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會減負嗎?

貧玩的小毅


做為一個初三學生的家長,我們正面臨這個問題,如果是學校單方面給孩子減負,我們許多家長估計都不願意。因為高考是全國統一的,分數線在那裡,按分數從高到低錄取。目前國內的教育制度就是這樣的,其它孩子都在為考個好學校,努力熬夜刷題,你的孩子還要減負?

其實我倒覺得孩子學習並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或者只是我們做家長的覺得他們學習苦而已。

就算孩子學習枯燥乏味很痛苦,我們也要反過來開導孩子,努力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在學習和生活中,能把不擅長的事情做好那才是真本事。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絕大部分孩子都不是天才,每一份好成績的背後,都是孩子辛苦的付出和堅持。

當然,我們家長除了要關係孩子的成績外,更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感覺孩子有學習壓力時,要及時溝通疏解。多陪伴孩子,這比任何減負更有效!


阿華de遇見


所以對於學生減負,我覺得要看怎麼減。學校加負是為了孩子可以進入好的大學深造,少小不努力,老大圖傷悲。我相信社會和家長都可以理解,而孩子還小,不懂這對於自己得未來有多重要,肯定希望多去玩耍,於是就成了矛盾。如果可以把學習變成孩子喜歡的遊戲,學校加負越多,孩子反而更喜歡,所以加負減負不是關鍵問題,教學方式的改變才是關鍵。


0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我小時候不愛學習,不是因為真不愛,而是不知道學習可以帶給我什麼改變,除了枯燥的試題和作業,讓我感覺不到學習的樂趣,學習就是為了可以升學,找到好工作。

可是進入社區,學歷只是敲門磚,不代表能力,你還是需要真才實學。當我明白這個道理,我開始努力學習並喜歡上學習。所以對於孩子,首先不要看的學習成績,而是幫助他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培養學習興趣以及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02,當有了學習興趣,不需要老師要求,學習自己都會加負的。

我開始英語不好,一碰英語就頭疼,後來苦練英語,慢慢對英語產生興趣了,每天不學英語就不舒服,還會自己給自己增加學習任務。

我總結了一下,當你學習某項技能入門了,你再把它當成生活中的一部門,養成習慣每天學習,隨著自己能力的提高,學習的難度和強度都會變大了,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03,學校和孩子目前出現的矛盾需要一步步改善

現在的問題是一個學校要培養幾千名學生,一個老師要帶幾十名學生,不可能差異性教學,如老師按4G教學,學神是Wi-Fi接收、學霸是5G接收、普通學生是3G接收,差生是2G接收,學渣是不接收,對於老師教學就有難度。

因此老師只能按平均成績教學,作業量也以此為標準佈置。遇到這種情況,好的學生可以適當加負,拔高自己的成績,差生需要分析原因,儘可能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趕上班裡的平均進度。

結束語:

我認為與其讓學校減負,不如從根本上讓孩子改變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來得實在,畢竟人是要適應社會,和其他人一起競爭的。如果確實完不成,學校老師及時進行調整,保證一定的學習目標和競爭不是一件壞事,動物們從小也在學習叢林生存法則,不是麼?


凡人阿甘


.應該會,畢竟學生在學校裡最好不要用什麼壓力。這樣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就相當幹我讀書的時候很內向我們班有幾個人就老是欺負我,我就給班主任說。而他確不理會,這樣的班主任要了何用怕學生。後來我就沒有讀了去外面工作


箴言情傷


中國中小學學生不會減負,中國大學生需要增負!這裡我只談談中小學生減負問題。

第一 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教育,這種傳統的民族文化很難改變。這是國家教育部不斷地推進減負,而家庭增負的主要原因,尤其中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更重視教育,也更不可能減負。只對那些普通家庭和困難家庭的孩子有作用,而這種作用是不是積極的有待實踐檢驗。

第二 進行教學科目改革,(1)去掉小學英語,英語重新回到初中開始教學,可以給小學生減負,也更有利於打牢數學和語文的基礎,也有利於民族文化浸潤。上世紀80年代高考一代證明不會影響英語學習,施一公、高福等科學家都是上世紀80年代高考生,他們並沒有因為英語問題影響他們的科學研究和英語論文發表。

(2)把英語設置為選學的科目,才可能出現實質性科目減負。

第三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知識,這也是減負的重要手段。課堂教學效果差,作業再少也是負擔,因為在課堂上沒學會,作業就是攔路虎,也增加家長負擔!教師擔心不會,課堂教學延伸,關口後移,課上知識課下練,多留作業,更是雪上加霜!

