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深刻的“罪己感”,越对生活越缺乏勇气,就越追求工作的稳定

有位同事曾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因为各种原因,她在原来的单位过得很不开心。而且以她的软硬件,在那个讲究资历和背景的单位很难有太好的发展。

她向家人表示想要辞职。

.


越有深刻的“罪己感”,越对生活越缺乏勇气,就越追求工作的稳定

.

父母一听立马就炸了,因为那单位的确很不错,收入也还过得去。

关键是,那单位非常稳定。虽然不是机关只是国企,但真有钱、真稳定。

父母坚决不同意,各种劝。

实在忍受不了了,她哭着说:“你们知道我在单位过的是什么日子吗?我在单位连狗都不如!”

不知道别人的父母听见这话会怎么回答,但他的父母当场大声喝道:“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这样!”

接着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好好反省一下你自己吧。”

.


越有深刻的“罪己感”,越对生活越缺乏勇气,就越追求工作的稳定

.

这事给了她极大的刺激。她险些当场晕倒。

她说:“那一刻我才知道,在父母的眼里,我远不如那份工作值钱。”

之后,她不再征求父母的意见,悄无声息地辞了职。没通知父母,悄悄离开了那个城市。

五六年过去,她在新的单位、新的环境过得挺好,也做出了很好的成绩。

.


越有深刻的“罪己感”,越对生活越缺乏勇气,就越追求工作的稳定

.

对了,她的父母都是很普通的人。老实了一辈子,省钱了一辈子。

一辈子最相信的,就是“稳定工作”,以及“公家人的地位和各种好处”。

他们从不反抗生活,“顺流而下”,一辈子简单、朴素、踏实地活着。

.


越有深刻的“罪己感”,越对生活越缺乏勇气,就越追求工作的稳定

.

对了,她之前辞职离开的那家国企,虽然很有钱、很大,但也经不住时代的洪流,逐年的在走下坡路——且有越滑越快的趋势。

如果她当初没离开,那么现在,她将会和“原同事”一起,整天不由自主地忧心“单位怎么办”的问题。

忧心着,同时又没勇气离开。只能继续待在那里,等待命运的安排。

.


越有深刻的“罪己感”,越对生活越缺乏勇气,就越追求工作的稳定

.

越缺乏勇气,就越对生活充满恐惧

未来总是难以看清,因为前面没有灯,看不清——即使有灯,那也是别人的灯,不具可照性。

未来也总是有各种不确定的风险,比如“中年危机”,比如“老了怎么办”,比如“工作不稳定怎么办”。

.


越有深刻的“罪己感”,越对生活越缺乏勇气,就越追求工作的稳定

.

总之,对未来的“想象中的恐惧”,使得思想受限、手脚无力。虽然对现状并不满意(甚至很憋屈),但为了稳定,宁愿牺牲些别的,比如尊严、比如发展的可能。

人们更愿意把握当下的生活,抓住已经拥有的——即使有些人并不拥有什么,或者拥有的东西并不是想象中的牢固。

即使如此,也不敢轻易挑战新的生活——除非已经被逼上了梁山。

.


越有深刻的“罪己感”,越对生活越缺乏勇气,就越追求工作的稳定

.

不愿打破惯性思维,只肯固守原地

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且近年的变化剧烈到让人不敢相认。一个不留神,许多东西就已经消失了。

人们在不断主动或被动地适应这变化剧烈的世界,并作出各种改变。但提起“稳定工作”这回事,许多人便会选择性记忆、选择性理解,选择“对稳定从一而终”。

.


越有深刻的“罪己感”,越对生活越缺乏勇气,就越追求工作的稳定

.

比如前述的那对父母,他们对于生活的最大理想,一直停留在“稳定工作”——那个让人感觉温暖而安全的地方。

当然,他们知道社会在不断发生变化,且变化剧烈。

比如手机,从实体按键到现在的“一机在手,出门不愁”,经历了一个并不算长的时间。

即使如此,他们思想深处那块关于“稳定工作”的地方,却从未有过动摇。

探究一下,这也许是一种软弱,一种对生活的无力,一种无奈之下的逃避。

.


越有深刻的“罪己感”,越对生活越缺乏勇气,就越追求工作的稳定

.

越缺乏勇气,就越容易有深刻的“罪己感”

当女儿自己说“在单位活得不如狗”时,父母不是关心地相问、耐心地开解,而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一个巴掌拍不响”,对女儿来了个彻底的否定。

当然,女儿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也许在某些地方有做得不到的地方,但作为人生经验丰富、对单位生态有一定了解的父母,

正常来说,这种时候最起码应该有客观的立场。

.


越有深刻的“罪己感”,越对生活越缺乏勇气,就越追求工作的稳定

.

但没有。

她那饱经风霜、老实了一辈子的父母,认定“如果别人来找你麻烦,那你就有不是之处”,

他们非常主动把自己和自己的女儿,降到了一个低于他人的位置——无论如何,我都是不完美的、都是有缺点的。

面对生活时越是无力,这种“罪己”表现就越深刻。

.


越有深刻的“罪己感”,越对生活越缺乏勇气,就越追求工作的稳定

.

也许生活真的很不容易,但原地踏步、固守“已有”,却未必一定能获得想要的幸福

生命就是不断迎接变化、适应变化的过程,勇于面对变化,才能在生活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

再说“罪己心”,其实我们并不欠生活什么,我们有权获得美好的生活。

抛开那些因苦难和挫折而来的“都是我不够好”,客观面对自己和面前的世界,生活便会开阔许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