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英國都免費了,留學生們還著急回國,甚至還想包機?

媒體創新


可能留學生一開始急於回國的原因是,一旦被感染治療費用昂貴,而國內治療是免費的。後來英國也出臺了防控措施,明確所有在英居民包括非法移民和遊客,檢測及治療新冠肺炎費用全免,即便這樣,為什麼上萬的留學生還是想急於回國呢?


我覺得危急時刻,人的本能是和家人在一起互相守候,這是一個原因,最重要的是,留學生和家長對英國的防控措施不是很有信心。從提出依靠民眾“集體免疫”,大家要做好失去親人的準備這樣的言論中,就可以看出,當地絕對不可能像我們國家一樣拿出那麼強有力的措施,舉全國之力,不惜一切代價去和病毒搏鬥,去醫治每一個患者,保護每一個公民的安全。



歸國留學生不明所以地在微博上發文抗議我們的隔離措施,試想如果沒有如此嚴格的防控,又如何會有今天留學生們的避風港?曾經我國是災區,如今卻成了人們眼中最安全的避風港,我們付出了多少努力,做出了多少犧牲才換來今天的風平浪靜?

留學生不惜一切代價想要回國,那就是相信祖國的防疫能力,覺得祖國安全讓人放心,而祖國也積極想辦法促成你們回國和家人待在一起。但是有一點,留學生歸國必須主動上報隔離,絲毫不能馬虎。少有疏忽就會給社會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危害,所以,祖國接納你們,你們也要聽從祖國的安排,積極按規定隔離,爭取早日健康地回到家中和親人團聚,任何的瞞報和抗拒都是可恥行為。


小Z老師扎馬尾


英國是免費了,但是,歐洲很多國家的表現,都是令人失望的。看看意大利,看看西班牙,看看瑞典......。

英國免費了,不代表他們能夠很快的抑制住疫情。

我們在新聞上也已經看到了,歐洲國家很多地方都開始選擇性的救人了,西班牙的醫生和意大利的官員,都有向外界宣佈,他們對六十歲以上的人,放棄使用呼吸機了。

因為呼吸機根本不夠用,患者真的是太多了。只能把有限的呼吸機,給到更年輕的人來用。

這個也就是,所謂的選擇性救人。當然了這是最為無奈的一種選擇。

要知道這種事情曝光出來,肯定會給英國的留學生造成一種心理負擔的。

一開始英國宣佈群體免疫,嚇人的很,全世界的人為之譁然。從那個時候很多英國留學生,他們就開始有了打算捲鋪蓋走人的想法。

當然了也有一部分已經回來了,留下的也有不少。

還有一些是沒有回來的,也打算包機回來。

儘管說英國已經宣佈免費治療了,但是,要知道英國若是病人增多了,會不會也用選擇方式來救治病人呢?

畢竟他們不是英國人,還是中國國籍。

所以,不得不小心應對。因此,若是能夠回來,肯定就想回來了。

他們選擇回來,除了對英國的不信任外,就是對中國的信任了。畢竟中國已經抑制住了疫情,讓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國已經是最安全的國家了。

還有就是在新冠狀肺炎方面的經驗,中國的醫生也是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豐富的。

對於他們來說,若是來到中國沒有問題,就等於自己是安全的了,也不用在國外整天提心吊膽的晃晃度日了。

所以,還是來中國更加的保險,更加的安全。不過,現在英國飛中國的飛機不但少,而且機票貴的下人。

這種情況下就存在買不到票的情況。因此,包機也就成為了他們希望能夠實現的一種可能。

最後因為家人都在中國,若是自己有個事情了,在家裡還能夠找到人幫助自己,所以,還是回來比較安全。

這個時候大部分留學生當然也是想要回來的了。


漢史趣聞


這個問題看似匪夷所思,實則也在意料之中。

因為問題的本質不是英國政府是不是免費的問題,畢竟能夠從小赴英國留學的家庭,可以說最不缺的就是錢,否則也不可能要求包機了。說難聽點,包機費都差不多趕上甚至超過治療費了。