第四縮小班容量,一個班級70人和一個班級30人效果自然不同!30人在班級教學中可以實現人人參與,70人只能是個別互動,課堂教學效果自然相差甚遠,還是課上學不會,課下作業負擔就重。

第五我不認為高考制度是增負的根本原因,一個公平競爭的評價機制很重要。現今為止沒有更好,更公平,公正的評價手段能代替高考。楊振寧,錢學森,施一公(回覆高考)那一代人也是考試選拔人才,(網上曾經賽出錢學森的試卷,工整、嚴謹、流暢、漂亮,一次成型!)也沒影響他們成為科學大師,世界上沒有哪裡沒有考試。是人們的擇業觀念和扭曲的攀比心理導致的高考制度成為人們的眾矢之的!

如果上面這些條件不能改變,教育減負就是空話,說說而已。


榮姥爺看市


這個話題要從兩個方面看,國家政策層面的和社會實際層面的。減負這個方向是對的,而現實情況不具備這種條件,但,隨著中國教育的不斷髮展,學生減負最終是能夠實現的。

中國的教育特別是以往的中國教育,和國外,尤其美歐的教育,它們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基本來概況:美歐教育屬於人的生存教育,是大眾教育;中國教育的基本特點是選拔性的應試教育,基本屬於精英教育。當然,中國近年在不斷調整教育大方向。

鑑於上述實際情況,因此,也就造成了,一方面中國在國家層面為了人才的真正全面發展,在積極倡導綜合素質教育,但,另一方面由於人口龐大,教育資源不足,這樣勢必存在激烈的競爭,而最公平最公正的形式莫過於考試製度,通過考試成績來鑑別學生的能力,達到高標準的學生才能上好學校,沒有達到基本標準的學生連學都上不了。在這種背景下,所有的學校開始轟轟烈烈搞綜合素質教育,紮紮實實抓應試基礎教育,兩手都要用力。而這種情形也就導致了學生全力以赴爭取得到所有考試科目好成績,加上綜合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對所有學科的全面提升,這樣學科越來越多,學生負擔也就越來越重。學生減負就成了一句空話。

國家對學生減負這個概念已經提出,也在逐步落實。個人認為,只有具備一個基本條件才能真正實現未來學生減負,那就是各類教育資源充沛,有了這一條,考試製度就能破局,入學考試就不再成為唯一的標準,取而代之的是綜合素質考核!


天之秤


減負是不會的。你說的減負是什麼?是單純意義上的學習壓力減少嗎?照目前情況越來越不現實。

從出生開始,就已經在加速了。越來越興盛的胎教。這有科學依據嗎?準媽媽們希望胎教可以“打通任督二脈”讓他們變得更聰明一點,期望獲得某種天賦。當然我們輕鬆的。但不難看出他們的想法。然後就有了以後…

會走路了,託兒所,幼兒園,各種藝術班,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我們不斷考試,不斷學習著自己喜歡過被迫學習的藝術,不斷實現自己的價值…這種情況下怎麼減負呢?減負意味著比別人學的少了,然後就比不上別人,或你著急,或別人著急,總的結果就是不斷學習,不斷獲得技能。以期得到更好的發展,更多的認可。

斜槓青年,兼職,副業,比你優秀的人多的是。所以有人說2020之後,越努力,越有真才實幹的人走的越遠。的確,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實體經濟。所以的確是越努力,越有機會展示自己。所以大學也越來越興盛第二學位,所以怎麼減負呢?

