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普通人有什麼關係?

心藏一朵蓮


藝術、藝術、藝術,只要說到藝術,就會很自然的讓人想到藝術家,藝術啟迪了藝術家的智慧,藝術家又創作出了各種形形式式的藝術作品,供人欣賞,藝術作品又反映了藝術家的藝術造詣,總而言之,就是藝術、藝術家、藝術作品及欣賞者之間的關係,問題來了:藝術與普通人有什麼關係呢?



藝術與普通人之間的關係

所謂的“普通人”,指的是藝術家或藝術工作者之外的那些人,包括男女老少,看似藝術與普通人之間也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對藝術不專業嘛,普通人就是屬於藝術的外行人,然而,事實並非這樣,反而,普通人與藝術之間有著很重要又密切的關係,


從人群比例來分析,普通人與藝術之間的重要又密切的關係,藝術工作者與非藝術工作者的比例雖然沒有一個具體數據,但是非藝術工作者的人群遠遠要比藝術工作者多的多,比藝術家還要更多,換句話說,藝術家的藝術作品都是由普通人買單,普通人才是藝術的“顧客”,也就是上帝,

雖然大多數普通人不熟悉有關藝術的專業理論知識,但是這並不妨礙普通人對藝術的審美,就憑藉“藝術來源於生活”這個事實,普通人的生活經歷、人生閱歷,足夠可以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一件藝術作品的寓意所在,至少作品有沒有感染力,還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綜上所述,如果沒有那些所謂的非藝術工作者的普通人,對藝術的欣賞以及不同程度的喜愛,那些形形式式的藝術作品也就只有被扔在某個角落裡了,就像一塊過期的麵包,始終要記住,人們的審美決定了藝術的價值,沒有那大多數人去認可,即便天才藝術家的作品,也分文不值。


詩夜城主


藝術能培養普通人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提高大眾的審美水平!

美學家朱光潛教授說得很好。比如公園裡有一棵古松,木匠師傅總思考可以用它做什麼,這是實用的態度;植物學家就要把它歸類,弄清楚它是什麼綱目科,這是科學的態度;畫家、詩人總是思考怎樣用它表現出一種精神氣質,這是審美的態度。

實用的態度以善為最高目的,科學的態度以真為最高目的,美感的態度以美為最高目的。

這裡所說的審美的態度、美感的態度就是藝術,藝術的態度。許多人有一個誤區,認為普通人就不需要藝術,這是不對的。普通人也需要藝術,也需要審美。應該說,藝術和普通人也是緊密聯繫的。每個人每天都要洗洗臉,都喜歡穿得乾淨整潔一些,這就是對藝術最樸素的和最本能的追求。

時代進步了,溫飽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人們對審美的需求會越來越高,對“藝術”的追求也會越來越迫切。所以,藝術和普通人的關係會越來越緊密。生活需要美,藝術會讓生活變得更美!


金風359


照片咋樣



用戶3382819028248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認為藝術是精神食糧,每一個人都需要,普通人也需要。

藝術是上層建築。在古代,藝術是封建社會上層階級的玩物,普通人玩不起。藝術是娛樂,也是精神的寫照,它關照人們的生活,反映人們的生活,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陶冶人們的情操。

普通人也需要藝術。藝術對於人是平等的。藝術的形式多種多樣,可彈可頌可繪,藝術的感染力深入人心,它誇張、變形,它獨具魅力,它愉悅人,感化人,教育人,引導人。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有思想的追求和精神體驗的需要,藝術帶給普通人是最直接的形象體驗。


