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聞得“咖啡香”?

對於很多咖啡控來說,咖啡簡直是每天起床的動力。全球大約有10億人,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喝杯咖啡,以此開始他們新的一天。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咖啡的種類一般可以劃分為哪幾種?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雖然近期大家都減少出門,但很多愛喝咖啡的人依然無法接受連鎖咖啡店的流水線出品,於是選擇在家裡自制咖啡。

如何在家衝出有品質的咖啡?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彭陸生

廈門BeNormal Cafe主理人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對咖啡味道上有要求的人士來說,可暫時先撇開常規速溶和罐裝咖啡,居家最方便選擇的就是凍乾粉掛耳包類型咖啡。

TIPs

✦ 凍乾粉

只需要水溶解就行,還可以自己控制加水的量。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 掛耳包

分為常規掛耳包、錐型掛耳包、飛碟包、溫泉包等種類。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溫泉包:類似於茶袋,放入杯中加熱水浸泡就好了,等自己喜歡的味道散發出來時取出即可,容錯率和可控性更高。

掛耳包&飛碟包:需要一定的沖泡技巧,適合喜歡自己研究咖啡味道變化人士。值得注意的是,泡壁掛類型咖啡最好搭配手衝壺,所使用的水煮沸後要稍微冷卻一下再使用。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面對疫情,各大咖啡品牌也開始著手佈局。比如"互聯網咖啡"瑞幸咖啡於1月初曾針對"無人配送",推出無人咖啡機和無人售賣機。最近,瑞幸加速佈局,以無人咖啡機形式進駐,為一線醫務工作者免費供應咖啡。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咖啡佈局“無人零售”

張 斌

時事評論員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無人售賣一定是長久業態,至於它在零售中會佔怎樣比例,還是未知。

無人售賣還是一種純商業行為,但零售業最大特點是具有“互動性”,包含社交需求,所以無人售賣雖然有更大成長空間,但最後大概只會成為零售業的業態,替代不了“有人售賣”。

在零售飲品行業,無人售賣能幫企業擴充銷售額,特別對於有金融需求的企業來說,無人售賣是一個增加流水量很有效的方式,所以瑞幸咖啡的重點或許不一定在“做咖啡”,它可能更注重現金流。

星巴克的“第三空間”越走越遠?

曾幾何時,馥郁的咖啡香氣、舒緩的音樂、柔和的燈光、舒服的沙發,這就是星巴克所努力打造介於家庭和辦公場所之間的"第三空間"給外界的印象。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不過,近來受疫情影響,星巴克也將第三空間改為"外帶"模式。事實上,為了應對瑞幸的競爭,以及以奈雪的茶、喜茶為代表的新茶飲崛起,從去年開始,星巴克就率先在中國區門店嘗試"快取"咖啡業務,目前已經全面上線在線點單和外送咖啡服務。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張 斌

時事評論員

星巴克核心價值就是建立一種社交生態,再把自己的飲品作為實體附加在這一套運營模式上。時代趨勢在變,人的需求在變,星巴克有新的銷售方式出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精品咖啡館如何尋出路?

長久以來,很多精品咖啡館注重的是咖啡師與客人、客人與客人之間面對面的互動,營造一種品嚐咖啡的氛圍有時候更重要。

受疫情衝擊,客流量減少的情況下,

精品獨立咖啡館的生存現狀如何?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彭陸生

廈門BeNormal Cafe主理人

我們會把一部分的重心放到外賣平臺上,因為門店產品類型比較特殊,大部分是無法打包的,所以這也只是一種短時間的補救措施。

其他咖啡館很多都會額外售賣掛耳包或咖啡豆,讓客戶在不出門的情況下也可以喝到自己喜歡的咖啡。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雖然受疫情影響,咖啡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購買方式、飲用習慣等會形成一定的轉變,但等疫情過去,無論是咖啡的死忠粉還是大眾咖啡飲用人群,對於咖啡的消費量都不會被抑制或改變。

未來國內的咖啡行業發展空間巨大,但是競爭激烈,對於品牌的甄別、要求也會不斷提高,如何從眾多品牌當中脫穎而出,既需要對行業的深度瞭解,也需要精準靈活的經營思路。喝咖啡可能是一件輕鬆的事,但作為行業中的人,還是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撰稿:葉嘉瑩

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疫情之下,如何闻得“咖啡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