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區蔬菜種植,為何熱衷使用日光溫室,而不是高端的連棟溫室

關於北方大棚的民間俗語

● 現在我頭條後臺中也經常有網友私信我,建設蔬菜大棚什麼價格?其實,在我的多年工作經驗中可以瞭解到。諮詢我的這些網友呢?他們並沒有種植的蔬菜大棚,而是看到有人搞蔬菜大棚賺到錢了。他們也想從事這個行業,不然他不會這麼諮詢我。對於有種植經歷的網友或菜農朋友,他們在私信我的時候,都是直接諮詢日光溫室(暖棚)的價格如何?還會在私信中說明在什麼地區的?

● 因為對於菜農來講,他們都知道日光溫室(暖棚)是最為北方地區特有的溫室類型。它在南方地區是絕對是看不到的,這一點完全與“暖棚”吻合不了。對於“暖棚”這樣的稱呼是作為老的蔬菜種植匠人對它的尊稱,“日光溫室”這樣的稱呼是溫室行業中的專業名稱。相比而言,日光溫室挺起來更為顯得高檔一些,但這不是起名的最主要因素。其實主要是體現在日光兩個字上,在白天的陽光照射,日光溫室內部溫度可以達到30度以上。在白天可以給日光溫室充足的蓄熱,只要不是特別寒冷的天氣,日光溫室不增加採暖設施,依然可以進行蔬菜的生產。


北方地區蔬菜種植,為何熱衷使用日光溫室,而不是高端的連棟溫室

純正日光溫室


導讀:在北方地區發展的蔬菜大棚(日光溫室),最早是在60年代的山東壽光地區,它的發明人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蔬菜大棚的發展起因就是要解決冬季人們沒有新鮮蔬菜的問題,在北方地區以前主要的吃的蔬菜以白菜和土豆為主,因為這兩種蔬菜不僅是便宜還是更容易存儲。另外一點因素是蔬菜大棚的建設費用低,這一點與發明人有莫大的關係。從日光溫室的發明開始到現在,它的整體結構並沒有變化,只是相應的材料又了不同的更新,比之前的實用時間更長、冬季更保溫了。

日光溫室的建設用地情況

在設施農業的發展中,日光溫室也是作為農業設施。不過它在建設中對於土地的使用上並不需要任何的申請,可以在任何的性質土地上進行建設,這個也包含的基本農田。因為蔬菜的生產也是作為農業生產的一部分,並沒有逾越基本農田的土地保護的紅線。

①日光溫室前期基本是自家農田試種

對於這一點該怎麼說呢?大棚蔬菜種植使得農民變成了菜農,也就是以前種地為生到現在種菜為生。在有這樣的發展轉變的因素是,種菜比種田的經濟效益更好一些。這是農民到菜農轉變的一個最大的初衷,也是非常符合社會文明的發展。對於前期大棚建設一般都是在自家的耕地上進行的,一開始大家對於大棚蔬菜的種植來講並沒有任何的經驗,並不幹進行大規模的種植,經過初次的種植經驗、銷售的經驗,有了豐富的驗證,也就是造就了現在很多的蔬菜生產基地。


北方地區蔬菜種植,為何熱衷使用日光溫室,而不是高端的連棟溫室

新材料日光溫室


②日光溫室的建設費用

在溫室的建設費用主要分為兩部分:土壤使用費用與溫室材料費、施工費。對於早期的農民的建設大棚主要是在自家的土地上建設,並不會出現土地使用費或租金之類的。在早期的日光溫室建設材料也相對比較簡單,尤其是棚骨架,基本是以竹木結構,價格相對便宜。覆蓋材料而言,採用的塑料薄膜也是早起的EV膜和草簾保溫被,這是最原始的日光溫室。在施工的情況基本是自家人以及親朋好友的助力下完成,然而發展到至今就不同了,不論任何材料都有了新的發展。

