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版人民幣補號“綠幽靈”價格變化為例,談人民幣收藏時機


​2018年5月1日,第四套人民幣退出了流通,其中有幾款溢價很高的品種,想必大家會有所耳聞,比如80年的50元、90年2元補號綠幽靈(冠號JZ、JX),從2018年5月至今,價格一路下跌,反映出了人民幣收藏中的許多問題,下面以補號“綠幽靈”為例,進行詳細介紹。

何為綠幽靈?

90年2元紙幣有一種強熒光品種,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會映襯出滿版的綠色熒光,宛如珠玉翡翠,非常漂亮。


以老版人民幣補號“綠幽靈”價格變化為例,談人民幣收藏時機


何為補號?

人民幣在印製前,央行會下發一個冠號表,並選擇其中幾個號作為補號,所謂補號可以理解為替補,一些冠號不能正常使用或發行量不足時,用補號替代。

影響老版人民幣價格主要因素

人民幣收藏目前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固的市場,價格影響因素大概有以下幾點。

1、退出流通時間——越長價越高

2、市場存量——越小价越高

3、國內經濟狀況——越好價越高

4、有無人為炒作——越炒價越高

5、造假是否嚴重——越少價越高


90年2元補號“綠幽靈”價格走勢

自2018年5月“綠幽靈”退出流通時,價格大致在1500元左右(全新),至2018年末,漲到了最高3200元,2019年開始了下降走勢,最低時價格下降到了2500元左右,2019年末至今,又開始了上升走勢,目前評級幣3000元以下基本上買不到。

簡單來說就是走出了一個“過山車”走勢,有點類似於股票市場的“V”型反轉,為什麼會這樣呢?


以老版人民幣補號“綠幽靈”價格變化為例,談人民幣收藏時機


用市場的觀點解釋價格變化

我國實行市場經濟,價格是市場決定的,市場是資源與需求匹配的主要手段,影響人民幣市場的因素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五點”。

2018年5月:補號“綠幽靈”剛剛退出流通,當時的市場存量摸不清,因為之前就有人囤積,國內的經濟狀況基本上維持了每年的增長幅度,不知道有沒有人為炒作,基本上沒有造假。

五項指標,兩項不確定(2、4),一項不理想(1),兩項比較好(3、5),基本上是2:1:2,這個時候收藏者感覺形勢還不錯,雖然不確定因素較多,但炒的是心理預期,下一階段可能會助推價格上漲。

2018年末:補號“綠幽靈”退出流通時間半年,經過半年的摸索,市場存量還未完全釋放,還有人持幣待漲,國內經濟狀況有些不及人們的心理預期,炒作的人越來越多,造假已經比較嚴重。

五項指標,一項不確定(2),三項不理想(1、3、5),一項比較好(4),基本上是1:3:1,這個時候收藏者的心理預期接近尾聲,造假者有些影響情緒,好在還有新的玩家加入炒作大軍,但不理想因素過多,下一階段可能要貶值了。

2019年末至今:補號“綠幽靈”退出流通時間接近兩年,已經過了國家回收期,市場存量完全釋放,已經相對比較清楚,還是比較少,國內經濟狀況仍不及人們的心理預期,炒作者越來越少,基本上持倉被套,造假越來越嚴重,網上交易的基本上都是評級幣。

五項指標,三項不理想(3、4、5),兩項比較好(1、2),基本上是3:2,按照這個結果預測下一階段,未送評級幣價格應該是慢速下降走勢,而對於評級幣應該是兩項不理想(3、4),3項比較好(1、2、5),基本上是2:3,所以預測下一階段評級幣價格應該慢速上漲。

以老版人民幣補號“綠幽靈”價格變化為例,談人民幣收藏時機


綜合以上觀點,對於補號“綠幽靈”的價格走勢應該是評級幣上漲、未評級幣下降,差距越來越大,利用評級消化假貨對大家造成的心理影響。

小編基於市場原則的預測方法實用效果還得在實踐中慢慢檢驗,文中主觀片面之處還望請各位多多包涵,如果實踐檢驗正確,也可以用於其它老錢幣收藏,用以確定收藏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