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力》——用遊戲培養與孩子這三種關係

今天我要向各位家長分享《遊戲力》這本書,遊戲一直用來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種教育方式,完美也可能試過用說、教、懲罰等方式來教導孩子,但這些方式對部分孩子來說可能不太有效。

如果有時間,我非常建議父母看看,它是孩子內心世界的解密。有些心事,孩子不會說給我們聽,但一定會玩給我們看。

文章開頭有一句這樣的話,“我們之所以會衝孩子吼叫,是因為無計可施,或者這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我們感到山窮水盡很難再獲得孩子的信任,因此實際上我們心中是深深的孤獨,我們很想重新連接起親子感情,其實孩子又何嘗不抱有同樣的願望呢,但我們就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始做,我們仍然愛著孩子,但他曾經清澈純真,飽含信任的凝視,卻漸漸退出了我們的記憶。”
相信很多家長都看過《變形計》,在《變形計》中的很多孩子不就是這樣嗎?明明想靠近父母,卻總是以最急躁的方式來宣洩內心的孤獨。

《遊戲力》——用遊戲培養與孩子這三種關係

一、培育親密,讓孩子遠離孤獨感
“當孩子倍感孤獨時,他們可能看上去精神萎靡,少年老成,也可能極度亢奮,坐立不安,做什麼事都不能集中注意力。面對這些孤獨感,大人最有可能的反應是生氣或者是擔憂,他們把重點放在惱人的表面行為上,而看不到孩子內心深處所隱藏的痛苦,或者即使我們看到了痛苦,但自己卻無能為力,對於任何父母而言,這些都是最艱難的時刻。我們需要一把鑰匙,打開關閉孩子心靈的那扇門,幫助孩子重新回到快樂的世界,遊戲力,就是這把鑰匙。”
只有深入孩子們的內心你才會發現,很多孩子的內心都是孤獨的。父母送他們來機構時,孩子們表情很冷漠,家長想跟他們講話,他們卻頭也不抬讓父母走開。可只要跟同學在一起時,他們很放鬆 自在,臉上是燦爛的笑容。
每次沒有陪孩子而鬧脾氣時,我一般也是用遊戲來讓他開心起來。比如晚上,我在用電腦,他拿一本書跑過來找我,起初我沒回應他,然後就非要扯我的鼠標,不想讓我工作。我就隨手拿起他的一本書,說:我們來乾杯嘛!我的書跟你的書碰一個!然後他就瞬間開心了,之後就跑一邊去玩,我就繼續用電腦。


“很多父母都會說,哪有那麼多時間總和孩子玩遊戲呢?但是隻要仔細一算,就會發現遊戲的投入產出比是非常高的,就拿我來說,以前花在嘮叨發脾氣以及不停催促上的時間加在一起,可比遊戲的時間多出太多了。”
的確,如果我當時是吼他,不耐煩的讓他不要碰我的電腦,或者給他講道理,不能打擾爸爸工作之類。他肯定會鬧很久的。可是我一個乾杯的小遊戲卻用一點時間就解決了問題。


《遊戲力》——用遊戲培養與孩子這三種關係

二、培育自信,遠離無力感

“孩子把食物扔到地上,為什麼我們大人不會感到有趣呢?因為我們知道地心引力的存在,而且我們又不得不擦地板了,但作為孩子他並不知道食物掉到地上十幾次了,他還是看得津津有味。”
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過這樣的行為。就如書上說的,遊戲的過程,每次剛整理好的書架或者玩具箱,過一會兒他就一件件的拿出來到處扔,還扔的超級開心。“孩子一邊探索世界,一邊嘗試自己在這個世界的能力。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和成熟。”所以這時候你就可能覺得孩子這樣的行為也不是不能理解。
你所的要做就是尊重他們的想法,換一種能接受的遊戲方式。

《遊戲力》——用遊戲培養與孩子這三種關係


三、培養情緒康復力,不再深陷悲傷

“有時孩子因為嘗試用遊戲的方式進行自我心理修復,卻遭到大人的打擊或者懲罰,如果這樣,那麼他在心理上就會退回到自我封閉的世界,而那之後她可能會嘗試一些真的不好玩的方式,比如找一根真正的針,扎家裡的小弟弟或者貓。”

“我們都記得漫畫裡有這樣的場景,老闆罵了爸爸,爸爸就回家嗎媽媽,媽媽就去罵小孩,小孩就去欺負弟弟,弟弟就去踢小狗,小狗就在地毯上尿尿。遊戲可能只是假裝的,但從悲傷中振作起來的需求卻很真切。”

有時孩子脾氣不好,可能是在學校受了委屈,回家後說話會很衝。人有時的確是會把受的氣遷怒他人,孩子也一樣,可他不一定能表達出來。我有時候甚至會因為剛看了小說,看到了悲傷的情節,或是看了一篇災難報道,內心很難受,我就會對其他人不耐煩。所以,有時需要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再去責怪孩子不禮貌。也就是說,我們要試著換個角度去想問題,不能總站在大人的立場上去想孩子的世界,那只是你以為的世界。

那些心靈遭受過嚴重傷害的孩子,會花很長時間呈現在孤獨和無力的情緒裡,而很少有甚至沒有時間來自由的遊戲。即使那些成長最健康得到最充分關愛的孩子,當感到害怕被壓制或者冷落的時候,也會遭遇孤獨感和無力感的困擾。 當孩子把自己關在孤獨無力的堡壘裡面,做父母的該如何幫助他們呢?我們可能會覺得無能為力,甚至躲到自己的堡壘裡,可這樣一來面對孩子時就會更容易感到挫敗。加入孩子的世界,將他們從封閉的情緒和乖僻的行為裡解救出來,重建聯結,重獲自信,遊戲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最後分享一句文章裡的話:

“當我們筋疲力盡或無計可施時,我們會覺得在跟孩子玩遊戲就會燒乾自己的最後一滴油,但是當我們盡情的跟孩子玩耍時,才發現我們原來還有精力,不但有精力去玩,還有精力為棘手問題找到新的解決方法。”




所有文章純手打,希望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如果可以麻煩點個贊,萬分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