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想帶孩子也不想出錢,這樣好嗎?

A154826386


不帶孩子不出錢不是很正常嗎?誰給你們慣的婆婆必須帶孩子出錢了?要是你丈夫把錢給他媽你又該說你們是一個家庭錢不應該給他媽你們家還要用。總想佔便宜沒夠。總想著自己跟誰你都幸福不了。你老公該管你們娘倆。他媽不該你們的。你婆婆老了你也可以不管她呀!讓你老公管。


半生放縱半生痛2


老人不想帶孩子?你搞錯了吧!老人已經帶大了孩子,你說不想帶的應該是孫子吧,其實老人不應該再帶下一代的孩子,孩子應有父母自己帶對孩子成長比較好,帶孩子也是做父母的責任,老人可以幫忙但是情份不是責任,出錢?不知什麼錢?為什麼要出錢?父母有養子女責任也有養父母義務,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用戶1400548949575


老人沒有責任帶孩子,更沒必要給錢。當然很多老人為了讓孩子安心工作,都選擇帶孫子,但作為子女不應強求,帶孫子勞神勞力花錢又不討好,請心疼下自己的父母,工作之餘做點家務,另外,請不要耗費老人本不高的養老錢,退休金高的另說,老人需要有一筆自己的養老錢,買個安心。


桂香醉


老人本就因該兒女來贍養了,什麼時候變成要給兒女帶孩子還要給錢了?現在有一股說法,什麼老人變壞了?那現在年輕人還沒老呢,是不是已經變壞了?以後不要出這種沒腦子的問題,來考問人性。


用戶9283003213636


以後就知道好不好了,很多人有養老保險,感覺不要孩子養,就胸有成竹,孩子有困難也不來幫,孩子會養父母,但是除處外,一次不來看你們,陌生人不如,做父母心裡高興?[靈光一閃]


用戶4229496341663


從法理上這樣做沒有錯、但從親情上我認為這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語言該說了


說說我的親身經歷,我生女兒時,我媽媽還沒退休,老公剛剛新換的工作單位不好意思請假。說老實話,心裡對婆婆是抱著希望的(婆婆幫大伯子帶大了比我女兒大三歲的侄女)希望她老人家能在我最困難的時間幫我一把,結果老人家一聲不吭,我是獨自一個人帶著孩子坐的月子,沒人照顧還要帶孩子,血壓飆升到180,可能沒有寶媽像我這麼慘吧[捂臉]後來我上班,我請的阿姨帶寶寶,花了大價錢,每天還要不停的擔心寶寶。老實說,即使這樣我也沒有恨婆婆,不是我聖母心,而是覺得自己的孩子自己帶應該應份,婆婆給帶是情分,不給帶是本份。當然我是有情必報的人,如果婆婆肯幫我,我自然回感恩,不幫我我也不會恨,但是說不失望是騙人的。現在婆婆病了,我能做到的只是探望,婆婆過生日我會給買蛋糕,面子上很和諧,但是近身伺候對不起做不到,可我不會攔著老公盡孝,那是他的義務。我記得非常清楚的是,當時我心裡最強烈的想法就是,將來我一定不會讓我女兒受這種罪,所以說老人帶不帶孩子,給不給錢完全是老人的自由。我自己帶大了孩子,但我會幫我的孩子帶孩子,因為我願意讓我的孩子每天都開心,每天都幸福,就這麼簡單。


淡淡百合靜靜開


先明確答覆你:這樣很好!

然後再請教你幾個問題:

你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嗎?

你長大成人爺爺奶奶花了多少錢?

你是爸爸媽媽帶大的嗎?如果是,到了你這一輩為什麼要推翻傳統?

你如果堅持自己觀念是對的,那麼,你做好了準備為你孫子存錢或帶孫子的思想準備了嗎?

老子養兒是天經地義,兒子養老也是天經地義。現在怎麼插輩了?老人養孫子,你坐享其成合適嗎?老人只能負責生活和安全,孩子的德育、智育、體育該如何教育和監督?你不怕兒子長大要麼不認你,要麼長大成家後,生罷孫子就交給你帶?

該清醒了,幾千年的規矩是破不了的,也是破不得的,要心存敬畏。



漢江庸叟


我真想不通,我今年五十三,我們那時候結婚租房子住,後來生孩子從來沒有覺得婆婆應該給我侍侯月子,或者帶孩子啥的,我生我自已的孩子,關婆婆啥事,在揚州醫院生孩子那幾天是我媽服侍的,在我懷孕兩個月的時候,老公被派去了新疆工作,直到寶寶生下來八個月才回來看我,做月子的時候寶寶一夜要喝四次奶粉,全是我自己衝的,我覺得我自己可以的,在孩子十個月的時候我出去工作,把寶寶帶到工作的附近找了個阿姨帶著,晚上下班趕緊去接到自己跟前,雖然辛苦但是非常充實,現在我的婆婆八十四歲了,我和老公每個星期天都會去給她做飯吃,我從沒有大聲和她說過一句話,雖然我和婆婆沒有感情但她是老公的媽媽,看在老公的面子上也要對他好點,因為沒有她的兒子就沒有我現在的好生活,更何況老天也厚待了我,我的兒子和媳婦對我非常的好,我這輩子在修下輩子,老天在賜我一個女兒吧,我實在太喜歡女孩子了[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張菊萄紅


先分享一個老人帶孩子的事例,當然這個故事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聽完這個故事,我們再探討你提出的問題。

有這樣一個女孩,媽媽是護士經常倒班,爸爸是個長途貨車司機,兩個人都忙,沒時間帶孩子,就由著奶奶帶孩子。孩子學習舞蹈,上課時總是心不在焉,小動作很多,一點也不認真,經常挨老師訓,每次挨訓,小女孩就一臉無辜的表情,可憐兮兮的看著教練。可教練一轉身,她就又開始調皮搗蛋的做鬼臉。

由於生下來就由奶奶帶著,睡覺也是跟著奶奶,孩子跟爸媽也不親。奶奶帶孩子也心有怨氣,一直在抱怨,抱怨自己帶孩子很辛苦,抱怨孩子太淘氣,抱怨孩子的爸媽對孩子的管教有問題。

在這樣的環境中,對孩子的成長是有諸多不利的,尤其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大,孩子也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再有,中國有句俗話:“隔輩親”,有的老人們對孩子總是愛不夠,捨不得管教,對孩子的要求也捨不得拒絕,真是孩子要星星不給月亮。這樣的孩子會變得索求無度,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會打滾吵鬧,把家裡人都弄得身心憔悴、疲憊不堪。

有的老人因為心疼自己的子女,工作一天回家後就讓子女休息,也不讓孫子孫女去打擾爸爸媽媽,這樣就切斷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聯繫,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注時,經常會比較淘氣活著惡作劇以引起父母的注意。這樣也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可愛,連爸媽都不跟自己玩。

說完這些,咱們再回到問題本身,老人帶不帶孩子是他們的權利和自由,給不給錢更是全憑老人的個人意願,這並非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做子女的更沒有權利要求老人帶孩子或者是出錢幫助養孩子。

孩子是你的,不是別人的,既然把孩子生下來,就應該是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包括帶孩子,養育孩子、教育孩子,更不能進行道德綁架,也沒有理由可以進行道德綁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