所以這些留學生尤其是小留學生們家長在乎的,絕不是免不免費的事,而是安不安全的事。而之所以缺乏安全感,在靜夜史看來,本質上是因為他們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棄子”。

雖然很多家庭自認為出國留學高人一等,但在所在國家依然是難以改變的二等公民,想要融入其主流社會可謂難於登天。

而比格格不入更尷尬的是,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已經滲透到了英國社會的各個角落,甚至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英國政府的決策。

雖然英國政府在民眾的壓力下及時調整了“群體免疫”的坑爹政策,表示就是砸鍋賣鐵也要給同胞們免費治病。但地球人都知道,所謂的人權以及自由民主,全部都是統治階級,也就是白人資產階級的權力,這意味著他們必然優先得到救治,其他人尤其是外國人等邊緣人必然因地位問題排到後面甚至最後。

在英國醫療體系數量捉襟見肘的情況下,雖然有免費治療的承諾,但前提是不幸感染的他們能有機會等到免費醫療的那一刻,而很明顯,他們沒有等下去或者賭下去的勇氣。

而從英國政府短短數天內政策180度大轉彎,換臉比翻書還快的操作來看,英國政府能不能將免費治療貫徹到底真的不得而知。

從當下英國軍備捉襟見肘以及義無反顧的脫歐操作來看,英國財政的入不敷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從英國約翰遜政府在疫情惡化後第一時間拋出“群體免疫”這種所謂的低成本防疫政策來看,如果沒有民眾的抗議,捉襟見肘的英國政府絕對沒有為所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免費治療的崇高覺悟,不負責任的群體免疫政策就是英國應對疫情的不二法寶。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英國疫情持續惡化,惡化到英國的醫療體系也搖搖欲墜的地步,等不到外國救援的英國政府,會不會再度迅速變換政策?比如雖然不取消免費治療,但卻不願意繼續檢測,畢竟“多檢多得,少檢少得,不檢不得”,如果英國政府在最開始就選擇放棄,即便沒有公開宣佈向病毒投降,那英國的政策本質上和群體免疫也沒什麼兩樣,誰讓這裡是達爾文的故鄉呢?

而且拋開英國約翰遜政府的寡廉鮮恥,從意大利疫情的一發不可收拾的情況來看,在民主與自由的薰陶下,即便西方國家政府能夠第一時間應對疫情尤其是封城,其效果也絕對無法同我們相提並論。

而在政府因掣肘難以有效發揮協調和動員能力的同時,自由民主觀念深入人心的西方民眾也從來沒有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意識。他們除了拒絕口罩,更要反對封城禁足,這種個人主義至上的社會氛圍,是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的重要推手。

而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其狀況相比於意大利必然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這樣“生死看淡”的社會環境,對於留學生而言是真正的此地不宜久留,所以儘管英國政府高唱“愛我別走”,他們還是要歸心似箭。

畢竟相比之下,他們回到所謂的祖國不僅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被感染,更能保證感染後第一時間得到治療。更令人慾罷不能的是,有留學生的身份,某些程度上就意味著高人一等的超國民待遇,在英國被習慣性忽視的所謂優越感在這裡都能得到盡情的釋放。

試問,如果是你,你會作何抉擇?當然是高喊愛國主義享受祖國的福利啦,相比之下,包機的天價真的不足掛齒。

不過,靜夜史認為,包機回國必須要三思而後行。這其中不僅涉及到技術層面的問題,更涉及到所謂的倫理問題。

在技術層面,當下的中英航班走從168架次驟減到23架次,包機回國必然耗時費力,萬里回國不僅疲憊,更容易增加傳染幾率,畢竟包機是封閉空間,實在是危機四伏。

而從倫理層面上講,對於立志要加入英國籍的留學生,尤其是1.5萬小留學生,雖然有十年入籍的硬性條件,但愛國忠誠必然也是重要的參考指標。如果一有災難就選擇出逃,沒有一點兒與英國同舟共濟的思想認識,那麼即便最後成功入籍,躋身所謂的上流社會,誰能保證英國主流社會會隨便接納一個不愛英國的同胞呢?

