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号房间”到手机泄密,我们的隐私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保护?

最近韩国的“N号房间”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些犯罪者利用女性隐私曝光来进行威胁,利用这种恐惧和害怕,迫使女性听从他们的指令,被迫进行各种“奴隶”行为。

从“N号房间”到手机泄密,我们的隐私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保护?

比如被害人A收到了一条来历不明的信息,其实是黑客入侵程序,点开后个人所有的信息、行动、隐私都被盗取,而犯罪者就会联系受害人:“听我的话,我就不会把这些信息进行传播”。于是,A就成为了他们赚钱、取乐的附属品,稍不称心就以“把隐私发给亲友”为威胁。

从“N号房间”到手机泄密,我们的隐私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保护?

这不禁让人想起前段时间的微博信息泄露问题,通过相关插件就可以很轻易的查询到微博用户的注册信息,如电话、邮箱等,甚至通过充值,可以购买其中的聊天记录,这实在让人细思极恐,不寒而栗。

就是这样重大的信息泄露实践,微博的某些高层却在微博堂而皇之的说“不足以造成威胁”,那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又有多少充满了威胁的事情正在发生呢?

从“N号房间”到手机泄密,我们的隐私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都反映过,自己说过、讨论过的东西下一秒在网上购物时,就会自动出现在首页推荐给自己,但是自己并没有进行过相关的搜索,这是否又是另一种我们不知道的信息盗取呢?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隐私越来越不成为“隐私”的今天,我们的隐私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