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所謂股評家都不敢公開晒自己的炒股賬戶?

撒錢高手j


股票市場股評家在網絡上確實滿大街都是,但是真正亮賬戶的就是假股評師,而哪些有牌有證的股評師為什麼不敢公開曬自己炒股賬戶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從法律角度分析:

(1)根據證券法明文規定,證券從業人員是不允許炒股,參與證券交易行為的,一旦發生證券交易屬於違法行為。

(2)從個人隱私法規定,有影響力,有知名度的人一旦曬自己的炒股賬戶也是個人隱私,把個人隱私亮出來,很多人會誤會,會認為另有所圖。一般有頭腦的人都不會傻到曬自己個人賬戶,這樣可以避免給自己帶來沒必要的麻煩。


從個人投資者角度分析:

(1)其實股評家是動嘴巴吃飯的,並不是幹活的人。股評家在股市理論上說的條條是道,各種觀點有根有據,說出來的觀點都是沒有漏洞的。但是等真正自己去實踐操作時候,漏洞百出,虧損累累,虧得一敗塗地。由於這些股評家都是虧錢的,哪裡還敢曬太出來給粉絲吐槽呢?

(2)其實股評家屬於一個高級職業,這種個人投資賬戶亮出來對於那些粉絲有一定的影響力。假如亮出來後對於股票市場影響力過大,這是會引火上身,搞的自己一身麻煩。所以這些股評家也不輕易亮賬戶的,不管是虧錢還是賺錢只有自己知道。

總之股評家不敢曬自己的賬戶都會不同的原因,不同的顧慮。相反我個人認為真正敢曬自己賬戶的99%都是假股評家,這些賬戶大概率就是誘餌,所以即使股評家把賬戶曬出來你又敢跟嗎?


老金財經


真正有錢的,生怕你知道他有錢,藏著掖著的,比誰都低調。我父親公司以前有個一把手,在未當頭兒之前,老婆穿衣很正常;等當了經理,那穿衣風格沒法看:外面穿著過時的舊衣服不說,裡三層外三層的,還露出裡面衣服的邊兒。見了人別提有多熱情,簡直就一個“和藹可親”的典範。後來,翻船了,貪汙受賄。而沒錢的,出門才裝大款,因為沒底氣,只能靠衣裝來撐著。

  一些業內人士做出解釋,做股評家是要有從業資質的,而證券從業人員是禁止股票交易的,雖然現在有所放寬,但證券交易者從事股票交易必須進行報備和審核,這類監管是比較嚴格的。更何況,股評們為了客戶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私下也不應做任何股票交易的,所以,也無所謂敢不敢公開曬自己的炒股賬戶。不過,我告訴大家,真正的股評家,即使國家放開炒股限制,他們也不願意親身到二級市場上去炒股,因為風險實在太大,弄不好就會輸錢,炒股不能當作一份職業,而圍繞著與炒股相關的領域,卻是真正賺錢的好場所。比如賣股票軟件、給莊家做託,做股市演講,以及出炒股書籍,這些圍繞著股市周邊的行業,卻在牛市中很賺錢。

  其實股評家屬於一個高級職業,這種個人投資賬戶亮出來對於那些粉絲有一定的影響力。假如亮出來後對於股票市場影響力過大,這是會引火上身,搞的自己一身麻煩。所以這些股評家也不輕易亮賬戶的,不管是虧錢還是賺錢只有自己知道。

  總之股評家不敢曬自己的賬戶都會不同的原因,不同的顧慮。相反我個人認為真正敢曬自己賬戶的99%都是假股評家,這些賬戶大概率就是誘餌,所以即使股評家把賬戶曬出來你又敢跟嗎?


泉天財經


中國的股評家都是馬後炮!都是事後諸葛亮,要是先知先覺早就享受人生,揮金如土了。還會浪費這時間上網。我這些股票都是自己看的!相信自己



憤怒的大茄子521


很多股民一直很疑惑,現在的股評家評論行情頭頭是道,有理有據,彷佛市場每天漲跌盡在掌握,可是為什麼就不曬炒股賬戶?其實深入瞭解了這些人,你會發現,他們並不是靠炒股賺錢。


那股評家為什麼不曬炒股賬戶?

