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車間“春意濃”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洋桂

通訊員 劉傑 萬傳文

陽春三月,田野百花盛開時,澧縣澧西街道向陽社區扶貧車間裡,“金錢草”也花開正茂。青翠欲滴的葉子,鮮豔的花瓣,長長的藤條上整齊串連。如果不細看,很難發現這是仿真花。

3月18日上午,走進扶貧車間,只見裡面一片繁忙。10多位村民坐在機械前忙於製作藤蔓、枝頭、葉子和花瓣。前來送仿真花成品的村民絡繹不絕,很快將百餘平方米的院落堆成了花海。

貧困戶趙從明戴著眼鏡,坐在機械前,格外專注。“他一家子最勤快,都在車間做事,一個月可賺5000多元。穩定脫貧一點問題都沒有。”向陽社區黨支部書記肖超雲介紹,去年,趙從明患上腎病,在外找不到合適工作。今年起,他被安排在車間做手工活。

趙從明的妻子易宗珍在庭院裡忙著整理村民送來的成品。前段疫情嚴防嚴控期間,社區組織人手採用“材料送上門、成品收回來”方式,讓村民宅家務工。不到半個月,趙從明夫婦在家裡就賺了800多元。

肖超雲介紹,該社區是農村社區,大部分田地被流轉,閒置了不少勞動力。去年,社區想方設法引進扶貧車間項目,通過來料加工方式與企業合作。按酬勞上浮20%標準,鼓勵貧困戶就近就業。目前,全村有25個貧困人口長期在家工作,從車間領取葉子和花瓣等材料,回家串成成品。另有5個貧困戶在車間用機械加工。今年復工後,周邊村有7個貧困戶加入到“串花”隊伍中來。

“復工到現在,20天時間,扶貧車間生產仿真花8萬多支,比以前一個月的產量多了近一半。”肖超雲說,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車間正在大力開拓業務,豐富串花品種,滿足村民尤其是貧困戶需求。同時組建新的扶貧車間,力爭5月投產,幫助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