要知道,不是所有國家都像我們這樣以德報怨、不離不棄。

所以靜夜史也建議那些呼天搶地甚至聯名請願的小留學生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未來,建議不要讓孩子成為中英兩國的“貳臣”。如果實在不放心大可包機前去照顧,這樣也減輕了國內的疫情防控壓力,是個一舉多得的好事。

某些家長總認為國人對它們的聲討是仇富,實際上並非如此,畢竟我們不仇視馬雲,國人聲討的,無非是某些家長的巨嬰心態,那種為了自身利益至14億人利益於不顧的利己主義思想。

所以靜夜史依然認為:如果你做出了遠走高飛的決定,就不要想著將生養你的祖國當成崇洋媚外的墊腳石,我們善良,但並不白痴。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國是誰的國,家是誰的家。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是什麼?有這樣愛國的嗎,拿著大把的銀子把小孩送去英國上學你有錢沒人攔著你,現在有疫情了又想著趕緊回來享受中國式的防疫,儘想著好事。改革開放你們享受了改革紅利有錢了,於是拿著錢去享受英國的教育,將來當高等華人。天有不測風雲,現在你們受不了英國式的防疫,最好自己去陪伴孩子,把中國的經驗帶過去,好自為之。就不要對我們真心愛國的人搞道德綁架。


張樂呵183


為啥英國都免費了,留學生還著急回國,甚至要包機回國?

留學生應該還是中國籍,他們的親戚家人應該都在國內,大難來臨,跟家人待在一起,也是人之常情。

看到這樣的回答,可能有極少數人會覺得不爽,要砸鍵盤。在他們心裡,留學等於有錢,有錢就不要回來。

現在英國治療不收錢了,他們為啥回來?是不是再次印證了“祖國建設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快”。

英國疫情三月初還發展緩慢,由於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疫情不斷擴大蔓延。一度網上還熱傳,英國要施行所謂社會“達爾文主義”,採取“群體免疫”,應對來勢兇猛的疫情。政府呼籲人們,面對疫情,做好親人分離的準備。讓人感覺社會倒退,人類返祖了!都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了,這種應對疫情的方式,簡直有些滑稽。

然而英國並沒有施行“群體免疫”,而是採取了越來越嚴格的防控措施。英國政府近日決定對所有非英國人士(包括無合法居留證件人士)提供免費新冠檢測和治療。

分析了這麼多,我們來看,在英國免費的前提下,這時候留學生還回國,原因如下:

  • 國內有最好的疫情治療經驗,治療條件。
  • 國內疫情風險全世界最低,最安全。
  • 國外疫情發展趨勢不明,回國與父母親人團聚。

以上是本人對英國施行對所有非英國籍人士免費後,為啥在英國的留學生還要著急回來,甚至包機回來的原因。

留學生還是中國人,你們的父母家人,父老鄉親為了現在的環境付出了巨大努力,希望回來時做好防護,回來後應該執行防控制度,不要給國家添麻煩!


西喬教育觀


曾仕強老師說過:孩子小小就不學母語,就是養一個逆子!就是養一個不是自己的孩子,送西方就是養一個依蘇的兒子,就是把孩子送死!

曾仕強老師說:母親只對孩子做四件事~1~3歲為孩子做事,3~10歲教孩子做事,10~15歲陪著孩子做事,15~20歲看著孩子做事。這樣孩子才能成人,這樣孩子才不會成孫小果。不會是呂超然,不會成鄭好兒。

這1.5萬個孩子的母親真是太狠心!

從民族,種族、人口密度我們鼓勵移民,但是你要把孩子養成中國人才行啊。

   和平演變,成本最低就是教育中國的學生,從孩子開始。


天上雲彩38


很好的問題,英國確實在20日更改了他們的抗議政策,不但不收取任何新冠病毒的檢測費用和治療費用,而且面向包括非法移民的所有人,還不會進行移民檢查。但其實你仔細分析,英國對新冠肺炎最基本的“群體免疫”方針並沒有任何的改變,他們的工作重點是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但並沒有必要的封禁政策來減少病毒傳播的途徑,所以感染者只能是越來越多。

