂亮的黃色。新鮮的米粉口感爽滑,非常適合搭配濃郁的咖喱醬。魚肉咖喱辛香四溢,充滿了檸檬草、南姜和薑黃的味道,此外還有濃稠椰漿帶來的奶油般的絲滑口感。


先碼上這些讓人胃口大開的美食

等疫情結束後去778~

你還有哪些推薦?

評論區一起雲~逛~吃~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隱藏“吃貨國”!每一樣都讓你瘋狂眼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