人人需要藝術的感化,普通人既如此。或許普通人的文化素養,藝術修養不高,但渴望藝術的滋潤與生俱來的,哼哼小曲,跳跳街舞,塗鴉心像,都是藝術行為的表現。

普通人需要藝術,藝術離開最廣大的普通人,就沒有生存發展的空間。


陳莊水墨畫家


這個問題有點繞,可以從2方面來說說這事。

1.如果確定這個人是普通人,那麼跟藝術肯定是無緣的,為什麼呢?首先已經確定人是普通人,並沒有藝術天分,不能改變。

2.藝術來源於大眾的普通人,藝術是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等方式對客觀或主觀對象進行感知、意識、思維、操作、表達等活動的過程。主要表達方式有:語言、聲音、文字、繪畫、眼神、呼吸、肢體等。

現在比較吸引人們眼球主要有舞蹈。




傻大蘇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1.懂得一些構圖與攝影,會讓拍攝的畫面,更有美感

2.服裝設計,讓我們擁有更多更美的衣服

3.將我們所熟悉的一切,用畫筆記錄下來,比照片更有魅力,因為它獨一無二,不可複製。我個人覺得,如果你將一面白牆上,掛上一件作品,你會發現這面牆活過來了,它有情感了,就好像一扇窗戶,我們透過窗戶,看見那邊的風景。


李羽白


藝術對普通人有提高審美觀的作用,能啟迪普通人們對藝術的審美情趣性的精神煥發。藝術是塑造藝術形象提高人們思想觀念的審美教育,具有提高普通人的精神境界的審美理想。



普通人只要對藝術有興趣愛好,對藝術有喜歡到執著的追求,就達到了藝術的審美教育的目的。普通人也有對藝術審美情感的需要,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要考慮到普通人對藝術的接受能力、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等,才能滿足普通人審美情趣的需要。



藝術是為普通人提供審美形象性的精神享受。既然是為普通人欣賞和享受的藝術作品,就應該是讓普通人看明白並受到審美教育。在我國有些藝術還不適應普通人欣賞,這就要求藝術家引導和教育普通人正確的藝術審美觀,使普通人的藝術修養能力不斷地提高。



普通人只能看通俗易懂的藝術,對於高雅而抽象的藝術看不懂無法欣賞。年畫和寫實繪畫具有逼真性的寫實、簡易明白、民俗風情濃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現主題內容。戲曲、民歌、舞蹈有著風土民情的傳統文化藝術,深受普通人喜愛和追求,這才是普通人認同的藝術。藝術對普通人就是審美教育的價值,使他們在欣賞藝術中,享受到了藝術魅力的無限性。


黃智637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普通人都是創造者。我們看到的壁畫,石窟文化都是普普通通的創造者,我曾經在甘肅麥積山石窟看到一組佛造像,非常生動。釋迦牟尼佛在上方講經,站在下面的一個小沙彌和另外一個沙彌悄悄私語,一隻手遮在嘴部。另外一個做出鼓掌的姿勢,好像是說太秒了,我也是和你一樣同感。那種生動形象的造型記憶深刻。但是這組佛造像的作者並不知道是哪位。當然,包括敦煌莫高窟也有很多震撼的繪畫。也不知道作者,但是是他們創造了一個時代的視覺藝術文化遺產。所以在我看來,普通人和藝術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粗淺認識各位請多指教。🙏




黃皮的Art


任何人都可以玩藝術 看看我一個保安業餘時間畫的






變色龍225437196


普通人需要的藝術層面少,也就是說精神追求層面的少,跟他的素質學識文化審美情感有關係,普通老百姓過於注重物質,一個注重精神生活或者情愫審美多的人,他會注重藝術的。因為藝術是人的精神、靈魂的世界,一個人活著不能只注重物質。當然了,普通老百姓也會有精神追求。人這輩子離不開藝術,生活離開了藝術就猶如一潭死水,沒有情感沒有美。一個人一輩子不可能不看一部電視劇,不看一本文集,不聽一首歌,不掛一幅字畫…這些可都是藝術啊!藝術的巨大作用,離不開藝術家的貢獻。科學和藝術不能放在一起比。物質和精神不能放在一起比。各有各的作用。人活著哪個都離不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