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宅家,學校上網課,有些學生不聽課,也不寫作業,家長在家也知道。大家怎麼看?

師者夢潔


初三班主任駕到。這個問題真是說到點了,我一天天就為著這些小祖宗轉了。自從疫情發生後,我感覺還不如上班去,天天體溫表統計、作業檢查、學習筆記檢查、網課點名、班會家長會、學科會議、學習強國等數不勝數的東西壓在了老師頭上,有的家長和學生還不配合,有時候真是氣到不行。我們是畢業班,上課他不來,發作業不發,給家長打電話有時候說的也挺好,兩天又回原樣子了,讓你毫無脾氣。對於這樣的學生,班會家長會多點名、群裡氣急了我也會通報批評,我知道孩子們不想這樣,沒辦法啊,老師們不這樣成績上不去,最終受害的還是你們啊。老師們也壓力大,很疲憊,有時候我真不想批評孩子們,我會打電話心平氣和的找他談一談。是不是有其他事情,需要老師幫忙嗎?

有人會覺得老師很輕鬆不用你上課了,並不是所有的老師都那樣,我感覺真不去在學校好一點,家長這能溺愛孩子,會害了他的。畢業班不學習,還能指望什麼時候學習啊,醒醒吧同學們。別怪老師事情多,你當了老師,在這個角色,當了班主任,在這個角色,也一樣會這樣的,你不能見死不救的。

願所有的同學們健健康康,學習進步,願年輕、陽光、聰明、可愛永遠屬於你們!







大磊老師


我想這種情況當老師的都會碰到吧,我就碰到了兩個這樣的大神。

網課的第一天,我在群裡點名,他倆沒簽到,我電話打過去,都是媽媽接的,說法一樣:還沒起呢,叫不動,一說就煩,再說就吼,威脅家長,說你再逼我我就死給你看。一聲嘆息!

要知道,我帶的可是高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時候,事關前途命運之事,竟然無動於衷,我肺都氣炸了。想和學生通話,結果根本不理,無奈只得作罷。

後來,我就在群裡組織學生點名,一次次的點,課代表每次都在群裡上報未簽到學生名單,他倆的名字一次次出現。等到第二天的時候,他倆終於上線了,雖然晚了一個小時,但總算有所起色,我也就什麼都沒說,照常上課,而他倆慢慢的恢復了正常作息。

通過這次事件,我有幾點收穫。

1、沒有志向的孩子,吃不了苦,遲早會出問題。

立志是一個人活著的第一要務,沒有志向的人就如同不知道駛向哪裡的一艘船,划槳也就沒有意義,碰到一丁點困難就會退縮,因為不知道自己努力是為了啥?

有很多家長不重視孩子的立志問題,平時只是一味的強調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找個好工作之類的,而這種過於現實和公立的教育方式,其實和沒有志向是一樣的,因為有時候不用好好學習,不用找個好工作,也能實現掙大錢、吃喝不愁的目標。所以,一旦遇到學習上或生活上的困難,這樣的學生就會害怕、退縮,會調轉方向,走向另外的路。

高爾基說,只有偉大的目標才會產生偉大的動力。所以,立志是非常重要的。

2、沉迷於遊戲之中,任你再厲害,也會不能自拔的。

這兩個學生就是如此,他們不起床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昨晚玩遊戲玩的太晚,早上根本起不來。

我觀察過,一旦進入遊戲之中的孩子,都會變得特別沒有耐心,他們沉浸其中,不完成一局,是不會和你交流的,更不用說幫你做事,如果你此時打斷他,他會非常的暴躁,簡直就是歇斯底里。

遊戲如毒品,會把孩子綁架的,家長一定要足夠狠心足夠細心,千萬不要讓孩子玩遊戲上癮。

3、治理不學習不上課的孩子要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

這個所謂的群眾,就是班裡的其他學生。有的學生不在乎老師的評價,不聽家長的嘮叨,但同學的話有時候又比皇上的聖旨還管用,因為沒有人敢當著同學的面會致自己的形象於不顧,他們需要朋友,這也是青年人的年齡特點。