不知你說的減負是什麼形式,到現在在發展這麼迅速的大環境下,我們減不了速。現在也說要改革教育方式,但怎麼改革也是要考試的,因為這是對所有人最公平的事情。所以不清楚呢?不知道會不會有這一天。反正口號已有多時。我的感受就是現在小學生初中生的確壓力很大,尤其作業超多,有時候甚至要到半夜一兩點,他們還小,小小年紀就熬夜,他們是精力充沛,是年輕,但也不能這麼消耗呀!沒看到一眼望過去小學生已經有那麼多戴眼鏡的了嗎!我是希望小學和初中能減負的。但我卻以為不可能實現!



睡覺覺困難戶555


中國學生會減負嗎?我個人認為減負就只能停留在口號層面,說說罷了。真正要減負也不是說出臺一個什麼政策,一個規定就能減負的。更不可能立馬或者馬上。這跟中國老百姓的傳統思想,國情,骨子裡流淌的血液有關。所以減負是自欺欺人。

1.先從社會層面說,所謂減負就是讓小孩少負擔或者沒負擔,開心起來嗎。要知道我們是個精英社會,精英主義。選材是擇優錄取,不好的淘汰。不好的將來就業都是個問題,更別說體面工作想都不要想。九成的只能生活在社會偏底層。而且攀比成風,混得不好被人看不起。而且社會要發展,需要大量的頂尖人材。人材怎麼來是靠少學點,多玩點來的嗎?顯然不是。

2.從學校說起,一個小學生上學半年不到書包有十幾斤,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英語,接觸古詩文。初中,高中有8,9科。有一半要背記,而且一本書基本上全用筆畫起來,背。白天是老師授課時間,沒時間記。只有靠晚上放學來消化白天學的知識。沒辦法哪一科能減,能減得科早就減了。我們小學到大本應該說是通材教育,如果是專材教育的話可能會放棄一些。再說老師也不想留作業,還要批改。他們每學期可能要面臨著考核,通過,合格,升學率這些事,直接和自己的業務掛勾,學生和老師綁在一起,所以老師有壓力那學生負擔就重,多佈置作業唄!就連這次疫情還開通了網上授課。

3.傳統思想作怪,望子成龍,將來出人頭地。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成材,事業有成做為老人臉上有光。有句話叫教育以娃娃抓起,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老師呢?桃李滿天下,千百年了。養個孩子不容易。農村有句話叫,砸鍋賣鐵也要供你讀書。無形的壓力看不見,好象山樣。人活著就負擔。

減負是美好的願境,除非自甘墮落,已經根深蒂固了。那就下輩子吧!







王珂巴巴


包括課外作業,甚至讓孩子參加這個輔導班那個輔導班,就連雙休日孩子也要在家長的陪同下也不是參加鋼琴班就是參加那個舞蹈班,把孩子搞得365天每天都再學習,現在孩子每天都是11-12點才睡覺休息。孩子們雖然學習成績提高了,全班戴眼鏡的同學多了,做習題與做事情舉一反三的人少了,個個都成了書呆子。

現在的社會是個有文化有知識的複合性時代,做什麼事情都要文化有技術來支撐。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要學習相應的技能,對於知識要學會舉一反三,要在玩中學知識,在學知識中玩,從一個問題可以演變多個問題,對問題要靈活處理。如果不靈活處理,那問題的結果就是死的,一旦有其他事情,你就倒不過來,就會無從下手。國家教育也要相應的進行改制。從源頭上解決中國學生的減負問題,重點是要去落實減負問題,這樣中國的學生才能減負,才能培養高質量品學兼優的人才!


愚人草民


要想學生真正減負,必須以下幾方面做到,否則,是不可能的。

1,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

2,對學校在教育,教學,升學等方面的考核評價機制必須改變。

3,對學生的選拔評價機制必須改變。如小升初,中招,高招。

4,消除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之間的不正當競爭。

5,沒有任何形式的主科課外輔導。

6,降低教材難度,厚度。

以上能做到嗎?能,負就能減下來,不能,負就難減了!


今亱望星空


我希望中國學生減負。主要是英語,以前學英語主要是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現在年代不同了,西方開始學習漢語了,高考大部分都是英語拉分,高中生畢業後英語都用不著,語言翻譯器又小又方便。希望英語考試所佔比例縮小,英語可自由選擇不是必考的。這樣會給國家輸送更多的必要人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