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蔣軍晶老師的《讓學生學會閱讀》心得體會

初識蔣軍晶老師,是2015年11月8日長沙鐵道學院“和美課堂”小學語文觀摩會活動中,當時蔣老師為我們帶來的是習作課《流浪狗之歌》和習作課的微講座。《流浪狗之歌》是一本無字繪本書,在我看來,它最大的好處是給了孩子更多想象的空間,可以讓孩子們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表達。整節課行雲流水、潤物無聲的啟發、點撥、指導,看似閒庭信步,實則包含了蔣老師太多的教學智慧。這次長沙之行,蔣老師的習作課讓我大看眼界:原來習作課可以跳出語文教材,帶領孩子們去到一個更廣闊的天地!

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到網上找蔣老師的各種書,其中這本《讓學生學會閱讀 》,我頗為喜歡,覺得對語文教學非常實用,也就是讀了這本書後我初次感知到語文教學文本意識這個概念以及閱讀對學生和教師的意義。

蔣老師在書中清晰的闡述了各種文體的特點以及教學方法和策略,並且還附有精彩的課例,讓我受益良多。比如在“神話這樣教”這一章節中,蔣老師就指出在講授神話時首先要領著孩子們多體驗“神奇”,感受神話故事裡的英雄的精神。其次要幫助學生理清神話的敘事結構 ,“神話”的“話”則明確了講述神話故事才是教學的重點。在這裡,蔣老師選取了《諸神創世》《淤能棋呂島》《巨人伊密爾》《盤古開天地》四篇創世神話進行群文閱讀,感知不同國度創世神話中的神奇,通過比較,找出創世神話的共同點,這樣一來,創世神話的一般結構就小結出來了:世界混沌一片——神開天闢地——神的身體化成了萬事萬物。我運用這樣的教學策略, 精心準備了《夸父追日》一堂公開課,在當年鎮裡的“開放周”教學觀摩活動中得到了眾多老師的好評。

在後來的教學實踐中,我一次又一次地嚐到閱讀這本書的甜頭,正如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吳忠豪所說,蔣軍晶的作品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提供了一條極具可操作性的新思路。“極具可操作性”正是《讓學生學會閱讀》這本書的魅力所在。

蔣老師在書中將文體分為七大類,不同文體的教學側重點不同。在“散文這樣教”中將老師提出:要追索作者的原意,不能像小說和詩歌那樣“多元解讀”。在“小說這樣教”中蔣老師又明確地告訴讀者:小學階段應該以分析人物為主。在如何感知人物時可以用到“細讀”、“誤讀”和“比較”三種方法。在“寓言這樣教”中則指出“寓意揭示後,要和生活聯結進行討論” …… 整本書看下來,表面上是在細緻地指導廣大語文教師如何根據不同文體教語文,實則更是指導我們語文老師如何閱讀,說得更準確一點是我們在閱讀中應該如何思考,如何探索。因為只有語文老師學會了在閱讀中思考和探索,才會影響到更多的孩子今後閱讀的方式和目標。我相信教師身上這種思考和探索的精神生活將陪伴孩子的一生。(釀溪鎮上沙灣完小 吳姝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