課代表、班幹部一次次的點名、公佈,會給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同學的玩笑又能讓他避免尷尬,而我的冷處理,至少讓他覺得我還是蠻尊重他的,悄悄的跟上大部隊就是了。偶爾再鼓勵他們的課堂表現一下,會讓他們更有信心。

4、如果實在弄不動,只好由他去吧。

教育畢竟不是萬能的,老師也不是什麼神仙,不可能扶著他走一輩子,他如果當真自暴自棄,別人都是外部因素,是管不了他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軌跡,性格決定命運,今天的享受就會收穫明日的苦果,這個實踐過程,只能由他自己去做、去感受才行,我們盡力而為就好。


曉行致良知


孩子小學二年級,今天是上網課的第1天。

孩子第1節數學課上到一半的時候,我去學校辦那點事,他媽媽也沒怎麼監督他。當我12:00回來的時候,孩子的作業已經做完了,上課老師教的古詩《春居》,自己也會背會寫了。

我問孩子上網課感覺如何?他的回答讓我很意外,他說上網課比在學校上課輕鬆。

詫異之下,我問孩子怎麼聽網課的?孩子說:“在電視上聽網課,眼睛有點累。於是我就選擇性地聽課,重要的地方聚精會神地邊看邊聽,不重要的地方,我就閉著眼睛聽。聽完課後,我把老師要求的東西複習了,該背的古詩背了。做作業就很快,一會兒就做完了!”

我真想不到這小傢伙還有自己的聽課法寶。當然,作為當老師的來說,我們一直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

孩子有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有了自覺性,當孩子長大以後,對他的學習也就不發愁了。當然,孩子還小,這麼斷言還早,對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遠。

迴歸正題,防疫在家,學校上網課,有些孩子不上課,也不寫作業,家長在家也知道。

我個人覺得要麼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重視,要麼是家長現在已經對孩子的教育有心無力了。假如孩子以前的學習習慣沒有培養好,當一個家長可是夠頭疼的。

一個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相當重要。有些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學習?除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外,還可能是青春期逆反,可能是沒有意識到學習對於自己的重要性。

所以稍微長大以後,特別是到了初中,很多孩子缺乏對家長的敬畏,加上青春期的盲目,家長管理起來相當有難度。對於青春期的孩子,話講重了不好,不教育也不行。很多家長心裡很無奈。

孩子在學校上課,有老師監管還好。現在在家上網課,正像有些家長說的,天高皇帝遠,誰都管不著。

所以我認為,假如自己的孩子老是像這樣,不改變對學習的認知;家長再一味地溺愛孩子,那麼可以說,自己的孩子從現在已經被分層次了,假如就讀的是初三,那麼就只有進職校,和大學絕緣了。

當然,假如孩子還沒有就讀初三,就讀的是其它年級,那麼我奉勸家長們:溺愛孩子你是在害孩子,從小從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開始吧,孩子還小,有可能覺得你正確的教育方式不是愛他,但是孩子大了,一定會理解你的。


憂優縱橫侃教育


這樣的家庭的確存在,數量還不少。

昨天是週日,檢查週末作業的時候發現,依然有4個學生未完成,分別打電話給上述家長,有2名家長接了電話,承諾馬上讓孩子寫,1名家長未接電話,還有1名家長接了電話,立馬轉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聽。

結果是,這4個學生作業依舊未交。

追查這4個學生的上課記錄,一週5天,全部未到,幾乎每天都通過電話催促過,無效。

家長已經放棄了,學生自己也放棄了,唯獨我作為老師還未放棄,依然每天在群裡@他們,私聊詢問,電話通知。於我而言,可能費不了什麼事,但對於他們而言,也許發出去的這些消息多半會歸類於“騷擾信息”,極有可能還會被屏蔽掉。

這才是最心酸的地方。

停課不停學期間,教育不僅僅是上網課,也不僅僅只能靠老師來維持,家長的作用至關重要。我們所看到的這些現象,無一例外是家庭教育的失職,這也是網絡教學中最不能疏忽的一環。


