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的愛情觀是怎樣的

西方人的愛情觀是怎樣的

  她和一個美國的男生戀愛了,他們一起出去玩、牽手、kiss還啪啪啪了....但是男生卻對她說:我們還不算情侶。是她遇到了渣男?還是不同國家之前存在不同的約會文化?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中國人和美國人在約會的順序和文化上有哪些差異,他們的愛情觀是放縱嗎?

  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喜歡上了一個美國男生,高高的、長得很好看、愛運動。她們發了幾次信息、出去玩了幾次後,他牽了她的手還kiss了她。她慌了,我們現在算是男女朋友了?他為什麼要親我?他說,情侶是在一起之後,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一開始就定義好的,誰也不知道能不能走到最後。我們現在有好感大家可以試試。但是她不這麼認為她覺得那是他對感情不認真他是渣男然後她們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他真的是渣男嗎?到很後來她才發現,只是文化不同而已。

  在外國人眼中,約會到底是什麼?女孩們真的遇到了那麼多渣男?

  在中國我們這樣戀愛:認識-進入曖昧期-表白確認關係-互相瞭解-合適的繼續,不合適的分手。這會有蠻長的時間和情感消耗。在認識之後,如果對對方有好感,一般我們會一起吃吃飯、聊聊天,感覺不錯的話再找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告白,確認關係。接下來的故事就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1.發現彼此很合適,繼續交往直到結婚。

  2.發現其實並不合適,喜歡的只是想象中那個美好的TA,實在磨合不來,感情變淡,然後分手。

  3.就是想和對方玩玩而已,沒有想要在一起多久,然後分手。

  4.覺得好像不合適,但是又好像沒有到需要分開的地步。

  第一年想再試試;第二年想著已經兩年了,父母都見過了;第三年,朋友都結婚了,年紀也大了,差不多都習慣了,懶得換人了,然後就一輩子了。還有的其他情況,就不一一細說了。

  美國人這樣戀愛:兩個人認識之後,要經過很漫長的一段相處過程,中間會不斷地懷疑我們是男女朋友嗎?我們不是男女朋友?然後才會正式確定“你是我的女友,我是你的男友”。從聚會相識,在一起、打擊,然後粉碎,再被吸引,再感受,再看到或約會,接著只約會,最後才給彼此打上女朋友,男朋友的標籤。

  第一階段,Knowing Each Other(瞭解彼此)可能是學校同學、朋友的朋友,工作上的同事,網友,可能在朋友聚會上、通過各種約會,(朋友什麼的安排的,倆人都沒見過面)各種場合認識的。反正就是那樣認識了。

  第二階段,Ask Her/Him Out(約她/他出去)認識之後,如果大家有興趣,就會互留電話、Facebook之類聊聊,沒興趣的話就那樣了。。。但凡男生對你有興趣,都會主動聯繫你。男生聯繫女生之後,有的會先組織各種party之類的群體活動,期間對你關照有加或總找你聊天,慢慢的會嘗試單獨叫女孩子出來玩。一來二去的,單線聯繫建立之後,就會經常一起喝咖啡、滑冰、游泳、看電影什麼的。

  第三階段,Date(約會)玩著玩著可能會在突然的某一天,男孩問女孩“Can I take you out for a dinner?”(“我可以帶你出去吃晚飯嗎?”)這種情況可能是要進入下一階段了。如果不確定這是不是約會,可以問一下“Is that a date?”(“那算是約會嗎?”)他說是那就是了。也可以自己判斷,約會的話,這頓飯通常是男孩子付錢的。

  這樣的約會,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差不多三四次之後,就知道這男孩兒或者女孩是不是喜歡的類型了。如果不喜歡,那就喊停,拒絕邀請或者以後不再主動邀請。如果喜歡,那就繼續相處(注意,此時,你們還不是男女朋友)。

  理論上,在美國一個人是可以同時約會多人的。廣撒網嘛。這樣做是正常的,不能評判為不道德或者有錯。只要精力時間夠用就行。而且一般在三四次約會後,擁抱kiss甚至是進一步的羞羞噠事情都是可以發生的。

  第四階段,Exclusively Dating/Boyfriend&Girlfriend(專一的約會/男女朋友)一般kiss或羞羞噠之後,就會心照不宣的進入一個exclusive(專一)階段。就是我只和你約會,不撒網了。

  但是!這也是最讓人困惑的階段。有的人覺得,該做的都做了,怎麼就還不是男女朋友呢?對方就是渣啊。。。可是,看似浪蕩的約會,其實是對自己真的負責啊。

  該做的都做了也未必就是男女朋友,因為這是一個考察階段,合不合適,能不能聊到一塊兒、玩到一塊兒、睡到一塊兒,這都是今後感情生活品質的基本考量。才不會最後因為一句性格不合就輕易分手了。在exclusive(專一)階段比較模糊,經常有人在這一階段問“where are we?”(我們屬於什麼關係)

  Move on(繼續前進)了就是男女朋友,保持現階段就是“i like being with you”("我喜歡和你在一起"),最差的就是不合適。

  過了這個階段,就可以宣告主權了,這是我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接下來就是考慮要不要move in(繼續前進)啦。這也是兩個人打算長期相處甚至結婚的一個標誌。有些家長要求孩子婚前不許同居,也有特別認真的基督教徒婚前禁止性行為。

