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後的父母們,怎麼才能和孩子處好關係,特別是兒子和兒媳?

用戶2793556019897


我是63年的,退休三年了。座標深圳。先從自身解析一下,大城市退休人員工資高,積累房產。給兒子結婚婚房,自己住的、出租補貼退休金用,月收入上萬。兒子結婚了就要把自己分離出來。跟兒子媳婦分開過。有自己的空間。按自己的意願與孩子們聚聚。不要親情、道德綁架。不看孩子就跟奶奶不親啦!老了要指著兒女養老啦!等等。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要義不容辭的付出。只要我們還有能力如果孩子需要求你在我們能力範圍內就去幫助他們。老人要活出自己的尊嚴!


2019今生今世


我是婆婆,兒子結婚九年孫女五歲,我和兒媳婦之間沒矛盾,他什麼都不用我,用孃家父母,他們在北京,我在縣城,一年能見上兩面算多的,我生日母親節,兒媳婦會給發200元紅包,兒子這兩年給他爸交養老醫療保險還有其他事,每年兩萬元左右,兒媳婦也沒說什麼,很好很知足了。


用戶7586668707294


我們雙雙就是早期下崗職工,含辛茹苦的把獨生女兒養大成人,到後來女兒成家立業。基本上就沒操心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孩子安家後我們們也沒分開過,一直都是在一起生活,家中開支都由孩子們安排。到了有孫寶都是我們忙幫帶大的,孫寶現在讀小學二年級都離不開奶奶。唉,一切平安就好。


用戶61872018201


我也有上有老,下有小,家裡婆婆我待她像母親,因我97年那年媽媽走,所以我這樣對老人愛,現在女兒成家,也更愛他們,也不要去摻合孩子事,你只要做自己份內事,孩子如有事也會跟你們說的,那你也遵重孩子,如不合理在商量,家有難免經,多要寬心。謝邀。


小六子646


60後已經接近退休的年齡,這代人都是從缺衣少食,勤勞節儉走過來的,與現在年輕人的生活觀念格格不入。尤其是日常生活習慣消費,以及對待親戚朋友方面,與年輕人根本無法觸合。再加上剛退休閒下來,難免會有失落感,情緒會有較大的變化。

想跟兒子兒媳搞好關係的第一步,就是馬上分開生活。如果經條件不太好,另外買不起房,可以租近點的房子居住,距離產生美,適用任何關係。長期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不可能不產生矛盾,結果是關係緊張,都特別累。第二是在身體條件允許,兒子兒媳又有意向的情況下,儘量幫助帶孫子。有很多強硬的公婆,說已經養大了兒子並讓他成家立業,沒有義務帶孫子,堅決不帶。如果把這種說法拿去調查,絕對數的老人認同。本來也是這個理,但這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即使不願意帶,也得采取溫和的方式,能幫忙時盡力而為。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經濟壓力也大。親人之間不是講法律規定的義務,按《婚姻法》規定,媳婦也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如果哪個媳婦理直氣壯說這話,我想沒有幾個人認同。在公婆的心理,認為媳婦贍養公婆是天經地義不是?所以,在這個方面絕不可太過強硬。三是別多管閒事,兒孫自有兒孫福,別以自已的觀念對事物的看法,強加給孩子。尤其是人情客往方面,當今年輕人都很獨立自我,對於一般親戚不願意應付嫌麻煩,連朋友之間都是保持疏散式。父母則不然,因為成長的經歷造就比較注重親戚朋友的來往,總想面面俱到。在這個方面兩代人的觀念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彆強求兒子兒媳依從。四是兒子兒媳之間的矛盾儘量少摻和,別認為兒子受了欺負就去訓斥兒媳。有一朋友談這方面的經驗,我認為特別對。就是當兒媳向公婆投訴兒子時,當著兒子兒媳的面,不管兒子再有理,兒媳全錯,也必須訓斥兒子。實在講不出兒子不對的地方時,萬能理由是:你惹媳婦生氣就是你不對。再就是別參與對孫子的教育問題,尤其是別指責兒子兒媳對孩子的方式方法,因為現在對孩子的哺養與父母養育孩子的環境天差地別。

實際上只要與兒媳之間沒有大的隔閡,與兒子的關係一般不會有大的衝突。所以關鍵是與兒媳相處較難,說婆婆把媳婦當女兒,兒媳把婆婆當媽是不現實的事。但只要做到以上五點,基本上能和睦相處。


農在天涯


我就是60後,剛剛做婆婆,說說婆媳相處的幾個要點:1.要認識到兒媳開心兒子才會幸福2.兒媳過門要融入這個家不容易,必須創造條件使她在這個家生根發芽3.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人人都有不足之處,包涵是家庭和睦最好處方4.兒媳不是幹家務的,她是奔著幸福來的,最後一點,似婆婆要不斷調整好心態,婆婆心態好了,全家就會樂開花。


王雪薇1


做好服務周到侍候好全家的人,金錢上全包,時刻看著媳婦的臉色,好好陪笑臉,做個少肝卻肺的人,做個沒有自尊自愛的人。處處要小心意意。


恩澤奶奶


放棄老觀念,學習新事物。

放下架子來,當姐妹對待。

埋頭多幹事,別管夫妻事。

吃飯最後吃,沒了忍一點。

有錢多投入,沒錢別張口。

孫子給養大,趕快離他家。

一塊沒法過,過了生氣多。

他們幸福了,咱們心情好。








老楊紅


60後不是年齡特別大,如果條件允許儘量自己單住,如果實在沒有辦法要和兒子兒媳做一起,那就儘量把自己當外人,家務活力所能及的做點,家裡開銷能出點就出點,多做事少說話,行不言之教,用行動感動他們,凡事想開點,大氣點,不要太計較,當然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很難的


燕子157052954


這一代人,很幸福。家裡百分之九十都是一個孩子,百分之九十都是大學生。父母的家產誰也爭不去,都是這個孩子的,有房有車有存款有穩定的工作,應知足,應該慶幸自己。想想父母當年有了一個小家的時候,除了有兩個大活人之外,家產連小房子算上不過三千元錢!兩個人的工資加在一起不到100元每個月。也很知足。也很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