愛數學做數學


這種情況每個班都會有,無論家長和老師怎麼教育都沒有效果,我家教的那個初三學生就屬於這種情況,最近開始上網課,他媽媽打電話給我說,他孩子每天睡到很晚才起來,每天的網課也不聽,作業也不寫,讓我勸勸他。這個孩子屬於典型的厭學,只要一學習就煩躁,玩的時候很開學,聽到要學習兩個字都會瞬間翻臉。家長知道自己孩子不寫作業但卻不管,主要是因為家長自己也管不了,根本叫不動。

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

對於這樣刺頭的學生,每一位老師都很頭疼,但家長卻都認為老師能幫他忙把孩子教好,試想一下:家長十多年都沒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老師和他相處幾個月、一兩年就可以把學生教好嗎?顯然不行。這樣的學生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問題,家長對孩子太過於溺愛,抱著唯孩子是從的態度,長大之後孩子就演變成了如今的刺頭學生。在家裡家長說不聽,在學校就更加了,家長都管不住,老師更加無能為力。所以,對於出現這種情況,還是要從家庭教育出發,家長慢慢改變自己的態度。

家長不是不管,是管不了

我記得我第一次家教的時候遇到一位學生,比這更加惡劣。我剛到他家的時候,他還沒起床,他知道是家教老師來了就故意不起床,等家長去叫他起床的時候他脾氣非常大。這時候家長也管不了他,就讓他多睡了一會,在他正式開始學習的時候,我就在一旁輔導他,過了幾分鐘他就不讓我在旁邊還假裝生病,並且家長也完全由著這個學生來,允許他不學習,出現了這種情況之後我真的是無語。

所謂“子不教,父子過”,為人父母還是要多在家庭教育上下功夫,孩子的叛逆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家長的放縱。

如果你也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頭文字Li


我是家長,我最怕最煩老師不停發不停發……這段時間老實說一句小孩消化不開,我小孩二年級:語文(背聲律每天一課、課文每天一課、看課外書寫感言每天一個故事、上網看直播上課)數學(默.背乘法表、做算數題、上網上課)美術(畫畫、練書法、看視頻)體育(上傳視頻運動)每天打卡發視頻完成報到。

小孩說我太難了媽媽,可以分開完成嗎?我說不行,是老師安排要發視頻耶!後來真沒辦法,只能不發咯。就讓小孩安心慢慢完成分開做。

你們老師指說說(一點都不能完成);想過沒有每個老師一點,真是好多好多……其實你老師分開報作業好嗎?

現在我反正不會在群裡回應什麼,但是我會把老師安排那些都記下來,讓小孩分開慢慢完成







習慣銪禰


功利式的學校,名利式的家長。
曾經有個家長找我,說自己的孩子玩遊戲上癮了。不想讀書了。於是我去問那個孩子。你想做什麼?他說想打遊戲賺錢。


我對家長說。支持他。然後賣一臺鋼琴給他。我說,你要做遊戲工作室賺錢。首先要手速好,怎麼練呢。練鋼琴,手指特別靈活。三年後,他從零基礎學鋼琴通過了九級鋼琴演奏。我問他,怎麼這麼厲害啊。他說,和玩遊戲一樣啊。就是多幾個手指在動。簡單。


現在他還在玩遊戲。自己做遊戲外掛賺錢。九級的鋼琴演奏水平,超過了很多專業的音樂學院學生。雖然他只是一個高中生。


網課?我支持給孩子更多的童年快樂為主。


講股臺


上網課的效果肯定是不如線下教育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學生在假期的約束力一般都比較弱。就拿我自己來說,我每一次回家之前總是要背好多書,但是回到家裡面就會放任自己,完全沒有心思看書,

所以對於其他學生也是一樣的,能夠認認真真利用好每一分鐘的學生,是比較少的,這樣的學生需要極強的自制力和約束力。

第二,家裡面也沒有學習的環境。每次我在家裡面也看不進去書。因為父母愛刷抖音小視頻,而弟弟喜歡打遊戲,所以完全沒有學習的氛圍,都聲音太大,自己也就會給自己找一個理由。

所以說對於學生來說,學不進去也是很正常,上網課更是如此。我的一個朋友前幾天開始通知,到第一次上課的時候,還有將近十個學生根本就沒有按時來聽課。

第三,上網課的效果也不如線下教育。並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適合網絡教育,我覺得有一些課程上網課的效果是很差的,