1、賺服務費

這類股評家就是賺服務費,收取股民的費用生存,看似炒股很精通,卻不能在股市賺錢,通過寫各種分析來獲取收益,股民交費用或者合作生存。


2、賺名氣

這類股評家就是賺流量費,每天喊頂背離,底背離,牛市來了,熊市來了,吸引更多人關注,最後可以接更多廣告費用來生存,這類股評家不炒股,理論派居多。


以上兩種後還有一種就是比較惡劣的。

3、作假股評家

現在很多軟件可以修改股票賬戶成交單,這類股評家就是拿假的圖來迷惑股民,在當天收盤後選擇某些形態好的股票製做賬戶圖,以此來取得股民信任,之後收取會員費或者誘導做非法平臺。

總之,如果是從業人員是不允許炒股的,不曬賬戶很正常,謹防一些非法平臺的人士欺騙行為。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看了問題,也看了很多朋友的回答。碩下我的看法吧。

首先,提問的朋友用“所謂”“股評家”,這樣得定義不知道怎麼得來的?自己認為的?還是貼吧寫的?

“所謂”這個已經暗示,提出問題的朋友抱有懷疑甚至否定的觀點或心態。咱們就不討論(不認同不否定)。

但“股評家”這個稱呼說實話很有點搞笑了,如果自己說自己是股評家還是自吹自擂。“家”是一般人可以稱呼的嗎?

如果,別人這麼叫這麼稱呼的,那關乎當時人什麼事情呢?

別人喊我小姚明,但我身高只有一米六,你非要問我憑什麼叫小姚明?靠!我哪裡知道別人要幹嘛!

剩下的一些觀點,我看一些朋友也說了,什麼政策啊、規定啊,我就不說了。補充說下一個朋友的觀點,他說

“這裡就以李大霄為例,雖然網上對於李大霄的爭議有很多,但是不得不說,“拒絕黑五類,擁抱藍籌股”的操作思路相當正確。如果真的能夠按照李大霄的思路來操作,這幾年絕對是獲利頗豐。”

本人不是打擊任何人,只想和大家說冷靜!“這幾年”“李某人”說獲利的,但不代表他是厲害的。

找個二愣子天天喊漲,也會對幾年的,這種不叫分析師,更談不上股評家,說是大愣子、三傻子...我覺得更貼切!




陳曉銳


頭條上經常看到各種炫耀自己掙錢,然後讓你私信聯繫他的“大神”,然後一些人就會跟著求帶!

國人講究悶聲發大財,如果錢好賺,前期不會聲張的,生怕別人搶了生意,生怕多一個人知道。

如果一個人非親非故能帶你賺錢,無非這幾個原因:

1.他想賺你的錢。

2.他想讓你幫他賺錢。

3.他想讓你幫他填坑。

所以,擦亮眼睛!即使項目是真實的,也有可能早就過了紅利期,出來收割一波學費!


狂浪鯊魚


很簡單拉,人都是利益驅動,如果炒股很賺錢,他何必化大精力為股民服務,早就在家悶聲大發財。

廢話多了,傷身傷神傷元氣,會破財,如果自己很賺錢,又願意為大眾服務,我們叫這種人活雷鋒。只要看看這人是不是活雷鋒,就知道他賬戶情況了。

大多數股評家走的是為挖金採礦人服務的路子,因為挖金子風險太大,為採礦人提供服務,雖然不賺大錢,但是小錢可以持續。股評家憑著口才賺點辛苦費,這個和吃開口飯的沒區別,他們是財經界的相聲演員。

當然最怕這類股評家,有人請他幫忙,利用股評家的身份,揚手一招,把大家帶到坑裡,然後接受相關方給的一大筆錢,這個雖然不如炒股大神賺得多,但是安全無憂,比開口飯多多了,只是每次都要用良心抵押一次,未來還是不樂觀。

總之股評家的賬戶,多少和良知有關,和智商沒太大的關係,因為有智商有良心的評什麼呢?一般不摻乎。


維清weiqing


一,看好的股 ,不買,卻一直漲。

二,追漲買進之後變熊樣。

三,氣憤不過就賣掉,賣後立即又大漲。

四,二選一,必然選錯,買的下跌,沒買的大漲。

五,選錯後改正錯誤,換股,結果又換錯,換掉的漲,換來的跌。

六,下決心不搞短線,長期持股,則長期不漲。

七,熬不過了,將長線拋掉,結果立馬漲停。

八,又去搞短線,結果再套。

九,持股時擔心跌,怕挨套,老想著賣出;持幣時擔心漲,怕踏空,老想著買進。

十,下跌時老覺得自己的股票跌的多,上漲時老覺得自己的股票漲的慢。


川人闖常州Vlog


太白觀點:股評家不公開曬自己的賬戶原因有兩點。1、規則不允許;2、能力不允許。

股評家在股市中是一批比較特殊的人。以各類投資教育有關,頻繁出現在各大官媒上吸引著大量人氣。當然好的分析師也有,更多的卻是“莊託”。

這裡分成兩類具體來說明:

