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老爺爺跟你談規則


司馬光砸缸老爺爺跟你談規則

司馬光,對的,你沒記錯,就是小時候砸缸救人那位。歷時19年,編了一本共1362年曆史,300萬字的歷史著作。記載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之間的歷史發展軌跡。

宋神宗認為該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欽賜書名為《資治通鑑》。所以這本書其實是給封建社會的皇帝們或者是統治階級參考用的。它的英文譯名“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司馬光砸缸老爺爺跟你談規則

《夏洛特煩惱》中,袁華說:“我作詩都是帶批判性的。“從今日開始,我們也帶批判性地去讀此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看看它對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有何借鑑意義。


司馬光砸缸老爺爺跟你談規則

獨白通鑑:

週記一(上):規則

摘要:主要講了威烈王時,韓趙魏三家從原來晉國這個諸侯國的一部分,瓜分晉國,然後各自成為諸侯國的故事。


司馬光砸缸老爺爺跟你談規則

原文(部分):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四零三年)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臣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為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廣,兆民之眾,受制於一人,雖有絕倫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豈非以禮為之綱紀哉!是故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庶人。貴以臨賤,賤以承貴。上之使下,猶心腹之運手足,根本之制枝葉;下之事上,猶手足之衛心腹,枝葉之庇根本。然後能上下相保而國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職莫大於禮也!

……

嗚呼!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豈不哀哉!


中間幾段分別通過周文王、孔子、晉文公等一些所作所為來論證司馬光自己提出的”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這個觀點。


司馬光砸缸老爺爺跟你談規則

原文大意: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的時候,原來諸侯國晉國的三個大夫,魏斯、趙籍和韓虔也被封為諸侯了,跟晉國的地位一樣了。

然後司馬光他老人家就發表了一通長篇大論。大意就是,皇帝你的最重要的職責是維護禮教啊。後面是各種論證維護禮教的重要性。


解讀:

1.要制定一個好的規則。

不論國家、公司,家庭或是其他集體組織,都要制定一個好的規則。至於什麼是好規則,各位仁者見仁。只要白貓黑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有了好的規則,大家才能各司其職,企業才會欣欣向榮,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司馬光砸缸老爺爺跟你談規則

2.要尊重規則,不能隨意破壞。

不論是誰,都不能隨意破壞規則。哪怕再細小的的錯誤,也要及時改正。要防微杜漸。“夫事未有不生於微而成於著。聖人之慮遠,故能謹其微而治之,眾人之識近,故必待其著而後救之。治其微,則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則竭力而不能及也。”有遠見的人總是在小錯誤發生時,就去糾正它。等到錯誤變大再想去糾正它,竭盡全力都不一定能解決,不一定會有個滿意的結果。


司馬光砸缸老爺爺跟你談規則

3.退一萬步說,破壞的規則不能最最基本的規則。

在封建社會,“君臣之位,猶天地之不可易也“。”君臣之禮崩壞“則是最最大逆不道的事情。韓魏趙三晉的諸侯地位,是”請於天子而天子許之“。是威烈王,也就是規則的制定者,自己違反了最最基本的準則。所以”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周朝滅亡也就是板上釘釘事情了。


司馬光砸缸老爺爺跟你談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