  這些都因人而異。其實到了男女朋友階段,雙方就要有一個commitment(承諾)或者getting serious(越來越認真的)的過程了。認真了,基本就她/他了,這也是很多老外有commitment problem(承諾的問題)的原因。不敢輕易說你就是我女朋友了。最後基本就是engage,getting married(訂婚、結婚)等等。

  這些階段的分界線明確嗎?並不。

  對大部分“不敢輕易許下承諾,對感情關係異常謹慎”的美國人來說,約會這個詞是在表述兩個人之間模稜兩可的關係狀態。那是漫長的,試探性的,不斷進階的,緩慢升溫的一個過程。

  從date到男女朋友這個標籤的確定之間根本沒有什麼明晰的界線。他們之間不會問“Could you be my girlfriend?”(“你能做我的女朋友嗎?”)

  喜歡、date、滾床單、男女朋友,這幾個詞根本沒有明確的順序也沒有什麼相關性。可以先date再喜歡,可以先喜歡再date,可以只滾床單,可以先date再滾床單,可以先滾床單再date再喜歡再男女朋友。而且就算喜歡了,date了,滾床單了,也不見得就是男女朋友了。這就導致美劇和電影裡總有人在問:

  Where are we?(我們屬於什麼關係)

  Where are we?(我們屬於什麼關係)

  Where are we?(我們屬於什麼關係)

  因為大部分時候就是雙方也根本搞不清他們到底到了哪一步了,雙方是否同步。有時候一方也會問,Are we a thing?(我們是一對嗎?)怎麼樣算是date?大部分情況而言,出去dinner(晚餐)男生付錢了,就算是date了。

  問過幾個美國同學,他們都從來沒有請任何一個女人吃過飯,最多隻是買杯咖啡,送個禮物。吃飯一定是自付自的。一旦男人拿著賬單本說,我來付錢,這就是一個非常明晰的信號了。

  怎麼樣算是exclusive dating?(專一約會?)大部分美國人是在內心設定一個線的,比如滾床單了,就不再同時date其他人了,或者是感覺到和對方有connection(連接)了,就專一了。

  但是美國人date起來模糊漫長,雖然沒有明晰的界定給痴男怨女帶來了很多困惑,但是卻也輕鬆,進也可,退也可,不能相伴一生也就一笑了之。也許就在那模模糊糊中,“This is the one”(就是這個)的堅定就此萌生了呢。

  有這麼兩個場景:

  1.一男一女party上認識了,微醺以後就聊天kiss滾床單。第二天男生跟女生說,so babe,you r my girlfriend now?(寶貝,你現在是我女朋友了?)美國姑娘可能會很吃驚會被嚇到,因為對她來說,that was just one night stand,not evena date.(那只是一夜情,甚至不算是約會。)但她可能對你感覺不錯,還會給你打電話聯繫你。這個階段,你們吃飯看電影date幾次,可以看看三觀一致否,然後順理成章的在一起。因為,他們並不會因為有了肢體觸碰、滾過床單,就輕易的認定對方。

  2.在國內,看見一個姑娘,心生好感,然後約會。談談理想,喝到微醺,聊的很開心,男孩親了女孩,女孩可能會說“你怎麼這麼隨便,你還不是我男朋友,你憑什麼親我,憑什麼碰我?你問過我要不要做你女朋友了嗎就親我?”

  男孩可能會道歉,然後表白,女孩要是也喜歡男孩,就成為男女朋友了。但是,這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自己負責任,他只是親了你,就莫名成了男朋友,你們真的合適不合適,還沒經過相處,還沒有彼此真正的瞭解過。

  其實,美國人在確定關係前,都是互相瞭解對方的過程。從思想上,從身體上,瞭解對方,是否可以真正的帶給自己陪伴感,安全感,幸福感,包括身體上的滿足感。同時,這也是一個比較、選擇的過程,如果你不確定是這個人,又為什麼要對其他機會說“不”呢?

  date,就像是市場經濟,有看不見的手在操縱,一切順其自然,隨心而為。中國傳統戀愛形式,就像是計劃經濟,目的性強,一切都按時間節點規劃好,什麼時候接吻,什麼時候滾床單,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要小孩。

  交往tips:(小貼士:)

  1.在確定對方不是變態色魔殺人狂壞蛋恐怖分子的前提下,大膽的跟對方去玩兒。瞭解對方的性格,千萬不要有出去玩一次就一定要怎樣的想法,只是交個朋友而已。

  2.溝通,溝通,溝通。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儘量多溝通了解。也表達自己的態度。不要給對方壓力,尊重彼此的選擇。

  3.給自己設定底線,以免後悔。畢竟如果越過你的底線導致後悔和不開心的話,對誰都無益。

  4.開心最重要。如果一段關係讓你勞心勞力,負能量大於正能量,不要覺得放棄就前功盡棄了,該放棄就放棄。

  5.真的喜歡他/她,但也請切記不要委屈了自己。

  記得當時她問他,你真的愛我嗎?所以想date我。他說,我不愛你,我喜歡你,對你有好感,想和你試試看。如果現在就說我愛你,我覺得太假了。當時的她,不懂這番話的意思,所以拒絕了。現在,才發現,我們都沒有錯,只是不瞭解對方的文化。

  今天,這個文章,是想讓大家多瞭解海外婚戀文化,便於讓自己更容易把握彼此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