第一類,正規分析師。

這類分析師為正規分析師。這類分析師主要投資者教育,分析行情走向為主,一般不會涉及個股,更不會有買賣點。這裡就以李大霄為例,雖然網上對於李大霄的爭議有很多,但是不得不說,“拒絕黑五類,擁抱藍籌股”的操作思路相當正確。如果真的能夠按照李大霄的思路來操作,這幾年絕對是獲利頗豐。

第二類,所謂的“莊託”。

這類分析師為違規分析師。主要是利用其影響力來得到非法獲利,甚至於會違規出現具體個股以及買賣點。這裡以前財經著名主持人廖英強為例,利用其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的影響力,公開違規推薦股票,並且自己靠此消息來獲利高達4310.5萬元。而廖英強在2018年5月6日被證監會行政處罰。

下面就來正式說下為什麼股評家不敢曬自己的賬戶。原因有如下:

第一,規則不允許。

不允許從業人員參與證券交易屬於明文規定。雖然近年來對於證券從業人員的監管有放鬆跡象,但是要是涉及具體賬戶交易明細肯定是不被允許,工別提公開了。所以股評家是不可能公開曬自己的炒股賬戶的。

第二,能力不允許。

能力不允許才是最大原因。很多股評家別看說起來頭頭是到,實則為紙上談兵。試想一下,如果真正能夠盈利的話,何必在那裡做股評家,早就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單幹去了。用實力來說話勝過一切

綜上所述,雖然原因有規則不允許和能力不允許兩類,但是我認為更多的原因為能力不允許,如果真有能力盈利,辭職就可以解決規則不允許了。


章太白


隨著股市行情的走暖,各類股評家也紛紛閃亮登場,很多股評家既講基本面,又分析資金面,而且還把未來股市趨勢講得頭頭是道,彷彿整個股市就在他的掌控之中。不過,也有股民提出,股評既然對股市如此瞭解,為啥不曬曬自己的炒股賬戶,以向大眾顯示自己的實力呢?

對此,一些業內人士做出解釋,做股評家是要有從業資質的,而證券從業人員是禁止股票交易的,雖然現在有所放寬,但證券交易者從事股票交易必須進行報備和審核,這類監管是比較嚴格的。更何況,股評們為了客戶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私下也不應做任何股票交易的,所以,也無所謂敢不敢公開曬自己的炒股賬戶。

不過,我告訴大家,真正的股評家,即使國家放開炒股限制,他們也不願意親身到二級市場上去炒股,因為風險實在太大,弄不好就會輸錢,炒股不能當作一份職業,而圍繞著與炒股相關的領域,卻是真正賺錢的好場所。比如賣股票軟件、給莊家做託,做股市演講,以及出炒股書籍,這些圍繞著股市周邊的行業,卻在牛市中很賺錢。

第一類股評家是為了賺取服務費,這類股評家講得頭頭是道,主要是叫股民來聽他講課,並收取股民的費用而生存。看似炒股很精通,卻沒有經歷過幾次牛熊輪迴,也沒有什麼實戰經驗。他們也深知,自己進股市短線博弈肯定是凶多吉少。不如在股市外圍行業賺點罕澇保收的錢,又何苦去二級市場上博弈呢?

第二類股評家就是為了賺取流量費,這樣可以接到更多的廣告費用來生存。於是隔三差五的唱多股市,而股民們也喜歡聽到“股市上漲,大家發財”的吉祥話。而且在股市即使評錯了方向,一直喊多也不會遭遇太多指責,相反喊空就不會是這類股評家的選擇了。

第三類股評家,除了講股票趨勢外,還喜歡推薦個股,凡是他推薦的個股,第二天該股票必有不俗的表現,這樣股民們對其深信不疑,就會成為該股評推薦股票平臺的會員。事實上,這些股評是股票非法平臺的託,他們在前面推薦股票,後面由機構或莊家拉昇該股,這樣股民們都相信這類股神了,事實上,他們是騙取股民信息,誘導大眾加入非法平臺的罪魁禍首。

中國的股評家絕大多數是不炒股票的,甚至有的人連股票賬戶都沒有開設。這既有政策規定股評是不能炒股票的,炒股票是要受處罰的,也有股評家把股評當作一項職業,在這個職業中翻雲覆雨,可以賺取不少收益,他們才不想在二級市場上炒股冒這份風險呢。更有些股評家,是非法平臺的託,先是騙取股民信任,後面再來坑害大家,這樣的股評也從不抄股,他們為非法平臺做托兒的收入也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