尤其是對於一些普通的老師,他們上課的時候大多數是跟著自己的PPT朗讀而已,和學生的互動比較少一些,

而且,沒有老師的監督,學生的也沒有那麼認真的聽課。更重要的是有的老師講課太枯燥無味。即使學生坐在電腦前也是聽不進去的。

第四,並不是所有的老師都適合講網課。因為對於有一些老師,尤其是上了年齡的一些老師來說,自己就不會用線上教育,

即使會用也是講不好的,因為畢竟是第一次接觸新事物,多少有些忐忑或是有一些緊張。所以效果可想而知。


體制公文寫作大講堂


作為一個老師,深有體會上網課,學生學習不認真,走神分心,吃東西,這些問題家長是知道的,家長會感覺網課就像課外輔導一樣,可有可無,反正開學後還會再講一遍,這樣的心態佔大部分,主要還是缺乏危機意識,看不到競爭,如果他能感受到別的同學在認真聽認真學,就會有壓力,管理嚴厲點。要解決這個問題,主要從下面幾點入手:

一,勤互動,網課不像面授的課堂上,可以察言觀色,現在就要讓學生勤說話,人人參與教學,提升學生在網課的存在感;

二,把學生的上課情況如實反饋到家長,舉一些好的例子,讓家長對學生的學習存在危機意識,現階段的教學環境變了,但是升學壓力依然存在,只有家長重視了,學生的認真程度才好提升;

三,要提升網課的質量,不以網課數量為前提,我們這從早上到晚,有錄播課,有在qq群裡上課的,光說不寫,這種上課質量很難保證,針對性不強,學生易於疲倦,失去興趣,適得其反,直播課老師吼破嗓子get不到學生的興趣所在,提升課程質量才最關鍵,網課要比面授課難多了。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拙見,望採納。






數學老師MathHuang


這個問題好像正好是為我量身定做的,說實話,到現在我還氣得肝兒疼。因為我們現在是初三,任課老師對孩子們抓的都很緊,已經開網課兩週了。因為我們是用的釘釘直播授課,每次上完課課任課老師都會把聽課人數、聽課時長和作業情況導出數據發到群裡。有的學生每天都會被任課老師和班主任喊好幾次,為此我還給好幾位家長打了電話,但是是情況並沒有得到改觀。



為什麼家長在家知道孩子不好好上網課,卻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學習狀態呢?原因大概有以下兩個:

01家長心有餘而力不足,想管孩子,但是管不了。

上週五有一個孩子體育一直不參加打卡鍛鍊,我就在微信上和家長聯繫了。結果家長卻大吐苦水,說每天都和孩子強調鍛鍊的重要性,但是孩子不但不聽,還把房門一關,讓家長一點辦法也沒有。

這種情況說白了就是太溺愛,從小沒有把孩子管出來。孩子對家長沒有一點敬畏之心,把家長的話完全當成耳邊風。

02家長知道孩子已經無藥可醫,選擇了接受現實。

前兩天有個家長在微信上聯繫我,問我能不能幫個忙,就是不讓孩子交作業了。這個孩子實際情況我是非常瞭解的,成績倒數反應較慢,但是比較敏感,自尊心強。因為每天完不成作業,急得直哭,本身身體又不好。因此我答應了家長的要求。

像我們初三階段很多倒數的孩子,家長已經選擇了放棄。尤其是有些孩子的單科科目能考到個位數,這樣的孩子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家長也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但是已經沒有辦法改變,只有無奈地選擇接受現實,不再苛求孩子。



其實沒有一個家長不希望孩子能夠學習好,但是有些家長確實在管教孩子方面比較無力。以前孩子放在老師的眼前,對老師還是有一些畏懼心理的。現在上網課老師卻鞭長莫及,助長了很多孩子的懶散。

我覺得如果是從老師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我們要把學習的重要性和家長和孩子陳述清楚,還可以教授家長一些管理孩子的方式方法,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是成績特別差,本身智商就不如人,能力比別人差的孩子。初三高三階段可能早有了自己的人生選擇,我們能做的也只能是尊重家長和孩子的做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