英國的防疫政策沒有根本變化

雖然英國首相約翰遜話說的漂亮,但應該對於群體免疫的理想主義並沒有放棄,只是想集中力量救治已經確診的新冠病例。這就好比一下大雨你的大house就漏水,但你卻用錢買了足夠的盆在屋內接雨水,而不是去修補漏雨的房頂。得不到修補的房頂當然會一直往大house裡面下雨,直到把整個屋子拖垮。

群體免疫只是科學層面裡的理想主義,但哪有那麼多理想化的可能?人類能研製如何對抗病毒,難道病毒為了生存不會進化嗎?越是大面積的傳播,約束增加了病毒變異的可能。而且按照英國人自己的算法至少要50w-60w英國人要死於新冠肺炎,這哪是什麼防疫政策,這是不負責任的適者生存,是真正的踐踏人權,踐踏每個人活下去的權利。而且疫情造成的恐慌已經給英國普通民眾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這名重症醫學科護士在下了個48小時的班後,因為在超市沒有買到任何食物而對著鏡頭痛哭。

我們知道,英國的百年高校很多,科研資源豐富,牛津大學已經研製出半小時就能得到結果的檢測試劑,並且已經得到中國方面的幫助進行了臨床試驗,確定了檢測試劑的準確性和時效性。而且英國的很多大企業也在轉型生產呼吸機的相關零配件,以幫助本國增加呼吸機產量應對巨大的需求。但只要從跟本上不斷絕病毒的社區傳播,病毒就會在社區不斷的擴散,能不能最終達到群體免疫真個沒法說,但傲慢的英國人一定會得到更多的確診病例和更多的死亡病例。

英國留學生為什麼還要回國

英國雖然承諾免費檢測和治療新冠肺炎患者,但只要不控制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就不可能減少被感染的風險。其實英國的政策已經是在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沒有封閉,沒有禁行,外出不帶口罩,對病毒不設防。所以留學生繼續留在英國被感染的可能性真的很大,而且誰也不知道自己是輕症肺炎還是重症肺炎,輕症還算好說,但重症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在那擺著,你就說你怕不怕。

況且,我國相關的研究已經表明,新冠肺炎患者即使治療好,但肺部功能也會有明顯的下降,這一點在很多康復患者的身上都有體現,甚至一些重症患者痊癒後發現包括很多臟器甚至神經系統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留學生們正直青春年華,真的不敢擔這個風險。

能回國就回來吧,祖國會為你們留門的,當然讓祖國包機接留學生回國是不可能的,畢竟祖國的重擔已經很重了。


我說精神


他們是免費之前提的要求,沒有沉住氣,結果兩邊不討好。

這幾天不聽吭了吧,估計在後悔沒有堅持兩天提要求。連非法入境都免費,還有補助。



頭版銳評


不瞭解那邊的情況,但是免費治療還要回國。有可能是擔心那邊看病的人越來越多,即使免費,但是根本就排不上隊,或者根本就沒辦法住進醫院,那這個時候免費治療,能怎麼辦就只能等著。所以國內形勢比較好的情況之下,回國能夠獲得相對更好的醫療資源和救治機會,那麼這個時候大家肯定更願意回國。10個人搶一個機會和10個人有100個機會,即使都免費,那肯定是不一樣的。

所以理解要回國的做法,但是如果真的回國了,那肯定要遵守國內的規定,做好隔離,不給國家添亂。



悠悠媽的快樂生活


比如某人得了心臟病,需要做冠狀動脈搭橋,我們村大夫說了,我治療心臟病免費。你去阜外醫院治療要十幾萬。你覺得這個人在村裡看還是去阜外醫院?中國目前有世界上最好的管控措施,和最強的治療方案,還有最出色的治癒率。每個人在生死麵前都會選擇生。外國的防控措施不好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假民主自由害了他們,自私就是他們所謂的民主自由,上到他們國家領導人下到普通老百姓,他們認為隔離和帶口罩就是限制自由,就是有疾病的表現。愚昧就是他們這次應對疫情最大的錯誤,中國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做防控準備。第二個就是其他國家沒有中國的制度和環境好,醫療物資產能跟不上,還有這次治療的中藥,外國也是不具備的。所以很多華人華僑留學生或者部分和中國有聯繫的外籍人士願意選擇中國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