日光溫室為何成為北方特有的溫室類型

作為北方特有的溫室類型,它一定與保溫性脫不了關係的。在北方地區冬季注意就是冷,北方也主要是指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西北地區,這個些地方都是比較寒冷的,尤其是東北地區。日光溫室作為北方蔬菜生產的主力,它的保溫性沒得說。相對於有這樣好的保溫性能,對於日光溫室的整體設計結構與保溫材料有莫大的關係。在下面主要介紹兩種常見的溫室牆體結構,磚牆與土牆。不過市場中還存在一些其他類型的牆體,不過並沒有大眾的普及,在這裡就不過多的介紹。

⑴日光溫室建築結構設計


北方地區蔬菜種植,為何熱衷使用日光溫室,而不是高端的連棟溫室

土牆日光溫室


①日光溫室土牆結構

土牆作為日光溫室最早結構,自有日光溫室以來,土牆的日光溫室到如今也沒有消失,現在仍有大部分菜農在使用。土牆的在建設的時候相對來講比較節約,土資源可以就地取材,是需要一定的人工。土牆在日光溫室的應用中,為了增強保溫性。土牆的厚度會非常後,一般為底部厚,頂部薄。最厚的部分一般在50-100公分,頂部在30-40公分左右。這個土牆的厚度主要還是取決於地理位置,在東北建設的土牆厚度比華北地區要厚一些,因素是東北地區的天氣更冷。


北方地區蔬菜種植,為何熱衷使用日光溫室,而不是高端的連棟溫室

磚牆日光溫室


②日光溫室磚牆結構設計

磚牆作為建築行業最主要的建築形式,它的穩定性好於土牆的結構。土牆最怕的就是降雨,雨水的沖刷會對土牆造成很多的衝擊,尤其是夏季,土牆日光溫室非常容易出現倒塌,一般經歷過雨季後,土牆的就需要進行休整保證冬季種植的使用。對於磚牆的設計來講,一般在華北地區採用的為24磚牆或外加5公分保溫層,基本就可以保證承重性與保溫性。而在東北地區,單層的24磚牆並不會起到足夠的保溫性。一般採用的37磚牆外加15公分保溫,另外在東北黑河地區,需要用雙層24牆體中間需要增加15公分保溫,才能抵禦寒冷的襲擾,保證溫室內的溫度適合作物的生長。

⑵日光溫室設計結構


北方地區蔬菜種植,為何熱衷使用日光溫室,而不是高端的連棟溫室

日光溫室骨架對比


①日光溫室骨架

在這裡不管是土牆或磚牆結構的日光溫室,它們的骨架是可以進行通用的,只不過在固定的節點上有點區別而已。從日光溫室骨架的發展歷程來看,早期使用的竹木結構、鋼筋花架、一直到現在的几子鋼或橢圓管骨架。它們的使用時間、可靠性也是逐漸的增強,不過在價格上也是有提高的,這個也是符合發展的過程。溫室作為臨時性建築,它的設計壽命來講就是10年。對於几子鋼或橢圓管骨架來講,基本可以滿足使用時間。另外在骨架的設計上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使用的時間,最重要的是骨架的承重性。北方地區冬季降雪是最為普通的,尤其是東北地區,降雪頻繁不說,降雪量還是比較大。對於降雪量設計一般需要滿足最近30年的最大降雪量設計,几子鋼骨架或橢圓骨架基本都可以滿足這個要求的。另外兩種骨架的運輸、安裝都極為的方便。


