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該練就哪些“內功”

我國教育事業由於黨和政府重視抓教育,經過多年努力,成績可喜。《中國教育報》報道,很多學校在探索提高學生素質的實踐。作為退休教師,我認為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就要使青年學子具有以下的基本素質:

具有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人生觀。

人們要有團結合作精神,在互相交流中貢獻自己的力量。隨著社會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每個人只能精於一兩個行業,千萬個行業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方能有機融合成一個現代社會。個人勞動為社會作出貢獻,同時也受惠於社會,從而取得生活資料、生產資料,並汲取精神力量。

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的發展觀。

世上所有事物都是不斷變化、運動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其變化與相互影響是有規律的,而規律是能認識的。運用規律辦事,就容易取得成功。認識規律過程需要不斷地觀察、實踐、總結。有時要創造條件讓變化過程再現,從中觀測規律,這就是實驗。

科學技術包含兩部分內容。其一是科學,它是人們將自己認識到的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及事物相互影響相互聯繫的規律,經過系統性、條理性歸納出的理論成果。其二是技術,它是上述規律的應用技巧,要長期反覆操作實踐才能學會,再經長期磨鍊,精益求精。所以,建設社會主義強國需要提倡“大國工匠”精神。

具有強健的體魄及吃苦耐勞、頑強奮鬥的精神。

具有健康身心,其一,要有強健的體能,行動敏捷準確,能適應不同的環境。其二,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吃苦耐勞,不怕困難挫折,勇於頑強奮鬥。體育鍛煉是培養健康身心的有效途徑,對學生體育要有體能指標要求。

具有創新能力和良好的執行力。

青年要具備創新能力的基礎。包括基礎知識紮實,運用基礎理論觀察分析問題,找出主要矛盾,明確工作目標;工作踏實,注重調查研究,用實驗探索尋找解決矛盾的途徑;作風樸實,按客觀規律辦事,工作方法科學;開拓創新,勇接難題,拓寬思路,設計多種方案,進行比較、篩選、試驗、改進,直到取得預期結果。

青年要有良好的執行力。善於在實幹中應用技巧、技能,取得經驗與成果。善於使用工具,創造新工具,提高工效。善於團結合作,發揮團隊力量。注重讓成果、專利技術裨益社會。

學校的工作是教書育人,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實踐表明,具有前兩種素質的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集體,願為國家作貢獻。

深入進行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阻力不少,需要全民參與。希望黨中央把教育改革推入深水區,排除阻力,創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學模式。

(作者系西北工業大學退休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26日第7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