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去世,兒媳守靈:爸,您的兒女太累了,我來守護著您,可好?

生死本是一條線上的東西。生是奮鬥,死是休息。生是活躍,死是睡眠。——郭沫若

春天,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可今年的春節卻被疫情籠罩著,使人不得開心顏。春天來了,室外花紅柳綠,一片大好春光,洛陽的牡丹花也漸次綻放,而在我們家,因公公肺癌晚期讓人情懷難開,家裡一片愁雲慘淡。

公公去世,兒媳守靈:爸,您的兒女太累了,我來守護著您,可好?

01噩耗傳來

2020年3月19日,那一天春光明媚,對我們家卻是一個黑色星期四。中午在單位剛吃過飯,老公忽然打來電話:“回來吧,爸走了!”剛聽到這句話,有點不敢相信,在我們的認知中,公公雖然是肺癌晚期,但怎麼也能熬到四月份,沒想到他老人家會突然離開。

強忍著要掉下的眼淚,趕緊收拾東西,來不及和領導請假,匆匆離開單位,同事聽說後開車送我到54路公交車站回市內,很感謝他的熱心幫助!

到婆婆家屬院,疫情時期,值班人員不讓進,正好有認識的老鄰居,說明情況後放行。

讓弟媳送一件黑色衣服給我,早上走的匆忙我和兒子都穿紅色棉衣,這樣回家不合適,見到弟媳後,換了衣服和兒子一起回去陪婆婆。

婆婆還不知道我公公已走,敲門時大姐女兒已回家,婆婆看到我和兒子進來有些驚訝,但我能感覺她猜到了什麼!

二姐打電話問老媽去不去醫院見爸最後一面,婆婆揺頭:

“不用了,我心裡知道他走了,你們平時上班,現在忽然回來我就明白了”。

看婆婆躺在沙發上,不一會又起來坐在陽臺上,我擔心她出事,一直跟著她。婆婆說:不用擔心我,我早想好有這麼一天,最後沒讓你爸受罪,咱們都不遺憾。好藥、白蛋白都讓他用了,你們都已盡力,現在有他三個孩子陪在身邊送行,我放心了!

婆婆的話讓我感動,本怕她難受,沒想到她比我們想像中堅強,81歲的婆婆和88歲的公公讓我見證了晚年中的相互陪伴。公公住院期間,婆婆天天去陪護老伴,哪怕他不吃飯,婆婆也要熬湯,她說:“哪怕你爸喝一口我也要熬給他”。

其實公公最後真的只喝一口稀飯,但婆婆一直堅持,每天放些大棗和小米熬很長時間,盛出小米油,用飯盒帶到醫院,希望公公能吃上一口,她心裡會好受些。這種長情的堅守是老年夫妻最好的相伴。

公公去世,兒媳守靈:爸,您的兒女太累了,我來守護著您,可好?

不說了,老公和兩個姐姐在醫院等著邙山殯義館派車,看婆婆情緒穩定,我趕緊打開冰箱看,裡面零散放一些菜,公公住院,全家人都替他擔心,沒心情做飯。婆婆有孫子和外孫女在家陪著,我抓緊時間去超市買菜和晚上所需供品,她們給你辦理後事,我得給大家做好後勤,不是嗎?

只希望公公一路走好,在天堂沒有病痛!

02第一晚給公公守靈!

下午老公和姐姐把公公送上山,安排好後,定於3月21日葬禮,特殊時期,一切從簡。

晚上近七點,老公和兩個姐姐從邙山回來,我們在客廳設了靈堂,按規距先把老人遺像擺好,長明燈點起(是一對紅燭,因為80歲老人去世,是喜喪),兒子應該先點燃第一柱香,再攜妻兒給父親磕頭行禮,然後是大姐和二姐家人。中午公公去世後,老公趕緊通知近親,晚上7點多,陸續有親人來家拜祭。

公公去世,兒媳守靈:爸,您的兒女太累了,我來守護著您,可好?

古話講:孝子見人低一頭。不管來家裡拜祭的是長輩、同輩或晚輩都要跪下給對方還禮,這是尊重死者也是對前來拜祭之人的真誠叩謝。

守靈自古以來就有,但具體事宜我還真不懂,在百度上搜索:《禮記·問喪》中有“三日而後殮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之心亦益已衰亦。家室之計,衣服之具亦已成矣。親戚之遠者亦可以至矣。是故聖人為之決斷,以三日為之禮制也”。

所以守靈三夜,並不完全出於迷信,而是三天的時間,準備工作都全了,遠方的親戚、朋友也能趕到,足以盡人情。但今年情況特殊,遠方的親朋均不能親臨弔唁,只有我們近親8人到場送老人一程。

九點多,第一晚的守靈正式開始。我讓兩個姐姐和老公先休息,她們三人累了一天,從接到公公去世,到給老人穿孝衣,聯繫殯義館定時間,送老人上邙山,辦理手續。一切都緊張有序地進行著,他們姐弟三人真的盡力了。

打發家人休息後,我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看著公公的遺像,無語話淒涼。老人安詳、平和地對著我微笑,這裡是他熟悉的家,還有家裡的親人陪著他。​

左右兩側的紅燭流著淚不忍你的離去,揺曳著身姿似在唱一首輓歌,訴說著您對這個家的關愛和惜別之意。爸,兒媳為你添上今晚為你守靈的第一柱香,保佑我的婆婆身體健康!