北方地區蔬菜種植,為何熱衷使用日光溫室,而不是高端的連棟溫室

不同覆蓋材料日光溫室對比


②日光溫室多為塑料薄膜

塑料薄膜作為日光溫室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僅有良好的透光率、還有一定的保溫性。現在日光溫室中使用最多的就是防滴露的PO膜,厚度一般選擇8絲或10絲。這個就根據自身的預算問題、建設地區的問題,在東北地區建議選擇厚一點的薄膜,可以減少大棚的散熱係數、增強溫室內的溫度。不過在東北地區,一些日光溫室已經採用陽光板進行覆蓋,雖然陽光板透過率低一些,並不影響作物的生長,但在保溫性要好於塑料薄膜,但價格是塑料薄膜幾十倍。8絲PO膜2元左右一平米,8MM陽光板最便宜的也要40元一平米。相比較而言還是塑料薄膜使用的比較多。


北方地區蔬菜種植,為何熱衷使用日光溫室,而不是高端的連棟溫室

複合材料保溫被


③日光溫室保溫被

在比方地區的日光溫室保溫性設計,不僅僅有牆體的保溫措施,還有前屋面的保溫被設計。這樣就可以把整個的日光溫室進行的保溫措施下,才最終成就的日光溫室。保溫被的選擇有著更多的多樣性,在上面說過的草簾保溫被,現如今也仍有使用,只不過佔比率比較低而已。一般在華北地區選擇的保溫被為類似與棉花的保溫材料,兩側採用防水材料進行包裹。而在東北地區一般採用的毛氈保溫或採用新型的複合材料保溫被,他們的保溫性能會更好,相對價格也是普通保溫被的一倍多。

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造價與冬季蔬菜種植的關係


①前期投資情況

講到這裡,有一點大家都明白。想要在北方的冬季進行蔬菜的種植必須有適合蔬菜種植的條件,在室外不可能進行種植作業。而在溫室行業中可以在冬季進行種植的大棚就兩種形式,日光溫室與連棟溫室。對於市場建設成本來講他們之間相差很大,尤其是前期的投資情況。作為一般的蔬菜種植戶來講,一次性那不錯那麼多的投資,有人說貸款。對於農業設施的貸款來講,風險係數極高,沒有固定資產的抵押,你在任何一家銀行都不會拿到貸款的。


北方地區蔬菜種植,為何熱衷使用日光溫室,而不是高端的連棟溫室

連棟溫室外觀


②運營費用

日光溫室一般只是作為冬茬蔬菜種植使用,因為大家都知道冬季的蔬菜銷售價格比較正常季節高,說的簡單點就是有利可圖。而作為連棟溫室來講,它是進行一年四季進行種植。在冬季連棟溫室的蔬菜種植以及銷售來講,還是非常不錯的,與日光溫室也基本相差不大。而在夏季,室外氣溫比較高,可想而知連棟溫室內的穩定也不會低,為了保證蔬菜的正常生長,不受高溫的影響,必須要進行降溫設施的運行。在連棟溫室中最常用的降溫設施為風機溼簾降溫設備,它主要是利用電力進行降溫,也是需要付出電費。生產的蔬菜與正常露天生產的蔬菜來講,在價格上面不會有任何的優勢。


北方地區蔬菜種植,為何熱衷使用日光溫室,而不是高端的連棟溫室

連棟溫室內部


③兩種溫室的目的性不同

在行業中,日光溫室被稱為生產型溫室,而連棟溫室被稱為觀光旅遊型溫室。從它們最初的定義來講,日光溫室就是為了滿足冬季老百姓對新鮮蔬菜的需求,而連棟溫室是作為另一種更高的經濟效益,不僅僅是為蔬菜的生產,還要兼顧休閒旅遊的策略。另外在種植的技術與運營來講,作為生產型的日光溫室主要是把蔬菜的種植技術解決就可以了,而連棟溫室就不同的了,掌握的不僅僅是種植技術,還要懂得另外的經濟效益運作。這在普通的菜農身上是不具備的,可想而知,對於北方地區的蔬菜種植情況,還是對於日光溫室比較情有獨鍾的。

總結:日光溫室在給北方地區的老百姓解決冬季能吃上新鮮的蔬菜立下了汗功勞,也是作為現代新農人對設施農業創業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