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战争,一个湖北小人物有话说

王登平

我曾是农民,一个做梦都想着丰收的好农民。后因祖上积德,有幸当了一名工人。在改革大潮中,没有任何技术和文化优势的我下岗了,成了一名打工仔。抗疫期间的这次几个月,不能出门打工,闲不过,也想聊几句所见所思所想。

关于方方与方方日记

疫情期间,网上关于方方与方方日记的争论铺天盖地。方方是谁?我不认识。后来才知道,她曾是湖北作协主席,小说写得很好。为了了解方方,凑凑热闹,于是也去找来方方的小说,读起小说来。至于小说的好坏,不是我这种文肓半文肓所评论得了,但确实看得我眼泪和鼻涕齐下。

方方叙述小人物,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冷崚略带幽默的语气。她没写一个哭字,却让读者泪流满面。再看方方日记,写作风格却大大不同,也许她是湖北人,又处于这次风暴中心的武汉,满篇充满了感情色彩。这次感觉她是哭着写的。支持方方的文人写得好,反对方方日记文章写得也不差。因为没文化,我一生敬重文化人。从这些笔战双方的唇枪舌剑里,我读到的不是输赢,不是高下,而是文人们的一种家国情怀,一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可贵品质。

关于这次抗疫战争

封城,尤其举国众多城市的封城,可以说是人类史上千年不遇。说实话,封城之初,我们的心是荒乱的,可怕的瘟疫让人绝望,仿佛是世界末曰。随着疫情扩散,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转。雷神山、火神山、方舱医院;解放军医疗队、各省医疗队、奔跑着疫线的志愿者……我们的救星来了。这时,我们真切感受到“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次抗疫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干部受到战争冼礼,吃苦在前,冲锋在前,确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各级政府机关自觉接受了人民监督,发现问题,处理速度让人咋舌。

我小时侯,在我们湾见过在我们湾蹲点的黄冈地委书记潘之,他与我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小时候我还吃过他给我糖呢!这次抗疫战争中,我见到了区长,局长还同我亲切的交谈,居委会还送来了鸡蛋,大米。从他们的身上,我又一次看到老党员的影子,让人亲切、温暖、信任。

关于武汉湖北受伤的人们

钟南山院士含着泪说,武汉是座英雄城市。老先生这一哭,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清末,革命先辈孙中山为推翻清王朝东奔西走,发动多次武装起义,牺性了多少精英中的精英,未能成功,是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共和。武昌阅马场红楼就是一座历史丰碑!湖北黄冈是红四方面军的大本营。有人统计过,土地革命时期每三位红军系列的红军有一位是湖北人,每四位红军烈士中有一位是湖北红安人。多少无人村,多少满门忠烈,湖北人为了真理,不畏生死,就是不服气,湖北人是犟种的后代。

这次病毒,湖北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的,生命的,心理的。唉!不将心事和泪说!好在疫情得到根本性扭转,政府说我们也可以外出打工了。坐上大巴车,带着行李,带着希望,收拾曾经受伤的身心,我们开始奔赴全国各地的工作岗位。我们是湖北人,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全国人民的关心关注和帮助,去建设因疫情而受伤的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