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那些越野戶外的強度和風險,判斷它是否匹配你

越野行業在中國發展已有小几十年的歷史,在這個信息資源遍地的時代,對於越野人來說,蒐集信息的渠道早已多種多樣。

這樣的時代,其實是有助於戶外進一步的在這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發展的,出行前的信息越完整,越野跑者的安全就能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詳盡的信息除了可以幫助喜歡越野的跑友更快的成長,汲取更多的知識,還可以更好的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可是關於一次活動的行程信息拿在手中,又該如何提煉對自己有效核心信息、判斷該活動是否適合自己呢?

根據拿史密夫定律,山野平路每4公里行走折算耗時一小時,海拔上升或下降400米攀登折算耗時一小時。將里程統一換算成海拔,4公里平路耗時等於400米海拔,故里程加權係數定為0.1。

說說那些越野戶外的強度和風險,判斷它是否匹配你

01

因此公式為:

線路強度=里程*0.1+海拔上升+海拔下降(單位:公里)

計算結果只留取小數點後一位。

*拿史密夫定律:是一種計算時間和行程的一種方法及定律,它是假設一個外國成年人揹負十公斤(10 Kg)重量,或其體重四分一重量之揹包之條件下平均每小時前進之所之時間。以中國人的體能計算時路程理論耗時,應當多加10%-15%

線路強度分級

1、低強度線路:線路強度係數1以內。普通老人、6歲以上兒童可參加。

2、較低強度線路:強度係數1~2.5。少運動的中青年可參加。

3、中等強度線路:強度係數2.5~4.5。較常鍛鍊的中青年可參加。

4、高強度線路:強度係數4.5~7。熱愛運動鍛鍊的中青年可參加。

5、極高強度線路:強度係數7以上。極度挑戰體能的線路,請謹慎參加。


說說那些越野戶外的強度和風險,判斷它是否匹配你

02

如何簡單評估活動線路風險

線路風險分級

線路風險無法量化,只能根據個人主觀定級。

A、極低風險—一般的休閒遊線路散步,如景區遊玩、綠道徒步。基本不會出現意外,行程短,強度低。對參與者沒有特殊要求。

B、低風險—難度較低的常規山野線路,意外情況很少發生。需要參與者有一般的生活常識和較好的心理素質。

C、中度風險—有一定難度的常規山野線路,經常用到雙手。需要參與者有好的心理素質和團隊意識,具有一定的戶外線路經驗和戶外技能。

D、高度風險—

非常規山野的線路,需要特殊戶外技能的線路環境。不可預測和控制的因素多。需要攀爬技巧,最好有繩子確保。需要參與者良好的心理素質、豐富的戶外經驗、較全面的戶外技能和優良的團隊精神。

E、極高風險—需繩子確保的攀登線路

說說那些越野戶外的強度和風險,判斷它是否匹配你

在行進的過程中,如果線路的風險越高,所涉及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也就越來越重要,例如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徒步11KM,爬升400,下降200的體驗,就和低海拔地區同數據的強度不同了。

此時還需要涉及到高原反應,高山防寒,重裝徒步等等一系列的基礎知識,而為了參加高原活動,身體也需要提前拉練適應等等。

所以單單以強度數據分析還缺少一些客觀性因素,如風險,地形,天氣等等。

03

簡論天氣對單日活動的影響


說說那些越野戶外的強度和風險,判斷它是否匹配你

路線為深圳入門路線之一,該線路長約10.9公里,累計爬升601m,累計下降571m,根據公式計算:1.09+0.601+0.571=2.262

最高海拔345米,城市環抱的一條公園山野路徑,行程後4公里均為石板路,中途下撤口共有三個,屬於低風險道路。

得出結論:梅林後山為低海拔、低風險、較低強度路線,少運動的中青年可參加。

但還沒算完,別走!此處還需要根據天氣來進行評估。

若是小陰天,微風習習,雲圖顯示下雨概率極低,而溫度23℃,計劃著早上九點上山,下午三點抵達長嶺陂,以梅林後山郊野徑手作步道+未經鋪裝的道路+二線關的路況來看,這一天天氣良好,線路屬於極低風險,再結合線路強度,那麼少運動的中青年的確可以選擇這一天梅林後山穿越作為入門路線。

但若這一天是大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又選在下午3點出發,計劃晚上9點到達長嶺陂,這般強行人為提高風險,大雨夜登挑戰精神靈魂自我的行為,就.....就很棒啊!

“歪?120嗎?這裡有人需要住院。”(放棄勸阻)


說說那些越野戶外的強度和風險,判斷它是否匹配你

越野跑山最有可能遇見的風險:暴雨,山洪,雷電,山體滑坡都與天氣有關,惡劣天氣會大大加強登山以及徒步活動的風險,出行前應當對活動當日的天氣信息瞭如指掌。

若在山區真遇上了因地勢地形帶來的突發天氣變化,也應掌握相關的急救自救知識,以免意外發生時因慌亂造成的不必要傷害。

不僅僅是惡劣天氣,選擇惡劣天氣之後的日子去爬山,同樣也存在著風險提高的情況。2019年6起山洪事故,共帶走23人生命。其中靖安山洪4人死亡,山洪爆發當日前夕已經連續下了兩天雷暴雨,山體早已蓄水完畢,只差壓垮大壩的最後一根稻草。


04

總結一下

本文開篇介紹了一條線路強度的估測方法,並附上線路風險等級劃分指南,最後簡單的介紹了天氣對於爬山的影響。

該公式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天氣,路況,隊伍組成等各項因素均會提高線路風險,線路具體情況還需要對例具體分析。但

對線路強度基礎的風險評估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的第一步。

而如何在縱情山野的同時保護好自身的安全,需要掌握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就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吧。

“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永遠都是小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