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如何拍好公園裡的小鳥小鴨?

柳侍墨


手機拍美公園飛鳥,遊禽的3個技巧:

在一些有水域的公園裡常見野生鳥或飼養的大鵝、野鴨。

相比較下,鴨、鵝更好拍些。

一來不怎麼怕生人,二來,除了水上漫遊,還經常出沒在岸邊溜彎曬太陽,便於我們隨時抓拍。

如果是野生的飛鳥,拍起來就有難度了。

通常在郊野公園遠離人群的小島,溼地、水面棲息,想用手機拍到,要麼直接抓拍高空飛翔遠景,要麼用“長焦模式”或藉助“外接長焦鏡頭”拍攝。

想用手機拍美這些小傢伙,除了掌握基本拍攝技巧,我們還要多利用周邊環境,嘗試多種角度拍攝。

小月整理了三點手機拍飛鳥,遊禽,包括“近拍,遠拍,人物互動”的技巧,希望對夥伴們幫助。

一、拍近景|低角度、大光圈

水域公園通常會飼養一些鴨鵝或黑天鵝,如果有機會離的很近,拍攝時可嘗試3個小技巧:

1-蹲下,手機向下|低角度拍

拍攝小動物和小朋友類似,一定不要站在大人的高度去拍,嘗試與主體持平或略低一點,會發現小主體變得很高大,同時展現的畫面更接近主體眼中的世界,而非我們所看到的。

▼ 比如:拍攝水面的黑天鵝

站在岸邊,高角度俯拍主體,感覺很小,畫面顯得擁擠。

▼ 蹲下,低角度拍攝:

走到岸邊,蹲下身,手機鏡頭向上,低角度再拍一張,瞬間黑天鵝變大,空間感增大。

2-大光圈、人像模式|拍特寫

現在很多手機都有“專業拍攝”模式(比如華為,iphone、努比亞),其中的“大光圈,人像模式”同樣適合近距離拍小動物。可以很好的虛化背景,突出主體。

▼ 比如:普通“拍照模式”拍攝

用手機普通模式拍攝,雖然低角度近拍,但背景無虛化,

▼開啟“人像模式”拍攝:

同樣低角度拍攝,背景明顯虛化,更突出主體。

二、拍遠景|巧借水面、變焦拍

如果沒機會近距離拍攝,不要放棄,我們同樣可藉助水面、變焦和拍攝小技巧等,拍出有感覺,很動感的遠景、特寫。

1-借“水面”|增強畫面層次感:

面對大片水面,只能遠觀水鳥時,可藉助平靜水面,水上倒影,採用留白、三分法構圖等,拍出層次感,這樣的遠景同樣很美。

▼ 拍攝時注意4個小技巧:

1)打開手機“網格線”,利用三分線參考構圖

2)保證水平面平行,位於三分線兩根平行線位置

3)注意“主體”的走位,儘量放在三分線交差的四個點任一位置。

4-注意減少畫面元素,利用水面“大片留白”,更有空間感。

2-巧借“水波紋”|拍出動感:

想通過遠景表現“水鳥”的動感,有一個小技巧—— 藉助細微的水波紋,表現動感的水鳥。

▼ 靜止的水鳥: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在水面靜止不動的水鳥,周邊的水波紋是一圈圈的漣漪(如下圖)

▼ 遊動的水鳥:而遊動的水鳥,後面會有長長的水波紋(見下圖),儘量拍下來,利用這個小細節就能畫面馬上動感起來。

3-借水面作背景|突出主體,層次:

如果公園環境雜亂,建築遊人都很多,我們可退而求次,利用局部水面作背景拍水鳥。

▼ 拍攝時只需藉助“水面的倒影”,就能讓平靜畫面變立體

4-利用變焦、連拍|拍遠景

手機變焦拍攝現在已經不算難事,目前最高“5倍光學無損變焦、10倍光混變焦”,所以想拍清晰遠處飛鳥,可以實現。

▼ 用手機變焦拉近遠景時,要注意2點:

1)手持拍攝時一定要

“穩”,保證畫面清晰。

2)多用“手機連拍”,長按拍攝按鈕,總能有一兩張滿意畫面。

5-借“外接長焦”|拍遠景特寫

如果手機沒有變焦功能,還可藉助“手機外接長焦鏡頭”,同樣能拍到遠處的飛鳥。

▼ 比如:“手機+15倍長焦”拍攝

這組圖是冬天站在天橋遠拍公園冰面的大鵝,因為遠拍,不會干擾主體,藉助長焦鏡頭,手機連拍,有機會記錄這群大鵝嬉鬧的畫面。

目前手機外接長焦的性能還不穩定,拍攝時需保證手機的穩定,同時還要手動對焦,需多拍攝練習,慢慢熟練操作,所以對於初學的夥伴不建議嘗試。

▼ 下圖是小月自用15倍長焦:

對於外接長焦有什麼疑問,可翻看小月的歷史文章,有專門介紹,或評論區留言。

三、巧借“與人互動”|拍故事

觀賞公園裡的飛鳥,遊禽時,周邊常有圍觀的人群,尤其好奇的小朋友會與它們近距離接觸互動,這類畫面一定別錯過,馬上抓拍。

因為是瞬間抓拍,兩者間的眼神,肢體互動最關鍵。讓普通的風光照,變為講述“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更有故事感。

以上內容如有幫助,歡迎點贊,留言,轉發,是對小月最大鼓勵,想了解更多手機攝影技巧,創意後期,馬上關注吧。


手機黨拍


用手機拍公園裡的小鳥或者小鴨,你最好準備一個手機外置長焦鏡頭,這樣你就可以抓拍一些你想要小鳥或者是水池中小鴨子的照片了。但手機畢竟是手機,抓拍的照片不比單反相機和微單相機長焦鏡頭所抓拍的照片效果好!手機抓拍的反應沒有專業相機的好,這是肯定的。


蓉城也地


拍攝動物,要注意快門速度的調整,應該相應高一些,保證能快速捕捉,最好使用長焦鏡頭,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驚擾小動物,下來就是注意拍攝時間,儘量選擇早晨或者傍晚拍攝避免亮度過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