您的倆個女兒和兒子太累了,我讓她們好好休息,我來守護著您,可好?

您走的太匆忙了,早上您的兒子陪護你一晚上剛和大姐給你擦洗完,換班回家休息,二姐接替。她難過地說:“大姐剛走,您吸氧氣的顯示儀數字開始由100一直下降,80、70跳的很快,最後是40。”

二姐嚇壞了,趕緊叫護士,她來不及給家人打電話,您已停止呼吸,時間定格在2020年3月19日12:20分。最後陪在你身邊的是二姐和護士。

爸,您就這樣離開了我們,離開了您的老伴和兒女,好在您離開的前兩天下午,見到了你的親孫子。因為疫情,醫院規定兒童不能看護病人,是您的兒子明白你心中所想,把孫子帶到病房見你一面。可能您心裡的感應到了,您身在南通的妹妹和你的親人,都通過視頻知道您的病情,該說的話您聽到了,該見的人您見到了,我們不想讓您心有遺憾,您最後走的這麼急,是不想再麻煩和勞累您的兒女們嗎?

50分鐘一柱香,我會一直陪著您。爸,您放心,您走了,我們姐妹會照顧好媽她老人家。今天下午我試著讓她去我家住,她揺頭說:我哪兒都不去!

我知道這個家,每一個房間有您的氣息,媽媽她捨不得離開您,不過媽媽今天很堅強,她聽說您走後,先是長嘆一口氣就坐在陽臺上的椅子上看雜誌,戴著老花鏡,看似拿著書在閱讀,其實內心的不捨和悽清只有她自己最清楚,我怕她難過跟著她,她反而安慰我:“我沒事,你該幹啥幹啥去,人就這麼回事!我心裡有數,別擔心我!”

爸,您安心走吧!媽的晚年我們會照顧好她,尊重她的想法和選擇,只要她願意,我們會盡力滿足。

公公去世,兒媳守靈:爸,您的兒女太累了,我來守護著您,可好?

23:20分,兒媳給你上第三柱香,爸,保佑咱們全家平安、吉祥!

你在疫情期走的,生前你不愛鋪張,離去也一切從簡,爸,你選擇在春天離開,走進明媚的春光裡,保佑咱們全家萬事順意!

03和二姐換班守靈

3月20日00:20分,給公公添上香,二姐來接我班,其間她兩次起床來替換,我攆她去休息,二姐才進屋關門小憩。

婆婆睡在裡屋,門是開著的,聽著她躺在床上翻身的動作,我知道她睡不著,不時能聽到老人家的嘆息聲,失去老伴的媽媽心中的難過只有自己品味,爸已經走了,我們每個人都要接受這個事實。

二姐真是個勞碌命,她對人對事特別上心,她身體並不好,但她對這個家特操心,一邊是媽媽年齡大,大姐也60歲,還操心弟弟身體頂不住。

晚上看到老公回家後,我才放心,他一直在醫院值夜班,公公那時白天睡一天,晚上精神,老公就一直陪著又不敢和他多說話,怕影響其它病人和陪護休息。所以老公一晚上不睡覺看著公公,我能體會他的辛苦。

2006年3月,他股骨頭壞死如今整整14年,疼痛一直折磨著他,老人去世當兒子的跑前跑後理屬應當,好在有兩個姐姐幫襯,沒有經歷過生老病死的老公,肯定帶著傷痛和病體在堅持抗爭。

晚上不讓他守靈,讓他帶孩子去黃樓我們以前的房子休息,一個家屬院內方便照顧。

00:25分二姐接替我守靈,我回屋休息,大姐是真累了,今年她正好60歲,可能真的歲月不饒人,估計二姐不斷進出,她也沒睡好,我進去躺在她身邊,第一次和大姑姐睡一張床上,聽著她的呼吸,感受著姑姐和弟媳情,希望趕緊緩解一下疲勞,等會接替二姐。

睡不著,4:10分我起床,正好看到香要換,二姐聽到開門聲,趕緊從沙發上起來添香,我洗了臉提振,讓自己煥發精神,接替二姐給公公守靈。

公公依舊微笑,兩支紅燭也在堅守陪著老人,香味飄散在室內,點燃的香灰落在地上和桌子上,提醒我公公人走了,但精神沒走,他的堅強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力和韌勁留給了兒女和親人。

公公去世,兒媳守靈:爸,您的兒女太累了,我來守護著您,可好?

