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一幅簡筆畫--繪畫可以治療心靈創傷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繪畫可以治療心靈創傷


繪畫療法源自西方精神科醫生對精神病藝術家繪畫作品的分析,之後心理治療工作者也開始在心理治療領域引人繪畫心理療法,並很快在西歐、

北美等地區盛行起來。繪畫心理治療在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彰顯其獨特的作用及應用的潛在價值。

(一)可用於處理情緒障礙和創傷性情感體驗

根據大腦的功能分區理論:一般創傷的情緒存儲在我們的右腦,因為很多的災難圖景與情緒往往都印刻在右腦,而繪畫心理治療可以作用於右腦,以視知覺進行思維,直接處理圖像信息。因此,要處理我們創傷的情緒障礙,需針對右腦進行情緒調節,採用繪畫藝術療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比而言,語言的治療方法僅僅是作用於我們具有邏輯、推理、演箅、判斷能力的左腦,不能處理因創傷反應帶來的最嚴重的情緒困擾。

其實,早在20世紀20年代,弗洛伊德就提出:繪畫可以治療心靈創傷。他認為繪畫對於調整人的狀態、釋放人的情緒(如憤怒、畏懼、妒忌、緊張、憂鬱、瘋狂、散漫、疲憊、自卑等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近十年,西方不少研究證明:繪畫心理治療在處理情緒障礙等方面作用突出。1996年,瑞斯(Reese)報告了繪畫心理治療在情緒衝突的表達方面所作的研究。我國汶川地震時,心理諮詢師對失去親人的兒童進行繪畫心理治療,結果發現這一方式能有效地處理兒童的哀傷經驗,對他們的心理康復起到了獨特的作用。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繪畫可以治療心靈創傷


(二)促進自我發展

繪畫心理治療首先可以使當事人瞭解自我,澄清混亂的同一性,讓個體找到壓抑的真實自我,然後重塑真實的自我,以達到超越自我的目的。從當事人描繪的自我畫像中,喚醒個體自身的主動性,與它一道協助其走出困惑,重塑自我新形象,這是一個逐步自我拯救的過程。伴隨著這個過程,個體的自我形象、自尊或自我概念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自我主動性的發揮、積極的繪畫操作是個體獲得並提升自尊的核心原因。

西方的研究也證明了繪畫促進自尊提高的相應的生理學依據。斯懷特的研究發現,人腦中神經傳導複合胺的數量波動影響了動作的質量,也影響了自尊的水平。而複合胺含量的高低與自我肯定和動作控制有關,人類的生命依賴於運動,運動也會促進複合胺的增加,所以繪畫這種藝術活動能產生人的滿足感,繼而提高人的自尊。

總之,繪畫的作品及繪畫過程,能提供給患者成長和成就的感覺,因而可提升他們每個人的滿意度和自我的價值感。

(三)提升社交技巧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繪畫可以治療心靈創傷

社交能力的提高依賴於語言的表達以及共情能力的提高,繪畫心理治療能改進和提高當事人的社交技巧,其主要原因是:繪畫心理治療既有當事人與治療師共同關注的主題,又有雙方交流的平臺,從而為當事人提供了溝通交流的鍛鍊機會。在治療過程中,通過對繪畫作品的分析、解讀,激發當事人表達的慾望,培養主動交流和表達的意識。這是開放自我,走進別人內心的前提。同時,通過繪畫的交流,澄清自我的困惑,也訓練了語言表達的規範、準確,更主要的是學會共情,豐富了個體語言的詞彙,從而提高了交往的意識和溝通的水平,促進了社交技能的提高。

正如格瑞德和帕提斯指出的:“繪畫不僅增進溝通和表達,提供樂趣、掌控感以及成就感,作畫的過程也有助於心理疾病的改善。繪畫和治療之間的交替作用可以評估治療的過程,澄清人格的內在動力,也能揭示隱藏的衝突。繪畫催化兒童的自發性,並幫助受阻的青少年遠離個人發展上的關卡。繪畫亦可以幫助成人辨認其行為中反覆發生的主題,並專注在最凸顯的問題上。

拉芮通過18次團體繪畫干預老年人的社交技巧,結果發現藝術材料和方案能刺激老年人的社會化過程。

實踐表明,繪畫具有使患者自主控制的好處,也就是通過自我增強的行為促進自我的社會化,提高自我的社交意識和水平。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繪畫可以治療心靈創傷


更多簡筆畫畫法關注:“每天學一幅簡筆畫”,也可關注微博:“每天學一幅簡筆畫”。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繪畫可以治療心靈創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