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浸潤電子學習環境中,孩子科學習慣如何養成

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本專科生、研究生平均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總時長(含電腦、學習機、手機、電視等)分別為6.4、9.6、13.4、15.1、16.9小時。


“重度”浸潤電子學習環境中,孩子科學習慣如何養成

鑑於我國兒童青少年“過度依賴網絡”發病率達10%(全球平均6%),國家衛健委等十二部門印發了《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重點強調要“教育引導兒童青少年安全合理使用電腦和智能終端設備,預防網絡沉迷和遊戲障礙”,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疫情期間中小學生平均每天的使用時長都屬於“重度”使用,本專科生和研究生更甚。這會導致學生情緒不穩定,學習效率下降,由此可能引發親子矛盾、家庭矛盾、家校矛盾。


“重度”浸潤電子學習環境中,孩子科學習慣如何養成

調查數據顯示,中小學生平均每天使用1.5課時(約1.35小時)電子學習環境,一年後即被發現引發了視力下降。當前大中小學的“重度”使用引發大範圍的視力下降應該是大概率事件;“重度”使用還會帶來失眠、偏頭痛、肌肉萎縮、頸椎彎曲、皮膚疾病等;對於本專科生尤其研究生來說,由於電子產品每天用時高達17個小時,已嚴重擠壓睡眠、飲食和鍛鍊時間。


“重度”浸潤電子學習環境中,孩子科學習慣如何養成

疫情期是兒童青少年電子屏幕產品用時激增期,也是其視力及身心健康防控關鍵期。對於4歲至18歲的孩子來說,近視、弱視、斜視、散光都是常見病,需要密切關注和防治。

那麼孩子宅在家的日子應該如何保護眼睛呢?家長應注意什麼呢?

1. 三個“一”,控制用眼距離

胸口離桌子一拳

眼睛離書本一尺(即33釐米)

手到筆尖一寸

2. 避免不良的讀寫習慣

不躺在床上看書

不趴桌子看書寫字

不在移動時閱讀

不在燈光過強、過暗、反光下看書寫字或使用電子產品

3. 遵循“20-20-20”口訣

用眼20分鐘、眺望20英尺(6米外)遠方、至少20秒

4. 睡眠充足,作息規律

合理控制用眼時間,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不僅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同時也能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緩解視疲勞。

* 建議青少年兒童保證每天8-10小時的睡眠。

5. 適當鍛鍊身體,做眼保健操

雖然不能外出,但在家裡也可以進行簡單的運動,比如廣播體操、拉伸等運動。不要忘記讓眼睛也“運動”一下,眼保健操可以改善眼周血液循環,緩解視疲勞。

* 建議每天兩次。做操前,請做好手和臉部的衛生。

6. 關注孩子的小動作

如果孩子出現視物皺眉,歪頭或者看東西比原來距離近了的情況,家長需引起注意並嚴格控制孩子用眼程度。

* 待疫情可控的情況下,儘快帶孩子到眼科醫院檢查。

7. 疫情時期,角膜塑形鏡是否要停戴?

角膜塑形鏡佩戴者,務必做好鏡片、手、眼等衛生和防護,並嚴格按照規範護理鏡片,每 2 周使用AB 液對鏡片進行定期消毒和除蛋白。

* 如出現未知原因的眼紅,請立即停戴,並與眼科醫生聯繫。

若不想讓孩子遭受視力異常的困擾,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眼部習慣,陪同佩戴利目良針孔眼罩輔助進行視力預防,增強眼部肌肉活力,每日堅持5分鐘,配合視力鍛鍊法,控制視力加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