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都是由人創造出來的。

美股又熔斷了。

美國在3月17日推出的一萬億的刺激政策連個水花都沒有激起來,美股就迎來了十天內的第四次熔斷。

美聯儲可以說是把所有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為什麼還是這種結果?

很簡單,這次的問題並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如果目光只放在經濟本身,是救不了經濟的。股市大跌代表了市場信心的嚴重不足,而市場的信心來自於人心,人才是最根本的。


奇蹟,都是由人創造出來的。

兩天之前,七國集團G7領導人還在承諾不惜一切代價保護經濟。

中國舉全國之力,不惜一切代價控制疫情,這代價包含了經濟上的巨大損失。那麼如果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護經濟的時候,代價又會是什麼呢?

如果有人能接受以人命作為代價保護經濟狀況,那會不會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會成為那個“代價”?

不要急著下結論,讓我們回頭看一下美股這十天以來的發生了些什麼。

3月9日美股觸發第一次熔斷,停擺十五分鐘。

美國政府迅速做出了反應,宣佈將會大幅減稅並採取刺激政策,於是第二天股市大幅反彈。這部分政策看上去確實起到了作用,在接下來的10日和11日兩天當中股市的情況還算穩定。

但3月12日美股又迎來了第二次熔斷。

哪怕紐約聯儲釋放了5000億的資金,也只是維持了半小時左右的反彈,很快就又一瀉千里,大跌收盤。

為什麼?

這一天發生了一個很標誌性的新聞,就是湯姆漢克斯夫婦確診了。這個新聞就好像發令槍一樣,在一天之內,眾多NBA球星、歐冠球星、好萊塢影星乃至各國政要確診的新聞像雪花一樣開始大量集中出現。

從那之後,國外新聞明顯換了一個風格。

看12日之前的新聞,你會感覺國外的生活還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各個活動都還在有條不紊地繼續開展,但是從12日之後,各種比賽和機會就開始紛紛宣佈暫停,他們似乎在這時候才真正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原來自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安全。

這很好理解:如果連這些每天都在電視上出現的人都確診了,那還有誰能說自己是絕對安全的呢?

有時候數字報表看多了,會把人都簡化成數字。只有病毒的影響真正闖進了自己的生活,才能讓有的決策者想起,確診人數和死亡率並不只是兩個數字,那背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而且病毒並不會因為身份不同而進行什麼區別對待,只要是人類,那就一視同仁。

這才是投資者恐慌的來源。

所以那之後美股就一直狂跌不止,到今天已經第四次熔斷。

那些認為可以靠貨幣手段和財政手段就能解決這次危機的人,他們可能在經濟學的手段當中沉浸了太久太久,久到已經忘記了在經濟學當中把人簡化成理性的經濟人是為了便於分析問題,而不是說市場上就全都是一個個無情的投資機器。

他們忘記了,投資者都是活生生的人。

如果不把人作為最重要的要素來考慮,把力量都集中在疫情的控制上,又如何能打消投資者的顧慮?

以經濟換人則經濟存,以人換經濟則經濟亡。

畢竟,人才是一切經濟活動的中心。

正如康德所說的,人就是目的本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被當做工具。歸根到底,我們發展經濟,不就是為了能讓人類社會得到進步,讓每個人都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人既是一切財富的生產創造者,也是一切產品的最終消費者。

哪怕投再多錢,如果人都沒了,那還有誰能接下投資進行生產,又有誰能去進行消費呢。

所以,只有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防疫上才是阻止經濟崩潰的唯一手段。

而且如果思考方式不趕快轉變過來的話,哪怕真的採取措施來控制疫情,想必也不會收穫什麼好的結果。

因為人還是控制疫情所需要的最關鍵力量。


奇蹟,都是由人創造出來的。

疫情的控制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無論哪個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人來完成。

顯而易見的是,防疫工作是非常艱苦和危險的,在死亡這樣的人類終極恐懼面前,如果不把防疫工作者都當成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來看待,那麼無論是多麼正確的防疫手段都不會得到正常地實施,只會造成更加強烈地恐慌和混亂。

不過也許是吃一塹長一智吧,隨著最近各國疫情的加重,事情可能會朝著好的方向轉變。

在經過這幾天的教訓之後,歐美各國政府的態度看上去已經有了一定的變化,就連前兩天宣稱要佛系抗疫的英國也已經轉而開始採取嚴格的控制措施了。只要能夠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我相信我們就能夠平安的度過這場全球範圍的巨大災難。

畢竟,所謂的奇蹟,都是由人創造出來的。


從員工到經營者再到創客

掃描下圖二維碼聽姚老師直播分享

奇蹟,都是由人創造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