50分鐘一柱香很有規律,香一點點燃燒,紅燭不停地揺,我守著公公,記錄著公公在家最後的時光,雖然您的人離開家但我們感覺您的魂魄還在,守著您的遺像沒有害怕,我知道您會保佑我們這個家和家裡每一個人,因為我們是您老人家的牽掛。

早上5點整,我要給您添香了。爸,您能感受到家裡的溫暖和氣息嗎?保佑您的兒子身體健康,祝福我們平安吉祥吧!

04白天守靈繼續

為公公守靈一直繼續,早上五點多,大姑姐起來接替我,看她精神不好,讓她繼續休息,六點多大姐起床洗漱打掃衛生,看她把廚房裡的舊東西整理後下樓倒垃圾。

大姑姐是個很勤快的人,和二姑姐的操心不同,大姑姐手腳麻利,做飯、洗衣、長像和走路姿勢與公公很像,逢年過節回來聚會,大姑姐總是主廚,做一大桌美味讓我們品嚐。這點和公公一樣很容易被家人惦記,所以一旦春節,以前準備年貨都是大姐和二姐操心,公公負責煮肉。86歲那年,公公才不進廚房做飯,並退居二線,大姑姐成了春節準備食物的頂樑柱,我只能給她打下手,大姑姐說:和小尹配合最省力!

公公最拿手的廚藝是做皮凍。如今,公公走了,我們再也吃不到他老人家親手做的皮凍,我進門22年多,每年春節,公公都提前燉牛肉、熬皮凍,把這項工作安排在晚上進行,他會看著電視,操心著廚房的拿手戲。

3月20日上午,老公單位同事來拜祭,大表哥也來家裡看他的三姨,我們坐下聊著公公的最後時光,感嘆人生苦短,人活著健康最重要,沒有好身體,掙再多錢無福享受也枉然!

大姑姐去醫院辦理出院手續、陪護證明和押金事宜。二姐女兒來拜別姥爺,看她上香鞠躬和下跪給姥爺磕頭,一板一眼很規矩,都說看人要看她的行事風格,從她有條不紊的行禮能看出來她是一個非常穩重的人。

大姑姐辦完醫院的事後,先回自己家休息,她下午置辦明天上山的貢品和準備工作。

05婆婆哭了

中午我做飯,炒了三個菜,大家情緒不高,但不管如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先填飽肚子再說。

兒子給大家盛好飯,婆婆坐在以前公公經常坐的位置,她剛夾了一口菜,可能觸動了心思,端起飯碗到陽臺上,一個人抽泣。

以後吃飯,家裡的飯桌上再也不會有公公的身影,相伴62年的風雨人生,失去老伴的滋味只有婆婆一個人體會,那種孤寂和落寞我們雖能瞭然但永遠代替不了爸在她心中的位置。

死亡並不是生命的毀滅,而是換個地方。——西塞羅

看到婆婆哭泣,我們都沒辦法再吃飯,讓我想到了3月14日和婆婆一起在醫院照顧公公的事,當我們合力把公公扶起來時,公公不是依靠在婆婆懷裡,而是婆婆背對著他用後背扛著公公才能有力量支撐起他的身體,我才能給公公餵飯,可惜他只吃一口婆婆熬的小米油就沒力氣下嚥。

公公不會翻身,婆婆盡力照料,為了讓公公躺著舒服,不斷變換著姿勢,不是讓公公躺在她懷裡就是讓公公靠在她肩膀上,那時我真的感動老倆口的相互扶持和依靠,看到公公枕在她肩膀上喘氣的畫面,讓我眼含淚花。如今公公離去,以後再不需要婆婆的背來依靠,多少個日子他們都是相互攙扶著走過,看她孤伶伶一個人端著碗走向陽臺,真的難過。

看到公公的遺像,婆婆一個人垂淚,內心無依無靠的失落與痛我們都懂,子女能給的是陪伴,可心與心交流的情感終抵不上老年夫妻的一個嘮叨一句埋怨,別小看老人的拌嘴,有時也是一種愛的表現,離開了愛的人,誰和婆婆相伴永遠?

公公去世,兒媳守靈:爸,您的兒女太累了,我來守護著您,可好?

記得以前婆婆說過:老頭子,你比我大,將來你別走我前面,我怕一個人孤單!

公公當時回答:這誰能決定,我活了80多歲夠本了,我爹媽死的早,小弟還被日本飛機炸死了!走就走了,眼一閉知道啥!

當時公公說完,婆婆沉默很久沒有回答,讓我心裡難受,人啊,誰能掌握生死,最後還不是一縷輕煙歸於塵土。

公公走了,婆婆表面的堅強終被打破,她的難過我們明白,子女的愛永遠比不上知冷知熱的老來伴!

爸,陽春三月,您走了!我用文字記錄我們在家守護您的每一個細節。您老人家在天有靈,保佑婆婆她走出失去您的痛與酸,讓她開心一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